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七品县令,开局我成女匪的肉票 > 第299章 大人莫慌

第299章 大人莫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进行普法教育,只靠坐在那里等没用。

    他先前跟雪娘商量过,借用楼中的姑娘排一出简单的话剧。

    通过另一种奇特的形式吸引百姓关注。

    同时可以起到推广作用。

    雪娘便亲自主持此事,还帮他在登城安排了人手。

    当那些姑娘们,以歌舞话剧的形式演绎出来。

    没一会儿功夫,围观的人便越来越多。

    “你这脑子是怎么长的。”

    “这种办法好。”

    “连我看了,都觉得那刘氏可怜。”

    陈平笙满意地笑着。

    他只是提供了一个大体方案。

    主要还是雪娘厉害。

    不仅编了故事剧情,还加了一些小调。

    “是呀!”

    “普通老百姓跟官府本来就不亲近。”

    “那些女子们也不敢轻易过来围观。”

    “如果靠盼儿自己宣传。”

    “她什么事都不用做了。”

    “如今有了青翠楼的姑娘,用类似方法演出几天。”

    “很快登城大部分人就明白怎么回事。”

    杨盼儿松了一口气。

    她也想搞一场活动。

    但中间涉及经费问题。

    刘青山未必会支持,还需要派人回樊城批条子。

    这一来一回又要耽搁不少功夫。

    还是大人考虑周到。

    什么事都预先替她做了谋划。

    杨盼儿看时辰已经不早。

    跟青翠楼的姑娘打了声招呼返回衙门。

    刘青山早在公堂急得团团乱转。

    “张铁嘴。”

    “怎么又招惹上了张铁嘴。”

    “盼儿,你可算回来了。”

    杨盼儿看他一脸急色,心想又出什么事了。

    刘县令胆子小,芝麻绿豆的事都能吓一跳。

    “咱们恐怕要有些麻烦了。”

    “余进的事,能不能内部审理。”

    “只要他同意和离快些结案?”

    麻烦?

    杨家人在登城吃过大亏。

    肯定不敢招惹官府。

    那就是余家人给刘县令施压了。

    “大人莫慌。”

    “到底什么事,你先讲清楚。”

    “大清早的,我连饭都还没顾上吃。”

    刘青山同样没吃早饭。

    他从桌上拿过一张应状递了过去。

    官府审判,作为犯人有权力寻找状师辩护。

    只是状师的收费价格很高。

    普通老百姓不敢犯罪,跟成本有一定关系。

    官府内部需要花钱打理,找状师又需要一笔不菲的开销。

    一场官司下来,能把人打到倾家荡产。

    余家不缺银子,自然有能力请到最好的状师。

    杨盼儿目前对衙门的规矩,已经熟门熟路。

    “原来余家请了状师,大人何必惊慌。”

    “衙门有规定,任何犯人都可请状师辩护。”

    “以余家的财力,这是正常的事。”

    刘青山看她根本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解释道:“余家请状师很正常。”

    “可你知道他们请的谁。”

    “张铁嘴。”

    “青州最有名的大状。”

    “王太守的同窗好友。”

    “那可是一个要命的难缠鬼。”

    “其他衙门看到张铁嘴躲还来不及。”

    “姑且不说他这人的嘴又多厉害。”

    “就凭他跟王太守的私交。”

    “事情真闹得太大,必然会传到青州。”

    “我只怕……”

    杨盼儿目光坚定道:“没什么好怕的。”

    “青州太守又怎样。”

    “咱们只要秉公行事,我就不信王太守能只手遮天。”

    “大人也不用惊恐,出了什么麻烦事由我担着。”

    到底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刘青山只能暗自叹息。

    公开审判关乎登城官府的颜面。

    能顺利把这桩麻烦事解决了。

    在陈大人那里当然是件功劳。

    可有张铁嘴介入,事情办事情恐怕就没那么顺利。

    甚至还可能输了官司。

    到时不仅要放了余公子,还得罪了余家。

    就连杨双也得引渡回扶林县。

    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刘青山能想到的事,她同样能想到。

    区别之至于人面对困境时的选择不同。

    余家花重金请来了状师,这在预料之内的事。

    但总不能因为遇到点困难就退缩。

    那官府的威严何在。

    这可是陈大人改革后的第一枪。

    既然把自己派到了最前线,那便是莫大的信任。

    前面就算是刀山火海,她也要闯过去。

    为大人开辟出一条路,替堂姐讨回公道。

    杨盼儿下定决心后,就找到了大衡律例重新翻阅了一遍。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这是陈大人最喜欢说的一句话。

    在其他人眼中,陈大人行事神机妙算。

    好像从不做任何准备。

    这只是外人看到的表面现象。

    就如这次改革的过程,陈大人废寝忘食。

    把近些年发生的婚配问题查了几天时间。

    做比赛活动时,更是夜以继日的工作。

    正因为私下做了充足准备,面对困境才可能游刃有余。

    关于张铁嘴的事,陈平笙也收到了消息。

    大状?

    相当于现代的金牌律师。

    刘青山是指望不住,能不收余家的礼已算难得。

    关键看盼儿这丫头能不能抗住压力。

    “大人,还没跟状师碰过面吧!”

    “这些状师无赖得很。”

    “靠着一张利嘴,能把死人说活。”

    “颠倒黑白正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您前面那几任县令,每逢大案遇到状师都跟孙子差不多。”

    “私下还得给人家请客送礼,让状师能嘴下留情。”

    “很多案子也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这个张铁嘴,我听说过。”

    “他以前只接青州官衙的官司。”

    “像我们樊城和登城这种小地方,人家根本看不上眼。”

    “这次真特么邪门了。”

    陈平笙笑道:“或许是巧合!”

    “余家遇到了麻烦,张铁嘴恰巧在登城。”

    “状师跟商人差不多。”

    “说到底还是为了银子。”

    “余家又不缺银子,张铁嘴怎么可能不动心。”

    巧合?

    反正老侯是不怎么相信。

    张铁嘴如果去樊城还说得过去。

    毕竟如今樊城名声大噪。

    那种状师最喜欢凑热闹。

    登城有个屁!

    如果不是办公差,连他都不愿意过来。

    陈平笙当然也不可能相信这么凑巧。

    俗话说会叫的狗不咬,会咬的狗不叫。

    自己虽然上任以来,还未跟王太守接触过。

    肯定把这个王太守早得罪了。

    直到现在青州都始终没任何反应。

    他不相信王太守是个宽容大度的人。

    张铁嘴或许到登城,正是为了巧合。

    参与到余家的案子里。

    让他的第一次改革示范以失败收场。

    这种手段高明而狠辣。

    不留任何痕迹,还不会被人诟病。

    “大人,我看还是你亲自出马吧!”

    “估计听说张铁嘴要来,刘青山连觉都睡不踏实。”

    “盼儿那丫头虽然胆子够大,人也很聪明。”

    “经验多少有点欠缺,只怕应付不了张铁嘴那只老鸟。”

    陈平笙哈哈笑道:“我出马可能也应付不了。”

    “人家是有名的大状,盼儿一个小丫头输就输了。”

    “我要是栽了跟头,以后还怎么管理百姓。”

    “你特么净出馊主意。”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