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七品县令,开局我成女匪的肉票 > 第81章 纪念馆是什么玩意?

第81章 纪念馆是什么玩意?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吆!

    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陈大人也有不爱钱的时候。

    钱谁不爱。

    看着洞壁上金灿灿的光芒是个人都会动心。

    这么大存量的黄金,逍遥十辈子也花不完。

    “萧姑娘怕一直对我有误解。”

    “我确实收了王家的金子。”

    “那些钱本就是不义之财,我只过提前拿到手里罢了。”

    “管理一个县城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

    “你不是父母官,自然可以站着说话不腰疼。”

    “如果换你坐我的位置,每月领几十两的俸禄。”

    “你有本事处理这么一个烂摊子吗?”

    歪理!

    朝廷有朝廷的规制,整个大衡的县令收入都是一样的。

    这笔钱只是县令私用,又不是用于公务。

    按照陈平笙的说法,每个官员岂不都可以光明正大贪污。

    “算了。”

    “咱谈些正经的话题。”

    “这座金矿你准备如何处置。”

    “我劝你还提前奏报朝廷,让朝廷定夺为好。”

    “户籍一事就算了,这么大的金矿你要私自开采真会被拉去砍头的。”

    “那便封了它,另作他用。”

    陈平笙在心中酝酿了一个计划。

    开矿淘金只是一时的财富。

    灵泉峡是座宝山。

    如果继续大肆进行开采,或许他在任时这些老百姓都能获利。

    然而再过几十年以后,灵泉峡的山就彻底废掉了。

    只有鼠目寸光的人,才会只顾眼前利益。

    他要为这方百姓谋求一项百年大计。

    利用开采出的金子重新改造山林环境。

    至于这座金矿,它可以继续存在。

    只是要换另一种更奇特的方式。

    连续五天时间,陈平笙除了上厕所大多时间都留在营帐内。

    谁也不晓得他在做什么。

    有几次萧玉若给他送饭,只看到他在纸上画了一些凌乱的画面。

    整个人看起来像着魔似的。

    眼眶深陷,瘦了一大圈。

    直到第六天清晨,老侯听到外面呼呼的刀声。

    连忙穿衣起床来到帐外。

    太好啦!太好啦!

    这几天可把他愁坏了。

    生怕陈大人因为金矿的事想不开,脑子再出了问题。

    那他以后还有什么意思。

    如今看陈大人刀法越来越娴熟霸道。

    悬着的心总算可以放下。

    陈平笙终日闷在帐内,确实为了金矿的事。

    熬了几天终于完成金矿开发的策划方案。

    他很奇怪一个问题。

    按说登城该有所反应。

    即便不敢明目张胆派人到矿场闹事。

    至少会发封官函表示抗议。

    然而事情比他预想的要平静。

    “大人进步神速,自从杀了姓秋的那个老鬼。”

    “罡气已到小成境界。”

    陈平笙接过老侯递来的毛巾,擦了一下额头的汗。

    小成不小成,进步一定有的。

    在没有跟那个老鬼过招前,他所领悟的罡气无法凝聚。

    可能受老鬼启发,再加上这几日夜间的打坐练习。

    今早练刀时周围的元气确实有凝和之象。

    “少拍马屁,咱要做点正事。”

    “我准备把矿场恢复原样。”

    “需要从城里找些匠人修复那三十六座高台。”

    “大人何必舍近求远。”

    老侯建议道:“刘村长就能帮大人办成此事。”

    “而且可以省一大笔银子。”

    这点他倒是没考虑过。

    现在只是解决了基本的吃饭问题,还要让附近的乡民增加点收入。

    “好。”

    “银子不用省,工钱要按照城里的工匠标准。”

    “一日三餐管饱。”

    “你现在就是让刘村长找人。”

    老侯好奇道:“大人想通了吗?”

    “用不用召集那些矿场干过活的人。”

    “他们都是熟手,也省得重新找新人培训。”

    “靠!”

    陈平笙笑骂道:“你真以为老子要当矿主呀!”

    “我早已言明这座金矿封起来,谁也不许动开采的念头。”

    “对了,你再派人把荀国接来,我有份重要差事需要交给他办。”

    傍晚。

    老侯就顺利完成了所有任务。

    听说陈大人召唤,附近的工匠纷纷踊跃报名。

    而且都表示只要管饭即可。

    陈平笙把众人带进一座山洞。

    简单明了讲了自己的打算,把金矿改建成纪念馆。

    纪念馆?

    乡民们听得一头雾水。

    就连见多识广的萧玉若都不知道陈平笙具体做什么。

    明明说好不开采金矿,又找工匠重建高台。

    这又是唱的哪出戏?

    “陈大人,你就说清楚些。”

    “我们这些人的脑子,可没你聪明。”

    “什么是纪念馆?”

    陈平笙早有腹稿,在做纪念馆计划时就想到有此一问。

    毕竟这个时代宗祠常见,纪念馆在众人概念里还是头次出现。

    “在这座矿场内有上千无辜百姓遇难。”

    “我知道他们并非达官贵族,也不是国家功臣。”

    “或许几年以后便没人记得他们曾经存在过。”

    “但他们也是普通人,死后同样需要有人供奉。”

    “我希望重新恢复这座矿场的原貌。”

    “让它变成咱们樊城的一个特殊景点。”

    “以后每个走进矿场的人,都可以了解这段黑暗残忍的历史。”

    “我们樊城子子孙孙都可以铭记这次事件。”

    萧玉若发现自己的脑子根本不够用。

    官府为平民建一座大型宗祠。

    还要让人进入矿场参观游览,了解这段惨无人道的历史。

    可以说在整个大衡都没出现过如此大胆的事。

    毕竟社会是讲阶级的。

    普通乡民死后能有座坟头就不错。

    这些年天灾人祸死了多少无名之鬼。

    如果都按陈平笙的路子走,那要建多少宗祠才够。

    “陈大人,你的想法是不是太过于超前了?”

    “我知道你现在手头有钱,可就算造一座纪念馆又怎样?”

    “死在矿场的人本就难以统计,咱们连名字身份都不知晓。”

    “又如何去祭奠他们。”

    老侯插言道:“我觉得大人的想法很好。”

    “祭奠是心意,重点是让世人知道这座矿场发生过什么。”

    “再者说咱们辛苦建好纪念馆,也可以收门票赚银子。”

    “什么!”

    萧玉若被气笑了。

    到底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她想陈平笙所说的纪念馆应该是非常沉重的地方。

    如果进入者还要花银子买门票,岂不是对死者不敬。

    再者说谁的脑子有问题,跑到这种地方花钱看热闹。

    “老侯,行呀!”

    “我都还没提收门票的事,你就能想出来。”

    “好,没辜负我对你的栽培。”

    “门票一定要收的。”

    “这笔收益一部分用来日常维护纪念馆的开支。”

    “再拿出一部分给灵泉峡建学堂和修路所用。”

    “而且我相信这个计划成功后,带来的好处远不止如此。”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