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霸王! > 第37章顶级谋士的纷至沓来

第37章顶级谋士的纷至沓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声名大振,已经不足以形容孙策最近的形势。

    甚至可以说,整个建安元年,就是他孙策名扬天下的一年。

    至少在长江沿线,江淮是震。无人不闻孙策之名,无人不惊叹孙郎才气。

    最先打响孙策声名的自然是他今年已经彻底一统江东,然后开始向四方招延俊秀,聘求名士。

    这一波,算是孙策名声初起,引得士人们对江东初有关注。

    可就在此时,传来孙策那句最经典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这一句可谓是直接震撼了所有豪杰、士人。

    没有一个腹有诗书的贤士,在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时,不为之震撼。

    羞见孙郎才气,在这一年是整个天下士人的共识。

    就算是以才高气傲的北海相孔融,以狂徒妄语著称的祢衡,对孙策也不敢再乱评一句。

    因为天下读书人,是真真切切,彻彻底底的佩服了能说出这句话的人杰。

    所有士人,扪心自问,是梦里都想不出如此豪言壮语,如此慷慨豪烈之志。

    别看祢衡怼天怼地,权臣、诸侯、奸雄,没有他不敢骂的。

    可对孙策,他是真不敢多说一個字。连质疑都不敢提。元宝小说

    因为面对说出这种壮丽言辞,千古壮志的孙策,他敢非议一句,就等着被天下读书人骂到体无完肤吧。

    你可以说士大夫们当中有大量腐朽之辈,但绝对不能否认这些人当中充满了理想和意气。

    当面对这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无数读书人仿佛豁然开朗,仿佛在迷惘中瞬间找到了指路明灯。

    仅为这一句,就有大量江淮士大夫纷纷南下江东,投奔孙策。

    而正当如此衣冠南渡之际,又传出来,孙策因为反对袁术僭越,与袁术决裂,从一方藩镇自立为一方诸侯。

    还不等众人怀疑,孙策一个小小的校尉,能否撑得起这么庞大的基业。

    紧接着洛阳再次传来消息,天子正式下诏,孙策贡奉有功,封讨逆将军,开府,领会稽太守,进封吴侯。

    这朝廷认可的忠义,同孙策与袁术因为僭越的名声彻底互相印证。

    一时间孙策声名大噪,名扬天下。

    哪怕袁术为了给自己刷威望,以便僭越称帝,起兵讨伐徐州,这种大事在江淮之间都显得默默无闻了。

    而孙策这么大的名声,可谓是真真正正的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了。

    汉末顶级的名士们,向江东纷至沓来。

    首先是江东最顶级的大臣,武侯的亲哥哥,诸葛瑾渡江南下,参与了江东的科考,其以冠世之文才武略,被直接选入将军府,担任孙策身边的从事,日夜跟在孙策身边,参与军机。

    紧接着,曹魏的顶级大臣,江东朝贡使节刘由的族兄弟,大汉皇室宗亲,刘晔也渡江南下,投奔孙策。

    刘晔可不是诸葛瑾这种默默无闻的士人,他名扬于江淮一带,是淮南顶级名士。

    孙策直接聘任其为将军府的主簿!掌管将军府内外文书,政令发放等,同样参与机要。

    更重要的是,东吴历史上最著名的大都督鲁肃,也携带部曲,南下投奔到了孙策麾下。

    至此,东吴最著名的四大都督,都已经齐聚江东。

    除了陆逊还稍微年幼,生活在孙策的封地吴县当中,其他人都已经与孙策有了最亲密的联系。

    这可是江东最强的四位大都督。

    周瑜、鲁肃、吕蒙、陆逊。

    除了鲁肃以战略著称之外,其他三名全是武庙名将!

    论实力,江东的四大都督,可能比所谓的蜀汉五虎上将和曹魏的五子良将更胜一成。

    毕竟周瑜、陆逊这两人,实力超出其他人太多。

    周瑜曾经力败曹操,陆逊更是指挥了十几万人的庞大战事。

    在这个层面上,五虎上将及五子良将的确是很难与周瑜、陆逊比拟统帅十万之众的帅才。

    不过对眼下的江东而言,能打的确不是最耀眼的能力。

    江东能打的将军实在是太多了,而孙策更是天下首屈一指的名将,甚至统帅江东职业武夫的情况下,他堪称当世军神。

    反倒是战略规划能力,孙策十分关注。

    江东三郡已经被纳入囊中,豫章郡也被天子封赏给了江东的臣属高承。

    事实上等于扬州六郡中的四郡都已经纳入孙策势力范围内,只剩下庐江和九江两郡还在袁术的掌控之中。

    如今江南之地尽归孙策所有,那接下来该如何设置战略规划,这关乎势力之根本。

    三家分晋之后,魏国为什么在率先改革的情况下没能称霸,就是因为战略不清,文侯没有想清到底是向西彻底灭了贫瘠的秦国以为后方,还是向东开疆拓土,攻打繁华的关东各国扩充实力。东一棒槌,西一榔头,浪费了大量的国力。

