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七品县令,开局我成女匪的肉票 > 第132章 陈大人,下官服了!

第132章 陈大人,下官服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刘大人,你得给我们个说法。”

    “不能你们贴个告示,就平白无故从我们手里抢夺合法田产吧!”

    “是呀!”

    “我们都是些守法的普通百姓。”

    “这些年登城遇到难处,哪次不是我们捐钱捐粮。”

    “怎么来了个陈平笙,就要把我们赶尽杀绝。”

    刘青山听得耳朵嗡嗡乱响。

    这群吸血鬼也就看他是个软柿子。

    如果陈大人坐在府衙,他就不信这些人敢公然闹事。

    这时杨国大摇大摆从人群中走出来,“刘大人,我就想问你一句话。”

    “在登城县,你这位县令能不能做主。”

    “如果你做不了主,我现在就让大伙回去。”

    “等下一任新县令来了,再谈田产的事。”

    “你要是可以做主,那就放个痛快话。”

    “能不能废除掉陈平笙搞的田产改革。”

    “至于其他事都好商量,我们也不是不讲理的人。”

    刘青山听出话中玄机。

    今日他要敢不乖乖妥协,这个县令怕是坐不成。

    “讲理?”

    “本官看你们就是明晃晃在威胁刘大人吧!”

    听到这个声音,不少人脊背发凉。

    两条腿打起了摆子。

    陈平笙在李铃铛搀扶下缓步走了过来。

    那些刚才还态度嚣张的士绅,立刻就变得鸦雀无声。

    “老侯,你现在就带人去做个统计。”

    “凡是参与割青苗的人,十亩以下罚银一千两,重责三十大板。”

    “十亩以上的人,罚银五千两,重责五十大板。”

    “百亩以上者收监,等候处决日期。”

    顿时人群一片哗然。

    那些早被收归田产的士绅灰溜溜地转身离开。

    只剩下杨国一干人等想走却迈不动步伐。

    他们几乎都收割了数百亩青苗。

    自然属于被收监砍头的行列。

    “你就是杨员外吧!”

    “本官听说你组织了一个抗官府联盟。”

    “还专门去过吴家庄。”

    “如果你再见到吴阁老,那就麻烦帮本官带句话。”

    “吴家该上交的田产,一亩都少不了。”

    “倘若吴家有人敢做出收割青苗这种畜生不如的行径。

    “本官照样敢砍了他的狗头。”

    你……

    杨国又惧又气,一口血喷了出来。

    陈平笙冷冷注视了其他人一眼,“你们这些人割的不是青苗,是普通百姓的命。”

    “在你们做这件事前,就该想到会被割了自己的脑袋。”

    “都回去提前跟家里人见一面吧!”

    “本官可以法外开恩不搞株连。”

    当陈平笙和刘青山擦肩而过时。

    刘青山就像死人一般,连句话都说不出来。

    大青虫!

    李铃铛小声嘀咕了一句。

    她也替陈平笙感到不值。

    弄这么一个废物玩意当县令。

    遇到点麻烦就被那帮士绅要挟。

    同样都是县令,手里有权有兵。

    就算她也知道该如何处理麻烦。

    回到县衙,老徐激动得差点哭出来。

    他比任何人都希望陈平笙安全无恙。

    陈平笙可是青州治乱的关键。

    而且田产政策推行得极为有效。

    目前从表面看虽说困难重重,只要再坚持一下。

    登城的局面就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到时他也可以一道奏折传回京都。

    借鉴陈平笙的土地改革经验,重新为朝廷收回田产。

    这对于大衡无数普通百姓,可是利于千秋万代的大好事。

    可要是陈平笙遭遇不测。

    此事必将半途而废,甚至会出现反弹。

    导致樊城和登城都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陈大人,你好端端的玩什么失踪。”

    “是不是嫌老头子命太硬。”

    “如果今日再找不到你,我可要投河了。”

    “遇到一点小麻烦。”

    陈平笙也不隐瞒,把山中遭遇大致讲了一遍。

    徐渭早就看出他精神状态不佳。

    原来是中箭受伤了。

    可见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陈平笙虽命运多舛,被山贼劫进过贼窝。

    又被天理教屡次暗害。

    每次都能有惊无险,说明老天爷也不想收了这小子。

    两人谈话时,那名青州催粮特使走了过来。

    “何源见过陈大人。”

    “今早惊闻大人噩耗,担心的下官连早饭都没敢吃。”

    “还好大人吉人天相,平安归来。”

    “嗯。”

    陈平笙淡淡一笑。

    对于青州的人,他向来保留戒心。

    这才是真正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别看这位何大人嘴上说担心。

    心里指不定有多想让自己死。

    “多谢何大人挂心。”

    “今年的公粮好像比往年都早了些。”

    “不知道其他县城是不是同样如此。”

    “还是登城更特殊一些。”

    徐渭心中暗笑,这话说得有水平。

    不像那条大青虫,除了唯唯诺诺拍马屁。

    看到青州的人连句囫囵话都说不完整。

    何源沉吟了一下,才慢吞吞说道:“大人应该知道,每个地方情况不同。”

    “时间肯定有先后,登城向来是产粮大县。”

    “今年全国很多地方都遭了粮灾,朝廷又催得很急。”

    “太守大人只得提前日期,进行分批缴纳。”

    “哦。”

    陈平笙眼珠一转,笑道:“这样说起来,还是我们登城县的殊荣了。”

    “可不凑巧,你应该已经听说了。”

    “城中那些士绅为了对抗官府的田产改革。”

    “偷偷毁了数千亩青苗,导致我们登城百姓今年也会受灾。”

    “我正愁该如何解决粮食难题。”

    “何大人真是登城的大救星。”

    “那就麻烦你回青州帮我们申请一批救济粮运来。”

    “让太守先安排其他县城交纳公粮。”

    “待我处置了这些毁坏良田的士绅,再想办法筹集。”

    “保证在限期内把粮食运到青州。”

    何源被说得哑口无言。

    这趟差事他本就不愿意过来。

    陈平笙的大名,早传遍整个青州。

    这可是个难缠鬼。

    至于难缠到什么程度,他现在算是明白了。

    自己奉命催粮,结果却还要给登城送粮。

    “陈大人,让下官很为难呀!”

    “如果下官办不好差事,可如何向太守大人交代。”

    尼玛!

    你交代不了关老子屁事。

    他现在认识到一条官场真理,对恶人要硬气。

    越是跟刘青山那样事事想逢源。

    结果就会处处受人欺负。

    “这个本官可告诉不了你。”

    “登城就是这般光景,目前交不了公粮。”

    “不行你便建议太守写封奏折,直接向陛下告本官一状。”

    “如果陛下因此降罪,下官甘愿受罚便是。”

    “这样既不管太守的事,何大人也好有个交代。”

    妈呀!

    何源彻底拜服了。

    连这种不要脸的话都能说出来。

    太守掌管整个青州,如果因为一点公粮的事捅到朝廷。

    那陛下先训斥的便是太守大人,怎么也轮不到小小的县令。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