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七品县令,开局我成女匪的肉票 > 第111章 枪打出头鸟

第111章 枪打出头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俗话说枪打出头鸟。

    萧玉若很有手段和计谋,先抓了一个典型。

    又进一步软硬兼施。

    这番操作下来多数士子对陈平笙是好官,还是坏官已经没那么在乎。

    他们更担心连累到自己的仕途。

    读书所谓何事,说白了还是想考取功名入朝为官。

    哪怕做个县丞主薄,也比当平头百姓强。

    倘若自己的名字真到了朝堂,十年寒窗便毁于一旦。

    试问还有多少人有闲心管别人的是非。

    后面萧玉若带领众人走进矿场纪念馆。

    荀国早提前做好了安排。

    精选了几个能说会道的导游陪同士子们参观矿场。

    因为是精心做的安排,所以,故事讲得也比平日更感人精彩。

    这一趟游历下来,不少士子对陈平笙黑转粉。

    入夜!

    樊城街道人流如织。

    酒馆茶肆都在议论着近期士子闹衙门的事。

    还有不少说书艺人把陈平笙怒斩恶少,扫平黑矿场的事迹编成了故事。

    这些事尽管在报纸上早就刊登过。

    但通过说书人的嘴演绎,又是另一番体验。

    不是每个士子都能轻松享受樊城的热闹。

    随着老侯一声令下,凡是在名单上的带头人悄悄被押解进了王家大院。

    陈平笙和李铃铛则坐在院里吃着冰镇西瓜。

    等待所有鱼被收进网中。

    那些先到的士子,算是头次见到他们口中一直诋毁的樊城县令。

    比想象中更年轻,完全无法跟那个杀人如麻的狠辣角色联系在一起。

    他身边坐着的女人美艳动人,想必正是陈夫人。

    陈平笙根本没拿正眼瞧过这些废材。

    读书人!

    在他看来不过是群无脑的狗腿子。

    直到名单上所有人都被抓齐后,陈平笙才拿起旁边的毛巾擦了一下手。

    “大家都是聪明人,本官不与你们绕圈子。”

    “说吧!谁指使你们到樊城挑唆闹事的。”

    “陈大人此话何意?”

    “难道你要对我们用私刑不成。”

    马特!

    死到临头还嘴硬。

    不等陈平笙说话,老侯挥起刀鞘重重击向对方的小腿。

    那名叫杨名的士子惨叫一声,跪倒在地上。

    “私刑!”

    “哼。”

    “说得轻松了。”

    “如果你们是正经抗议,本官还是可以听取意见的。”

    “但本官早就查明,你们几人从未踏足过樊城。”

    “其他人都是你们通过各种办法召集来的。”

    “有的人还使了银子,我应该没有说错吧!”

    “凭你们这脑子,也做不成此事。”

    “我想你们背后肯定还有主子。”

    “谁想活命,尽早坦白。”

    “如果想挑战我的耐心,我敢保证今晚你们会在这个世界上消失。”

    “你敢!”

    杨名梗着脖子,还想进行狡辩。

    这时李铃铛忽然离座起身,从腰间摸出匕首。

    麻利地在杨名耳朵上割下,那只血淋淋的耳朵落在几人脚下后。

    有些胆小者两腿一软就瘫倒在地上。

    “是吴阁老。”

    “陈大人饶命呀!”

    “我们也是被迫无奈,如果不到樊城找你的麻烦。”

    “吴阁老便不向青州推荐我们。”

    这个时代想走仕途,通常有两种途径。

    一是靠真才实学考取功名,不过这条路走起来比高考难得多。

    毕竟全国那么多士子,能考中前三甲的都是顶级人物。

    即便考入前三甲,最终分配什么官职也不一定。

    另一条路则是地方官府举荐。

    只要关系硬,再加上有银子铺路。

    很顺利便能补缺一个小官职,再一步步向上爬。

    这些人显然想走捷径,所以,才会铤而走险。

    试图把他当成垫脚石。

    老侯在旁边小声介绍道:“是登城的吴琼。”

    “听说以前是内阁大学士,后来赋闲在家。”

    “大人跟他可有私怨?”

    私怨!

    他连这位吴阁老的名头都未听过。

    哪里会有什么狗屁私怨。

    不过对方既然在登城住。

    很有可能跟李清乐有利益关系。

    “扯淡。”

    “本官从未见过吴阁老,他为何要指使你们诋毁本官。”

    “你再不说实话,小心你的双耳也要搬家。”

    那名士子跪在地上吓得瑟瑟发抖。

    额头不断向外冒着虚汗。

    “大人明鉴呀!学生说的句句都是实情。”

    “至于吴阁老为何要这样做,学生真不知晓。”

    “这个你可以问杨名。”

    “他是吴阁老最喜欢的弟子。”

    杨名抬起头怨毒的望了对方一眼。

    忽然扑过去狠狠咬向对方的耳朵。

    直到那名士子发出杀猪般的惨叫后,陈平笙才向老侯打了个手势。

    老侯上前一脚踹向杨名的脸颊。

    这一脚至少踹掉杨名几颗牙齿。

    “杨名,本官不会再问你。”

    “你也不用担心。”

    “别说他一个赋闲在家的阁老,就算他还在朝为官又如何。”

    “我陈平笙还真不畏惧权贵。”

    “他敢指使你们到樊城触我的霉头,不管出于什么原因。”

    “这笔账本官记下了,也必定会双倍奉还。”

    “至于你,既然想对恩师忠诚。”

    “本官便成全你。”

    杨名被两名衙役拖了没多远,已经吓得魂不附体。

    他本想有恩师吴阁老在,就算陈平笙知道又如何。

    但他发现低估了这个县令的胆量。

    如果他再硬抗下去,真会被悄悄砍了脑袋。

    “我说。”

    “大人想知道什么,我都交代。”

    怂货!

    都说读书人最有气节。

    看来也并非人人都如此。

    就像李铃铛所言,甭管多硬的骨头,总硬不过手中钢刀。

    人死了,什么希望都将烟消云散。

    所以,他对杨名的忠诚从来没当回事。

    “好。”

    “本官姑且就给你一次将功补过的机会。”

    “如若发现你有半句虚言,你就不必再要脑子了。”

    杨名早吓破了胆,哪还敢再扯谎。

    把所知内容一股脑全部吐露出来。

    事情听着也并不复杂。

    李清乐和吴阁老是翁婿关系。

    可以说李清乐能坐到登城县令的位置。

    全靠这位老泰山提携。

    他灭了李清乐,自然也就跟吴阁老结下私怨。

    但这依旧不是关键之处。

    关键在于登城县令的位置。

    吴阁老想让儿子接任,谁会料到被他横插一杠。

    帮刘青山拿到这块肥肉,所以,怨恨自然更深。

    吴阁老在朝堂人脉很广,又有不少学生。

    想做成此事自然轻而易举。

    陈平笙长叹一口气。

    大衡如果都是青州这种官员。

    恐怕过不了十年就从根上彻底烂掉了。

    “本官不是小肚鸡肠之人。”

    “你们想要仕途,我可以理解。”

    “但做人要行正道,靠真本事。”

    “你们回去想清楚该怎么做。“

    “把事情做好便可自行离开樊城。”

    “本官也就不再难为你们。”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