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七品县令,开局我成女匪的肉票 > 第344章 查个屁呀

第344章 查个屁呀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大人,又发现了尸体。”

    段和谦的脑子有点眩晕。

    屋漏偏逢连夜雨,现在一下冒出这么多尸体。

    他哪有精力调查清楚。

    陈平笙静静等待仵作的验尸结果。

    他倒不觉得这是件麻烦事。

    一两个人或许还是失足溺水事件。

    六个人总不能同时掉进江中。

    溺水之人多少都会挣扎,死状也不会显得如此平静。

    还有他们的腹部除了微微鼓胀,并没有大量被灌水的迹象。

    大约又过了十几分钟,仵作终于直起了身子。

    “郡守,这几人的死状有些奇怪。”

    “他们或许被人投入江中的。”

    “啊!”

    段和谦也想到了杀人害命。

    “那他们身上可有其他外伤?”

    “那倒没有。”

    “不过在他们腰间都有被捆绑过的痕迹。”

    “可能身上坠有重物沉入的江底。”

    “捆在他们身上的绳子被暗流冲断后才漂浮起来。”

    陈平笙插言道:“那他们是死后被投入的江中,还是活着的时候被投入江中。”

    这个……

    仵作被问得有点不知所措。

    想确定这个问题其实也不难。

    只是在检查尸体时,他没注意这些细节。

    命案通常都是把人杀了以后再投江掩盖尸体。

    “愣着干什么。”

    “还不快重新查验。”

    仵作不敢耽搁,重新蹲下来又仔细检查了一遍。

    还真如这位陈大人所料,几具尸体腹腔内都没怎么大量灌水。

    说明在投入江前已经死亡。

    仵作又把新的验尸情况汇报了一遍。

    陈平笙脸上露出一抹笑意。

    线索!

    还真让萧玉若蒙对了。

    只是他此时能笑得出来,让周围人看了多少有点怪。

    “你好端端的笑什么?”

    “看着挺瘆人。”

    陈平笙连忙敛起笑容,郑重道:“段大人有没有想过这几人的死因。”

    “我听韵儿说曾经有载重的马车来过附近。”

    “三十万两官银,当然需要用几辆马车装载。”

    “但马车去了哪里?”

    “赶马车的人又去了哪里?”

    “他们总不能原地消失吧!”

    萧玉若轻哼一声。

    都什么时候了,这家伙还有心情卖关子。

    “你到底想表达什么?”

    “不会觉得他们就是抢劫官银的人吧!”

    仵作先一步否定道:“姑娘放心,他们只是普通百姓。”

    “我刚才检查了他们的手掌,上面残留的茧子不是惯用兵器留下的。”

    人的脑子呀!

    思考问题岂能只看表象。

    倘若事情真有那么简单,又何至于他亲自来一趟东平。

    “段大人,我也相信仵作的分析没错。”

    “这几个人应该就是东平郡的百姓。”

    “但他们为何会被人先杀了以后再投入江中。”

    “你们东平的治安应该不错吧!”

    “像这种一次杀六人的命案,每年能发生几宗。”

    张铁嘴听得咂舌。

    陈大人还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跟青州地方治安相比,东平简直算是模范区。

    几乎每年都会受到朝廷的嘉奖。

    就连曾经的樊城,除去被山贼杀掉的人。

    城中真正发生的命案,每年也不过超过两宗。

    平民之间杀人那是砍头的死罪。

    谁会有胆量一次性杀六个人。

    段和谦解释道:“我们东平近五年内,也只发生过两宗私斗导致的命案。”

    “本官对当地的治安向来重视,又不断进行律法普及。”

    “平时乡民之间遇到矛盾,有专门负责调解的官员负责处理。”

    “嗯。”

    陈平笙继续说道:“那就更奇怪了。”

    “命案发生多是因为三种原因。”

    “一是情杀,二是仇杀,三是图财害命。”

    “六个男人同时被杀,基本可以把情杀排除掉。”

    “至于图财害命,你看他们的衣着打扮,想是有钱人吗?”

    “仇杀的话可能性最大。”

    “这个咱们可以调查清楚。”

    “但我觉得这六个人跟官银有某种联系。”

    “只要确定他们的身份,或许就能找到线索。”

    段和谦半信半疑。

    他当然希望这六人跟官银案有联系。

    这样也能顺藤摸瓜查下去。

    要不然就算把整个东平掀过来也是浪费时间。

    尸体被暂时运回了衙门。

    趁着天色未亮,他躺在床上总算勉强闭了一会儿眼。

    等他醒来后,段韵才把早餐端进了房间。

    “大哥,昨晚怎么不把我喊起来。”

    “你起来做什么?”

    “不就是捞出几具尸体。”

    “那玩意看了晚上你还敢睡觉。”

    经过一夜的休息,段韵的气色好多了。

    短短几天时间,她却像一百年都没躺到过床上。

    刚躺下两个眼皮就死死黏连在一起。

    清早听叔父说起昨晚的事,她心里多少有点愧疚。

    这原本就是东平的麻烦。

    陈大哥这一路也没有休息好,自己却能安心睡觉。

    “小丫头,脑子里瞎想什么。”

    “我昨晚也是被人硬拽起来的。”

    “要不然谁特娘乐意半夜过去欣赏几具尸体。”

    “或许你猜的对,运送官银的车真去过江边。”

    段韵惊喜道:“真的吗?”

    “那是不是已经发现了重要线索。”

    陈平笙静静啃着包子。

    他知道段韵想快些找到官银。

    按时间计算的话,朝廷的降罪圣旨很快便会下达。

    一旦有了旨意,说不定段郡守就没时间再查下去。

    “还要先弄清那几人的身份。”

    “确定这桩命案的关联。”

    “但我们觉得他们跟此事有关。”

    “你也不用太心急,有线索总比没线索的强。”

    段和谦这一夜又是无眠。

    他翻来覆去,想着陈平笙的话。

    觉得有几分道理。

    普通百姓之间即便有仇隙,也不至于一次性杀六个人。

    当务之急是要尽快确定死者的身份。

    经过泡水后的尸体已经腐烂。

    再等一两日恐怕会面目全非。

    “我去催他。”

    萧玉若等的有点不耐烦。

    这人怎么一点都不靠谱。

    日晒三竿头,还不快起来办正事。

    “小姐,再等等吧!”

    “陈大人这一路也不容易。”

    段和谦心急归心急,他行事向来有章法。

    如今寻找官银,确实需要陈大人帮忙。

    但就算再急,也不能不让人吃饭休息。

    萧玉若只好无奈重新坐下。

    急病人遇到慢郎中,也是无奈之事。

    “老段,我刚才去殓尸房看了一眼。”

    “那几具尸体肿胀得已经没了人样。”

    “想确定他们的身份也很难呀!”

    “如果按照失踪人口寻找。”

    “咱们寻遍整个东平郡,少说要十天半个月。”

    这时陈平笙和段韵走了进来,“张大状,你这话说得不对。”

    “十天半月是不够的。”

    “按照失踪人口排查,没个小半年都不会查出任何线索。”

    “可真过了小半年时间,这几人就剩下一堆白骨了。”

    “还查个屁呀!”

    古代虽然有户籍登记,但海量排查信息是最笨的办法。

    失踪人口的概念很广泛。

    他们樊城有十多万人,何况整个东平郡。

    半年能查出点线索都是乐观情况。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