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地暖
长孙皇后的话让李世民想起了李承乾的话,原来这就是他说的火炕,确实很暖和,不出意外的话,肯定是青雀的主意。这里都有火炕了,想来东宫也已经有了,唯独他的两仪殿没有,这样的儿子要来何用?还是青雀贴心,每次有好东西总是少不了他的,虽然每次都死要钱。
“传朕旨意,让太子明日把两仪殿铺上火炕,否则朕饶不了他。”明天是用鞭子还是棍子打,得好好想想。
“是。”王德应道。
“还有,青莲书院也要铺上。”李世民补充了一句,青雀去打仗了,不能让他的学生冻着,要不那个小子会心疼的。等他回来知道了,肯定会对他这个阿耶感激涕零的。
“启禀陛下,青莲书院早已铺好了。”
李世民笑不出来了,合着就他一个人挨冻呗,太过分了。还是打得少,明天一定要打一顿,要不然心里不畅快。
第二日李承乾来到两仪殿的时候已经是下午,火炕已经铺好了,大殿里很暖和,李世民坐在炕上看着奏折,儿子孝敬的,今天就先奢侈一把。
“见过阿耶。”李承乾看到李世民的脸色似乎不太对,也不敢问。
“高明,听说青莲书院的学生都用上火炕了。”李世民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李承乾:“是的,学生睡觉的地方都用上了火炕。”
李世民:“那读书的地方呢,难道读书的时候要挨冻?”
李承乾:“不会啊,教室里都有地暖,一点都不冷。”
怎么又出来一个新词儿,李世民很讨厌这种感觉,明明是好东西,他偏偏不知道是什么。
“地暖是什么?”
李承乾努力形容着:“地暖就是相当于在整个地面上铺上了火炕,只是地暖没有火炕那么热,但屋里比铺火炕暖和。”
“既然地暖这么好,你怎么不用地暖,而用火炕?”
“孩儿用了啊,东宫现在火炕和地暖都有,火炕是睡觉用的,有了地暖,屋里不冷。”李承乾不服气,他明明都铺好了,说得好像他傻似的。
“那你阿娘那里怎么没有地暖,两仪殿为何没有?”李世民眼睛瞪得老大,合着就自个儿享受,阿耶和阿娘都不管,这样的儿子不如掐死再生一个。
“昨天是时间来不及了,怕打扰阿娘休息,今天工匠已经去立政殿铺地暖了。两仪殿嘛,阿耶你给孩儿的旨意只说了火炕,没有说地暖啊。”
李世民气急,阿娘那里主动去铺,他这里不要就不给呗,他昨天下旨的时候哪里知道什么地暖。
“朕这里就算了,想必每天都要烧很多的木炭,木炭可不便宜,酒省一点吧。你一会儿坐在窗户边上,那边凉快。”
“阿耶,你不能这样对我,不能这么省。这火炕少的是石炭,不是木炭,很便宜的。”李承乾可不想做窗户边上,那里可冷了。
“石炭?石炭不是有毒吗?”
“石炭是加工过的,已经把毒去掉了,再说了,这烧火的地方在外边,有毒气也跑不进来。”
“石炭多少钱一斤。”听说有便宜的石炭,还无毒,李世民坐不住了。
“一文钱十斤。”
“一文钱十斤?”李世民有些失态,木炭的价格是两文钱一斤,别说普通百姓,就是有些官员家里也舍不得用。一文钱十斤,这个几个太便宜了,这下百姓也可以烧石炭取暖了,不会再受冻了。
“现在可有售卖?”李世民语气很急切。
“自然是有的,宿国公已经安排人在长安城售卖了,其他州府也有商人售卖,要多少有多少。”
“好,做得好。你还站在这儿干什么,去火炕那边坐着,今日有很多奏折要看。”李世民心情大好,揍李承乾的事也给忘了。
既然这么便宜,那国子监也要铺上地暖和火炕,朝臣家中也要铺,不过得收钱,一家一千贯,应该不算贵吧。
李世民越想越觉得这个主意不错。
“来人,传朕旨意。”
话说,今日在东市开了一家卖石炭的铺子,牌子上写着十文钱一斤石炭,但百姓不敢用啊,都听说过石炭毒死人的事。
“掌柜的,这石炭有毒,你们这是草菅人命啊。”一位老者看不过去,挺身而出。
掌柜也不恼:“这位老丈,咱们这儿的石炭是加工过的,没有毒烟,你看我这炉子,烧的就是石炭,就算有毒气,也顺着这根管子跑了,绝对不会害死人的。”
老者走近了一看,果真如掌柜说的一样。炉子是石炭,闻起来也没什么异味。
“那这炉子怎么卖的?”
“炉子二十文一个。”
老者有点失望,二十文太贵了,买不起,当然他也知道,这炉子是铁打的,二十文已经很便宜了。
掌柜也无奈,二十文的价格都不够成本,剩下的是用石炭的利润补的。石炭如果买得多倒是可以送炉子,但普通百姓也没钱买那么多的石炭啊。
“这位老丈,炉子虽然不能降价卖给你,但是可以在家用砖头砌一个,就像烧火做饭的灶台那样。”
老者眼睛一亮,刚才是糊涂了,把灶台改一下形状就可以变得跟炉子一样了。
不过他还是有些犹豫,毕竟石炭真的死过人,谁知道这掌柜的说的是不是真的。
“这位老丈,我这铺子是宿国公开的,石炭是越王殿下改良过的,您大可放心地用。”掌柜努力说服老者,宿国公可是有任务给他,今天至少要卖五千斤出去,他不能不急啊。
“你说的可是真的?这是越王殿下搞出来的?”
“对啊。”
老者一拍大腿:“哎呀,你早说啊,越王殿下我们是相信的,给我来三十斤。”
“好嘞!”掌柜的高兴啊,终于卖出去了,没想到越王的名号这么好用,早知道的话他一开始就说了。
听说是越王弄出来的,百姓也不再迟疑,都掏钱来买石炭。
半天时间,这家店卖出了五十万斤的石炭,很多大富人家的来买,店里没那么多现货,都写了条子,承诺送货上门。
此时,在一个院落里,有个人脸黑到了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