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精兵政策
杨广看着这遍地的农作物,一脸欣慰的点了点头。
看来叔父在农作物方面还是很有天赋的,同时他的脑海中已经浮现起这些农作物遍布全国的景象。
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家家有余粮,年年有今朝!
好一副盛世模样!
“报!”
随着一阵马蹄声的响起,杨广的思绪被唤了回来。
“陛下。”
那身披甲锐,头戴红缨的带刀侍卫单膝跪地,拱了拱手说道。
“何事!”
见是贴身侍卫赶到,杨广眉头微皱,立马变得严肃起来。
毕竟,他是先有吩咐,没有要紧事情不要来轻易打扰他,如此看来,他一定是带来了十分重要的消息。
“禀陛下,微臣带来了李将军在前线传回来的消息。”
贴身侍卫说完便双手递上密信。
“好,你先下去吧。”
杨广听是李将军在前线传回来的消息,心跳忍不住加快了几分。
毕竟,边境的安危和处理瘟疫的事情处在同等的地位。
若是瘟疫处理好了,边境失守,那他大隋岂不是得再次步入水深火热之中。
他迫不及待地拆开了信封!
映入眼帘的几行无比工整的字迹。
“陛下!臣李世民,不负皇恩,以八千玄甲军成功击败了高句丽和突厥联军,高句丽和突厥联军大败。”
“臣带领部下追杀残部,将其追杀回原本境内,此战大捷,并未损失多少兵马,微臣也已经在赶回来的路上,当陛下亲启此信时,臣不日将赶回长安,还请陛下早日定夺如何处置高句丽和突觉之事。”
信封上的字不过区区几行内容,可杨广来来回回,仔仔细细地观看了数遍。
在确立信封上的内容无误后,他的眉头这才舒展开来。
“好啊,好啊!”
“来人!”
杨广在大贺几声好后,便召来了在身旁等待着众人。
“陛下!”
众人不知杨广唤他们来是所谓何事,只能恭恭敬敬地跪在地上,等待杨广的吩咐。
“大喜!大喜啊!”
“李将军率八千玄甲军大败高句丽和突厥联军,此时已经在赶回的路上,你们回去给我做好准备,给我大摆宴席,犒赏三军,并且商量好应该如何处置高句丽和突厥的问题。”
杨广举着手中的信封,一脸激动地说道。
“什么!吾儿大胜。”
李渊听到这个消息,激动地大喊了起来。
要知道,在李世民出发前,可是没有一个人看好他的。
现如今,李世民大胜,那他李家的地位岂不是要再度得到提升了?
“李将军真是教子有方啊,区区八千玄甲军,这样就能抵抗高句丽和突厥,看来小李将军真乃一介帅才啊!”
“是啊,是啊,老夫当初就认为小李将军肯定会大捷,已经提前准备为他庆功了,没想到小李将军获胜的速度居然还在老夫的意料之外,李家不愧是人才济济啊!”
众人被李世民大捷的消息给震惊到了,不过,大家都是朝堂上的老油条。
又怎会喜怒言语表?
只是此次李世民大捷,陛下都要犒劳三军,看来李家一定会得到陛下的青睐!
这时候若不出来,巴结那岂不是说不过去?
只见他们纷纷朝李渊祝贺,不论是真心还是假意,至少当着杨广的面,他们面上的功夫还是得做足的。
当然,有一人除外。
此人正是宇文成都!
他作为大隋第一勇士!
这兵让别人带走了不说,取得的功劳成就居然还比他大,这如何让他说得过去?
而这站在风口上的人物——李世民,既然已经被他当成了死敌。
在等待李世民回来的这段时间中,高句丽和突厥已经提前派来了使者来议和。
三方就边境这个问题签订了协议。
不过,高句丽和突厥刚刚打了败仗,又是在大隋这年头上,谈论协议的事情,这要不吃亏也说不过去。
更何况杨广早已和诸多大臣做好了决定。
在经过几天几夜的谈判后。
三方终于商议出了一个较为满意的结果。
并且根据商议结果缔结出了协议。
“三方即日起就此停战,进行贸易基础上的合作,高句丽和突厥每年向大隋提供大量的物资,而大隋则每年给他们提供一定量的白银,以此双方达成交易”
协议签订完毕后,杨广这才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回,边境总算是安定了下来。
“报!陛下,李将军已经赶回。”
这边协议还才签订完一会,李世民便已经率领所带出去的八千玄甲军赶了回来。
“宣。”
杨广答应一声后,只见一道身披衣金甲,头戴钢盔的男子走入了大殿。
“臣李世民,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番君臣礼仪过后,李世民凭借自己的功劳得到了杨广的赐座。
“李将军这番辛苦了!稍后我便犒劳三军,为李将军接风洗尘。”
杨广看着这风尘仆仆的李世民说道。
“陛下严重了,此乃臣分内之事,臣只不过是尽了自己的本分吧!倒是陛下整日劳累辛苦,还得要多多注意休息才行。”
李世民拱了拱手说道。
“李将军莫要客气,我哪里算得上什么辛苦,倒是李将军舟车劳顿,这才算是辛苦才对。”
对李世民这个人才,杨广可要牢牢地把握在手掌心,不能让他升起一丝叛变的想法,所幸,他便从皇位上走了下来,坐到了李世民的一旁。
“陛下不可啊,你这是折煞微臣了。”
两人就座位问题再次纠结了一番。
“陛下,经此一战,微臣对兵力有了一个看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李世民一口饮尽杯中的酒说道。
“哦?李将军有何想法但说无妨?”
见李世民有想法,杨广赶忙开口道。
“陛下,此次微臣讨伐高句丽和突厥大军,这才明白一个道理,兵在军而不在多,闲兵万千也比不过精兵一个,所以微臣建议陛下实行兵改,裁减各方面的兵力,用来培养精兵良将。”
李世民十分恭敬地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