    而历史上东吴也是犯了这个毛病,没想清楚到底是北伐还是西征。一会儿连蜀抗魏,一会儿连魏攻蜀。机会就在辗转之间,迅速消逝。

    而摆在眼下孙策面前的,也是一个非常严畯的考验。

    是北伐还是西征?

    是休养生息,还是趁乱迅速扩张势力?

    该如何抉择,必须要有人为其做一番宏伟蓝图。

    而东吴四大都督里面的鲁肃,明显就很符合孙策的预期。

    他不以兵法、军略而著称,但却是一位战略规划大师。

    在曹操南下之际,荆州投降,刘备窜逃,天下已近乎无人能抗衡拥有整个北方的曹操。

    正是鲁肃当机立断,向刘备提出了联合,才形成了鼎足之势。

    所以在鲁肃率部众投到江东之后,孙策亲自在府中设宴招待他。

    江东的士大夫都已经开始适应“左手持酒杯,右手持蟹螯”的享受生活。

    如今是七月,正是江东丰收的季节,不仅田里水稻丰产,就是海里的海产也迎来了丰收。

    小厨娘赵锦为鲁肃置办了一桌的海味美食,从钳子比手大的蟹螯,到肥美的烤鱼、鲜虾,甚至鳌和鲍鱼都各有一盘。

    可以说珍馐满盘,海味一桌。

    鲁肃坐在桌案前,甚至有种恍惚感。在长江以北,草莽连云,兵戈不休,整个乱世,烽火连天,杀人盈野,血雨腥风。

    但跨过长江,这里宫殿壮丽,熏香萦绕,秀丽的侍女,送上一道道珍馐。

    偏偏如此山珍海味,却让人并不觉得奢侈。因为他在来路之上,就已经见到了漫山遍野的良田,一片金黄的稻谷,和无数水田里波光粼粼的肥鱼,运送鱼虾蟹鳌的队伍连绵不绝。

    真真正正的鱼米之乡,富庶之地。

    尤其是进入吴县之后,这里的繁华简直是淮南也不能相提并论的。

    鲁肃从来没有见过哪个郡国,开发到如此程度。在野外,广袤的良田绵延数百万亩,野无旷土!

    不亲眼见到这一幕,根本无法体会到其壮丽,不足以知晓人力之强盛。

    数百万亩良田!

    田垄齐整,水波粼粼,稻田丰收。

    那种壮丽感,会让人甚至有种震撼到想要惊叹的感觉,惊叹人力的伟大,惊叹这代表的财富!

    面对这种田亩连天的壮丽,寻常人已经无法想象其究竟能给百姓,给统治者带来多少谷粮。

    要知道,在任何时候,规模都是最重要的质量之一。

    大既是强,多即是美!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曾经亲眼目睹这一切,使鲁肃切切实实的对江东财富有了无比真切的了解。

    而当他看到身穿红缎织金澄锦袍服在庭外大步走来的孙策,更是整个人为之夺神。当时阳光下,风华绝代的诸侯,简直是与这个黑暗世道完全不同的风采。

    那一刻,鲁肃终于了然,为什么古人会说,见到一人仿佛看到龙气盘绕,知晓此人将给天下带来希望。

    天不生孙郎,这大汉乱世绵延如长夜!

    酒过三巡,菜过无味,孙策便与鲁肃开始共议天下大势。

    孙策说道:“子敬从淮南渡江而来,当地局势如何?”

