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七品县令,开局我成女匪的肉票 > 第319章 顺风车

第319章 顺风车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状师?

    萧玉若听杨盼儿提起过。

    这个张铁嘴应该是青州太守王平的好友。

    正是靠着王平的关系,才在官场混得风生水起。

    对于状师这个行当,她并不熟悉。

    只知道民间有一种人熟悉律法,专门替人打官司为生。

    她拉了一下陈平笙的衣袖,“你觉得合适吗?”

    “咱们又不是游山玩水。”

    张铁嘴何等精明,他怎能不知自己并不受欢迎。

    作为状师没有足够厚的脸皮,又如何能承受他人非议。

    他要进东平郡,就必须搭陈大人的顺风车。

    “陈大人不方便,我就另想他法。”

    “方便。”

    “张大状恰巧与我们同路。”

    “如今东平郡戒严,没有官府的手令你也进不去。”

    、这人莫不是喝醉了?

    萧玉若狠狠在陈平笙胳膊上拧了一下。

    带个陌生人进东平郡,谁知道张铁嘴安得什么心思。

    几人吃过饭后,就动身出了驿馆。

    三碗醉,果然名不虚传。

    陈平笙有点头重脚轻,如踩在云端一般。

    晕晕乎乎跳上了马车。

    老侯也只得一声叹息。

    本来大黑马拉他们三人就费力。

    又多出一个讨厌鬼,更让他心塞不已。

    马车内的空间足够宽敞。

    张铁嘴坐进去以后,来回看了几眼。

    心中忍不住一阵惊叹。

    樊城如今还真财大气粗,这辆马车内部装饰比王平的座驾要高档。

    行驶在路上,屁股下几乎感觉不到什么颠簸。

    隔音效果做的更是一流。

    陈平笙挨着萧玉若坐在一起。

    刚上路不久,他就干脆躺了下来。

    把萧玉若的大腿当成了软枕。

    “你再不起来,我可要上刑了。”

    上刑!

    他早被李铃铛摔打的刀枪不入。

    连分筋错骨的滋味都尝试过。

    这丫头还能用什么刑。

    无非跟大白鹅一样,在他身上使劲拧两下。

    做任何事都要付出点代价。

    既然他敢躺在萧玉若的大腿上,就不介意被人家动手教训一番。

    无赖!

    萧玉若嘴上说要动手。

    心里却早已经认命。

    遇到这样的冤家,她那点手段又如何能起效果。

    “大人是不是也到东平处理官银一事?”

    张铁嘴试探的问了一句。

    他接到老段的消息后没敢耽误功夫。

    放下手头的事连夜赶来。

    这可是掉脑袋的大事。

    老段信中虽未明说,他也知道后果会怎样。

    自己过去救老段不太可能。

    如果可以把老段的孩子接到青州,那也算对得起朋友。

    当在驿馆遇到陈平笙,他心里冒出了这个猜想。

    陈大人公务可比一般县令要繁忙。

    刚做过一番改革,两个县城正是麻烦频出时。

    这个时间陈大人出现在通往东平的官道。

    想必是为了丢失的官银。

    “算是。”

    “张大状这句话问的不合规矩。”

    张铁嘴连声称是。

    他并非朝廷官员,丢失官银又是桩惊天大案。

    自己是不该开口询问。

    但他了解的陈平笙手段极为高明。

    在沙县连无头鬼一事都能解决。

    倘若老段有陈大人帮助,说不定可逢凶化吉。

    为了老友他也顾不得什么规矩。

    “大人见谅。”

    “我知道不该过问官府之事。”

    “但我与东平郡守是刎颈之交。”

    “眼看老友遇到天大的难事,岂能袖手旁观。”

    “大人觉得官银还能不能找到?”

    萧玉若黛眉微蹙。

    她从话中听出张铁嘴和陈平笙早有过交集。

    以王平的关系,按说这两人不该有私交才对。

    再者说陈平笙在官场一向不喜欢结交。

    “张先生知道不该问,为何还要问。”

    “如果我是你,就不会再去东平。”

    “朝廷一旦降罪,就算你只是段大人的朋友也难逃干系。”

    “哈哈。”

    张铁嘴伸手摸了摸脖子,”陈夫人有所不知,世间的朋友并非都只是利益相交。“

    “我与老段有过命的交情。”

    “那一年我们同赴京都赶考。”

    “半路遇到打劫的,幸亏发现及时一路逃到了山中。”

    “那些山贼并未罢休。”

    “当时我就想自己恐怕要客死异乡。”

    “什么十年苦读,金榜题名统统都是狗屁。”

    “只要能活着,哪怕当个乞丐也比是具尸体强。”

    萧玉若张了几次嘴,都没有发出声音。

    这人真混帐。

    连关系都没问清楚,就直接称呼自己陈夫人。

    “想不到你也去京都凑过热闹。”

    张铁嘴苦笑道:“夫人说得对,我是去凑了分热闹。”

    “作为读书人,十年寒窗,不都是想凑个热闹。”

    “真正能金榜题名的只是寥寥无几。”

    “那时我和老段躲在一个草窝中,眼看山贼距离越来越近。”

    “老段是个实在人,学习又比我好。”

    “他若能当官必定可以造福一方百姓。”

    “我心想反正都要死,还不如成全朋友。”

    “谁知老段也抱有同样的心思。”

    “他倒是先一步从草窝里跑了出去。”

    “那些山贼发现人影后便一路追赶。”

    “我这边总算安全了。”

    “你们是不是觉得老段很讲义气?”

    “那时我可不这样认为。”

    “凭什么让我余生背负这份天大的人情债。”

    “我坐在原地把老段诅咒了一百遍。”

    老侯扬起手中的鞭子,狠狠在大黑马屁股上抽了一下。

    “你特么真贱。”

    “我要是老段的话,当时就把你丢出去。”

    张铁嘴不仅没有介意,反而点头道:“侯大人说的在理。”

    “像我这种毫无用途的废物,真不值得老段这样做。”

    “正当我万念俱灰,想着跳到山下跟老段一起共赴黄泉时。”

    “那家伙忽然出现在后面拉住了我。”

    “这算不算第二次救命之恩。”

    张铁嘴显得情绪非常激动,连声音都在发颤。

    说明这段往事他应该很少跟别人提起。

    现在之所以对他们说,还是为了换取信任。

    通过一段刻骨铭心的往事换取信任。

    远比用其他办法更为奏效。

    萧玉若好奇道:“后面段大人高中,你却名落孙山。”

    “这个热闹凑的值吗?”

    张铁嘴目视窗外,想起了那段青涩的往事。

    可能时间太过于久远,也从未再有人问过他值不值得。

    “值。”

    “人生在世,只能一路向前。”

    “永远不可能让时光倒流。”

    “对于那个时候的我觉得很值。”

    “无论高中与否,自己去过一趟京都。”

    “只可惜没能见到陛下。”

    “没能去一趟天峰学宫。”

    “听说莫夫子到了樊城,我本想去见他老人家一面。”

    “又觉得自惭形秽。”

    “好端端的一个读书人,怎么沦为靠耍嘴皮子的诉棍。”

    陈平笙心头一紧。

    那一瞬间他觉得张铁嘴跟自己想象的不同。

    诉棍!

    这是不少人对状师的理解。

    在现代社会当个律师非常体面。

    但在古代做个状师,不管表面多风光。

    背地里总会遭受非议,连普通的商人都不如。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