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隋之君临天下 > 第三十章登基以来的潜在危机

第三十章登基以来的潜在危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公元六百零四年,八月初十之际……

    大隋中央正式昭告于整个天下,新一代天子继位,是为大业元年!

    “实在没有想到,前太子晋王竟会做出这种事情来,世事难料啊。”

    一座府邸之中,悄然的响起一道较为浑厚的声音,充满着一阵阵的失望。

    正是名将,薛世雄!

    或许,还有着那么一丝的愤怒吧…

    前太子当时的王府装饰的非常简朴,而且,王妃也没有多少奢华的首饰。

    除此外,对待杨素等老臣十分尊敬,就如同对待自己的长辈一样。

    在江南处理冤假错案,降低服徭役的时间,包括赋税的种类。

    这一系列政策赢得民心,对应的,声望水涨船高。

    刚灭掉南陈,全国初步统一,北方的突厥便开始大举南下。

    在出征行军的过程中,由于军粮运输不利,以至于出现暂时的断粮。

    当即,前太子晋王杨广当众把自己的个人口粮分给将士,并表示自己不会再吃饭。

    这样的一个举动,无不打动着十二卫禁军的将士,获得无形中的大力支持。

    甚至,为了赢得独孤皇后的欢心,前太子杨广下了很大的功夫。

    由于明白独孤皇后比较厌恶厌男子好色,前太子杨广利用起这件事,打击起废太子杨勇。

    废太子杨勇,对待自己的太子妃非常冷淡,还纳了好几个偏妃。

    因此,废太子杨勇的表现,使独孤皇后很是失望。

    而前太子杨广的表现,无疑让独孤皇后非常满意。

    不仅没纳另外的妃子,恨跟王妃之间的感情也相当好,颇有举案齐眉的味道。

    仅仅做到这些还不足够…

    在出任扬州总管时,前太子杨广哭着向独孤皇后告别,说自己可能再也见不到母后等等的话。

    独孤皇后询问缘由,直接回答废太子杨勇刚刚去世的正室妃子,其实就是杨勇给毒死的。

    对于这一件事本来就心存芥蒂,独孤皇后闻言大怒,认为此子若登基,吾儿无可幸免矣。

    打心底认为,废太后杨勇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

    因此!

    独孤皇后担心废太子杨勇登基后,有极大可能会对兄弟们痛下杀手,不讲兄弟之间的情义。

    为了避免这样的悲剧发生,独孤皇后在很长的时间内,一直怂恿高祖皇帝废掉杨勇。

    然而…

    事实恰恰相反,之前的种种一切,只不过是伪装而已。

    为了能够废掉废太子杨勇,前太子杨广可以说做到了尽善尽美,不断的伪装起自己。

    “倘若晋王有大义在,我等也好起兵策应,以报之前的知遇旧恩。”

    哎出一口气,薛世雄实在没想到,看起来拥有仁孝名声在外的前太子晋王杨广,真实的面目却是另外一副模样。

    跟废太子杨勇争夺储君之位期间,各种阴谋诬陷,不耻手段尽出。

    譬如,利用琼花公主自尽之死,以此来陷害废太子杨勇。

    欺瞒逝去的独孤皇后,包括高祖皇帝,暗中修建奢华的宫殿,广纳绝色美女独自享乐着。

    前太子晋王杨广处理起国事来,确实是井井有条,不过凭借着这一些罪状,足以断送掉帝位。

    倘若前太子晋王杨广遭遇诬陷,名声又实至名归……

    那便是,占据着天下大义!

    天下各地的旧部们,包括地方的军队和官员,肯定都会积极响应起兵。

    紧接着再联合起来,一起攻入关陇长安,迎前太子晋王杨广为天子。

    但是在那磬竹难书的名声下,已经是师出无名,丝毫没有仁义可言。

    以除庸臣的名义起兵!

    朝中有长孙晟、邱瑞等重臣坐镇长安,其中的伍建章更是无比忠孝,为人可谓是刚正不阿。

    薛世雄亲眼见过伍建章,那是一个敢于直谏帝王,一位十分正直的大臣。

    连伍建章都没有反对,长孙晟、邱瑞等人更是大力支持起天子,足以说明一切的事实真相。

    因此,以靖太子的名义起兵,更是无稽之谈。

    当今天子不仅仅由那些重臣一起迎立,同样是高祖皇帝指定的皇子,这一个名义根本站不住跟脚。

    再加上,前太子晋王杨广的罪行,足以让许多人望而却步。

    如果要帮助的话,对自身名声的影响太大,特别是对那些世家门阀而言,更加爱护自己的名声。

    没有占据一定的大义,朝中无庸臣或者奸臣,前太子晋王又有着一身的罪状。

    更为重要的是!