    这阳刚的声音终于使鲁肃从出神中恢复过来,立即向孙策介绍道:“自我来时,袁术已经挥军攻入盱台,只是已经连遭数场败绩。”

    “哦?”孙策来了兴致,虽然他清楚袁术的部队很拉跨,可毕竟他的部队也是有着十万人呢。

    不说天子刘协畏惧,就算是江东的文武当中,也有不少人对此十分敬畏。

    这是人之常情,毕竟没有跟对手打过。

    完颜阿骨打攻破了燕云,一样畏惧大宋的百万禁军。

    没正式交战之前,他也以为大宋是大国,想跟大宋交好,南北共盟。

    而且袁术当此之时,四向攻伐,开疆拓土,十万之师也算是战功赫赫。

    只是没想到,这么庞大的军队,这么多将领,刚打进盱台就连遭数场败绩。

    孙策问道:“袁术、刘备交战尚不足一月吧?就连遭败绩?”

    鲁肃郑重的点头,说道:“将军若欲建王霸之基业,必须重视刘备其人。此人堪称当世名将,在盱台亲自引兵万余,与袁术对垒。当是时,袁术兵多,刘备众弱,其乃亲自劝率士卒,领精兵猛进,立为奇兵,橫击其右,袁党溃退,溃兵漫野。刘备确实可谓边疆猛将。”

    “而其麾下大将关羽更是熊虎之将,兵锋悍猛,无人可当。其率部三千余人,纵横无敌,数次攻袁术之后,烧其粮草、辎重,杀掠无数。袁术部将,无人能制之。一度关羽袭扰粮道时,被袁军埋伏。曾有上万袁军合围关羽。但关羽奋战,先后击破袁军数路,且战且前,勇不可挡,竟斩首上千,突围而出。”

    孙策点头,果然不愧是边地猛将。

    这两人在万人以下的战事当中,以熊虎之将,简直是如虎入羊群。

    江东的军队规模也不大,就寥寥两万余人。

    对阵其他人,孙策有绝对信心以数千之众,破敌上万。

    但对阵刘关张这种万人敌,以数千之众破敌上万,恐怕会非常艰难,免不了激烈血战。

    不过鲁肃随后说道:“不过将军也不必太过忧虑,我以为这徐州之地,刘备断然守不住。”

    虽然孙策知道这个结果,但鲁肃可没有历史外挂,他是怎么推断出这个结论的?

    简直惊奇!孙策立即问道:“子敬为何如此断言?”

    鲁肃十分坦然,说道:“所谓群雄争锋,无非是势力、财富之争。袁术虽然不堪,但其势力之强盛,在方方面面皆远胜于刘备。无论是兵多将广,还是钱粮谷帛,甚至名望影响,皆是刘备所不能比。”

    “当此之时,刘备可谓是百战百胜,不足以扭乾坤,一败则致祸不复!”

    “而不论是军争、财争、阴谋、诡计、名望、影响等方面,刘备皆不占优。我以为刘备若不能速胜袁术,则必败无疑。或败于将士离心,或败于部将叛乱,或败于后方外患。”

    “后方外患?”孙策好奇的问道:“刘备还有何外患?”

    刘备这个徐州牧可是经过改换门庭获得的。他之前属于袁术、公孙瓒阵营。

    但领徐州牧之后,他立即遣使陈登前往袁绍那里,说生民无主,恐惧奸雄一旦承隙,以贻盟主日昃之忧,所以请盟主袁绍承制封拜。

    这个奸雄自然指的是袁术。意思是他帮袁绍挡住袁术,以免袁术从南向北夹击袁绍的青州。

    然后他又举荐袁绍长子袁谭为茂才。

    这一番成功交好袁绍,袁绍乃表其为徐州牧。

    可以说这一刻,汉末最强的小三角就形成了。袁绍、曹操、刘备成为盟友,背靠背对抗袁术、公孙瓒等诸侯,向外扩张。

    理论上,刘备应该已经没有外患了。

    而鲁肃此时非常确信的说道:“刘备有将帅之才,而无服人之能。其自领徐州牧以来,一直无法臣服泰山军、丹阳军。在徐州之北,臧霸、孙观等豪杰,拥泰山之众,割据一方。”

    “刘备招纳吕布,打算用其为将。此次对抗袁术,却不带在身边,而放于州西小沛之地。”

    “故其治下,有丹阳兵为心腹之患,有臧霸、吕布虎视眈眈为外患。”

    “据我所知,袁术最擅长收买敌将。其财富、势力皆远超刘备,必能收买成功。不论丹阳军统帅曹豹、并州军统帅吕布还是泰山军统帅臧霸,任何人被收买,都足以使刘备一败涂地。”

    孙策凝眉,说道:“以刘备之雄才,就算是战败,也能复聚数万人吧?”

    鲁肃当即起身,慷慨而谈,说道:“此正我欲与孙郎所言天下大计!”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