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七品县令,开局我成女匪的肉票 > 第138章 一对金手镯的恩情,好大的手笔

第138章 一对金手镯的恩情,好大的手笔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他确实说过女人能顶半边天。

    但也只局限于普通妇人有份工作的机会。

    毕竟这是古代封建皇朝。

    女子从政为官还没有先例。

    他很欣赏杨盼儿。

    办事有效率,眼界也足够高。

    假如杨盼儿是个男人,他干脆就把刘青山换下了。

    “我有说过吗?”

    “想不起来了。”

    “你若想跟着铃铛也可以。”

    “等遇到合适的缘分,我们夫妻帮你操办婚事。”

    “不用。”

    杨盼儿心头像被针扎了一下。

    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如果没有认识陈平笙,她或许真会被动接受命运。

    像世俗中大多女子一样,找个门当户对的男子嫁了。

    以后留在家中相夫教子,直到终老。

    她已经看过高处的风景,她便不能接受那样无趣的人生。

    “大人想进吴家,就得有船。”

    “吴家庄四面环水,任何人进吴家都要先登上大船。”

    “那艘船可不是谁想上便能上的。”

    他了解过吴家庄的地形。

    就如杨盼儿所言,唯一的进出通道便是那艘豪华大船。

    虽说他准备去吴家不是为了进行剿灭。

    预备还是要有。

    吴家庄是个封闭环境,又建于山中。

    自己孤身前往,哪怕带上老侯和铃铛。

    吴家一旦动了坏心思。

    他们很可能羊入虎口,难以脱身。

    “你说的对。”

    “以我的身份未必有资格上那艘船。”

    “不过我的游水技术还行。”

    “大不了游到对岸。”

    扑哧!

    杨盼儿听着有趣。

    如果陈大人真要带着礼物游到吴家庄拜寿。

    传出去就是天大的笑话。

    估计那份樊城早报会热卖到脱销。

    “看大人说的。”

    “吴琼巴不得你拜访。”

    “你要是肯去,估计比接待青州太守还要隆重。”

    靠!

    老子有那么大面子吗?

    他觉得杨盼儿这丫头是在故意拍马屁。

    以自己和吴琼的交恶程度。

    吴琼不当众刁难已经算很给面子了。

    “大人不信吗?”

    “那是大人还不懂官场上的套路。”

    “吴家或许因为某些旧事,对大人恨之入骨。”

    “但这并不影响吴琼对大人的态度。”

    “像吴琼这种贪婪的老狐狸,虽说心胸狭隘。”

    “可也要看什么样的事。”

    “大人如今在青州名声正盛,又掌握着两座城的权力。”

    “无论是青州太守,还是吴家,都想招揽大人。”

    “多一个忠诚且有能力的帮手,总好过树立一个强敌。”

    “这笔账吴琼早在心里盘算过。”

    “只是他没把握收服大人。”

    “是吗?”

    陈平笙听到这么一番精彩的分析,笑道:“看来我还有点价值。”

    “早知道如此,事情何必那么麻烦。”

    杨盼儿虽刚刚接触陈平笙。

    她也能听出陈大人说的玩笑话。

    如果陈大人真那么好收服,李清乐便不会倒台。

    “大人就别跟我一个小女子说笑了。”

    “我就想问大人,你需要不需要船只。”

    他当然很需要,而且还知道想弄到船的难度。

    附近那些渔民有些小破船。

    但不敢借给官府使用。

    一旦得罪了吴家,很可能有被灭口的风险。

    至于重新购船,那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所以,对于船的事老侯早就在筹办。

    “你有办法弄来船?”

    杨盼儿既然主动提起,说明有途径搞船。

    “可以试试。”

    “大人也不能让我白忙活。”

    “我为大人办差,你总要表示一番。”

    这个……。

    换成一般人,陈平笙会爽快应下来。

    不过就是多给些赏银的事。

    他知道杨盼儿绝不是图钱。

    不图钱才是最麻烦的。

    万一这丫头提出个奇葩的要求。

    他又会陷入进退两难。

    “看把大人吓的。”

    “我提的要求,肯定大人能做到。”

    “不会让大人为难。”

    “好吧!”

    “你想要什么。”

    杨盼儿灵动的眸子转了转,柔声道:“登城的事处理完,我想随大人去樊城。”

    “听说大人正在发展经济。”

    “你也说官府需要人手,那我为何不能当公差。”

    他看出这丫头打定主意要做个女强人。

    杨盼儿的能力毋庸置疑。

    只看如何去用,安排到哪个部门工作。

    “可以。”

    “只要你不担心整天跟我们这些男人在一起会影响名誉。”

    “我自然很乐意有你这个精明能干的帮手。”

    “现在可以说了吧!船从何来。”

    “漕运码头呀!”

    陈平笙还以为杨盼儿能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漕运码头老侯早去接洽过。

    那些跑船的汉子都是江湖中人。

    根本不愿意和官府打交道。

    就算出双倍的钱,人家也不肯借船。

    杨盼儿看他紧锁眉头,甜甜笑道:“大人应该去过漕运码头,还碰壁了吧!”

    “官府去借船,就算出再高的价钱都没戏。”

    “跑船的人不靠天,不靠地,更不靠官府吃饭。”

    “前几年官府又对他们进行封锁压榨。”

    “所以,那些人就跟官府结下了仇怨。”

    “大人虽说官声很好,架不住人家不相信呀!”

    跟老侯讲述的情况大致雷同。

    跑船走的是水路江湖,李铃铛算是陆地江湖。

    江湖人最不喜欢跟官府有联系。

    这点他也清楚。

    想改变登城那些普通乡民对官府的固有认识不难。

    要让跑船的人改变态度无异于登天。

    用老侯的话,这特么就是一群油盐不进的家伙。

    “你认识漕运码头的人?”

    杨盼儿点了点头,说道:“以前闹饥荒,有一群难民逃到了城中。”

    “官府和士绅都不肯施舍粮食给他们。”

    “那时我恰巧路过,就把一对金镯赠予了他们的领头人。”

    “靠着这对金镯,他们才算度过了灾荒,还买了几艘小船。”

    “算起来我还是漕运码头老板之一。”

    两个金手镯,好大的手笔。

    那时杨盼儿应该也只是一个孩子。

    就算家庭条件优渥,愿意把如此贵重的东西赠予灾民。

    那便非一般人可以做到。

    有了这份交情,借船一事自然水到渠成。

    “杨小姐的善举,真令人汗颜。”

    “换成是我,未必有这么慷慨。”

    “哈。”

    “陈大人怎么也学会恭维人了。”

    “你要借多少船,需要不需要帮手。”

    划船是个技术活,衙役中有不少善于游水者。

    但游水和划船又是两码事。

    倘若可以直接从漕运码头借些人手,那就解决了他的大问题。

    “船当然越多越好,架势要大。”

    “如果不麻烦的话,最好每艘船可以带一个船夫。”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