    当今天子是高祖皇帝当着百官的面,直接立为储君的,也是由几位重臣亲自迎立。

    完全可以想象……

    在名不正言不顺,丝毫没有占据大义的情况下起兵,天下间基本没有谁会来响应。

    相反,还会发起激烈的抵抗,协助中央军队剿灭叛上作乱的军队。

    “消息打探的怎么样?”

    一道脚步声传来,打断了薛世雄的思绪。

    “爹,这是当今天子下达的诏令内容,已经传遍整个关陇地区。”

    “相信过不了多久,天下各地同样会收到诏令。”

    说着话,薛万彻将一封尚未开过封的书信给拿出来。

    薛万彻是第四子,虎父无犬子,也算是一名骁将。

    听到是天子下达的诏令,薛世雄连忙拿过来一看。

    晋王旧部之前各为其主,应当加以体察,诛杀罪魁祸首的几位文武即可。

    其余官员依照平时的廉洁程度,以此来决定罪名。

    倘若调查到无太大的罪行,可以选择继续任职,或者戴罪立功。

    凡是及时弃暗投明,譬如打开东宫宫门的宇文化及,皆可继续留任原职。

    “爹,你说天子会不会对我们下手?”

    待自己的爹看完,身旁的薛万彻,眼神里不无担忧着。

    他们原先是晋王杨广,也就是前太子,分布在天下各地的旧部。

    为了皇位的稳固,天下的稳固,难以保证当今天子会不会铲除他们。

    听到第三子这么说,薛世雄默然,同样明白其中的道理。

    “天子怎么处置晋王?”

    片刻,薛世雄似乎是下定什么决心,抬起了头。

    倘若善待晋王,至少有个好的归处,出于国家大义,自是效忠于天子。

    倘若想处死晋王,为了报答那一份知遇之恩,纵然身死兵败也要发一份檄文。

    说起来…

    薛世雄的举动并不是愚忠,仅仅出于士为知己者死,报答当年的知遇之恩。

    “晋王依礼贬为庶人,不过,仍旧有王爷的待遇。”

    “并且,按照高祖皇帝的遗诏,终生不得踏出晋王府。”

    回想了一下,薛万彻看着自己的父亲,如实回答道。

    听完这一番话,薛世雄陷入了沉默,并无再说话。

    薛万彻没有打扰自己的父亲,站在原地上,等待起那一步的决定。

    先是不追究大多数旧部,反而仅仅诛杀首恶,依礼查办为非作歹的官员。

    后是善待起前太子晋王,直到现在,中央朝廷既没有前来问罪,也丝毫没有为难的意思。

    一切,仍旧还是各司其职,镇守在原来的地方。

    “彻儿,拿笔墨来,为父写一道奏折上呈天子。”

    良久,薛世雄打破沉默,开口说道。

    “是,爹。”

    无论作出什么决定,身为人子,薛万彻都会去支持。

    因为,那是自己值得信任,值得尊敬的父亲。

    这样的一个画面,陆续发生在天下各地的晋王旧部,所在的府邸之内。

    一场极有可能爆发,并对中央朝廷威严产生影响的战争,在无形之中悄然化解。

    而仁寿宫之变带来的后续余波,在杨政有效的措施下,成功巩固起自己的帝位。

    由此,轻易化解登基以来的潜在危机,得到前太子晋王旧部的效忠!

    这是一场无声生息,却是不输于战争的暗中较量……

    <script id="halfhidden_script">("nov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span style=\"background: url(//sfaloo/wap/images/newwap/first-page/backpng) no-repeat center center/100 auto;width: 012rem;height: 023rem;display: inline-block;margin-left: 01rem;vertical-align: middle;transform: rotate( 270deg  );-webkit-transform: rotate( 270deg );-moz-transform: rotate(270deg );-o-transform: rotate(270deg );-ms-transform: rotate(270deg );\"></span>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