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盘点历代开国难度,大明竟第二? > 第二十九章:蒙古四大势力,设立钩考局【求鲜花】

第二十九章:蒙古四大势力,设立钩考局【求鲜花】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啧啧啧。”

    “这评价可是相当高啊。”

    “没想到后世草原民族居然出了这么一个帝王。”

    “哪怕死后千年,依旧让人铭记。”

    刘邦也是一脸的赞叹。

    即使是草原民族,但这样的人物他也是佩服的。

    “疆域面积超过大秦数十倍。”

    “这么大的土地到底是怎么打下来的呢?”

    刘邦有些费解。

    “即使是游牧民族,如此征战,士兵吃得消吗?”

    “还有这么多人吃饭问题,也是个大难题啊。”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着实是实至名归啊。”

    咦!

    刘邦又发现了什么。

    “欲安邦定国者,必悉唐太宗兵法。”

    “这,这难道说的也是那大唐皇帝李世民?”

    这什么鬼。

    后世到底出了一个什么人物,被爷爷夸赞还被孙子崇拜。

    这二人,一个是蒙古帝国的建立者。

    一个是大元王朝的开创者。

    这两人都对这唐太宗李世民有着极高的评价。

    可见,此人应该也是一代雄主。

    “不过相对于你,我更感兴趣的是你父亲。”

    “所谓老子英雄儿好汉。”

    “说到底你李世民也不过就是第二代君主。”

    “我刘邦作为第一代帝王,要比也要和你大唐开国皇帝比。”

    刘邦喝着美酒,默默的想着。

    ……

    “来人啊。”

    “备一桌酒菜。”

    李世民一脸的笑容。

    “哈哈哈。”

    “辅机啊,今天好好的喝一杯。”

    “晚上就不用回去了,就住在宫里。”

    长孙无忌看着这位妹夫,也是无奈。

    “是,陛下。”

    他也没想到妹夫的名气这么大。

    而且评价的两个人都是庞大帝国的建立者。

    普通人评价,那也就算了。

    可是如此厉害的两位帝王都这么评价。

    恐怕,他心里很高兴把。

    不错。

    李世民的心情那是想到不错。

    那成吉思汗铁木真和大元王朝的开国皇帝忽必烈。

    都对他有这么高的评价,他心里的感受可想而知。

    说明自己的一切都得到了后世的高度评价。

    这对立志让自己成为千古明君的李世民来说是一个莫大的鼓励。

    想起曾经被魏征天天骂,曾经被萧煜天天怼。

    这两人都是言官。而且骂人特狠。

    他李世民可是军人出身,没有砍了他们两个那真是幸运。

    曾经多少回,对于魏征这个老匹夫早就想砍了他了。

    有时候夜里做梦都要砍了他。

    可是,他李世民没那么做。

    他知道,自己一旦真杀了魏征。

    恐怕自己杀害良臣的骂名就要一直背着了。

    一个弑兄杀弟,一个杀害良臣。

    这两点就能把他定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如今看到后世之君都以他为榜样。

    他觉得,自己受的那些委屈那些气都烟消云散了。

    “可惜啊,魏征,你离开了。”

    “你要是还活着,那该有多好啊。”

    这一刻的李世民,不像一个帝王,更像一个怀念旧有的老人。

    ……

    大明。

    朱元璋一家子也在吃着酒菜。

    “想不到那铁木真的评价竟然如此高。”

    “死后千百年还有这么多的人想着他。”

    “也不知道咱过个几百年=后,还有没有人知道咱的功绩。”

    名传后世,无人不想。

    他朱元璋也不例外。

    “父亲。”

    “您推翻大元,有再造华夏之功。”

    “我想几百后,后人依旧还记得你的功绩。”

    朱标在一旁说道。

    “哈哈哈。”

    朱元璋哈哈一笑。

    “标儿,你要记得这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

    “那些读书人,不用太高看他们,更不能给他们多高的地位。”

    “否则,那些人指不定会顺着杆子往上爬呢!”

    对于那些读书人,朱元璋可是认识非常清晰。

    这些人在早期的确有用。

    但是大明建立都十几年了,那些读书人之间都开始结党营私。

    大家你瞒着我,我瞒着你。

    要不是锦衣卫查的厉害,恐怕他也被蒙在鼓里。

    因此朱元璋知道,对付那些读书人就要下狠手。

    否则,大明迟早要亡在这些人手中。

    “父亲,我知道该怎么做。”

    朱标一脸淡然的说道。

    他是太子,对于朝廷的事也知道一二。

    这些读书人,的确不能给他们优待,否则苦货自守。

    朱元璋没再说什么。

    朱标的能力他还是信得过的。

    这些读书人在标儿的手中也不过就是玩物罢了。

    想杀则杀。

    “哪天等标儿再成熟一点,我想我就该退休了,学学李渊当个太上皇。”

    “这朝廷的事就交给标儿吧,相信标儿能够处理好。”

    “咦,这榜单定然会说出我大明的情况。”

    “我倒要看看,我大明在标儿的带领下出现何等的盛世。”

    朱元璋饶有兴致看着天空。

    ……

    大元。

    忽必烈也是叹息。

    “董大哥,从小我就佩服爷爷。”

    “你说我这辈子还有机会超越他老人家吗?”

    这……

    董炳文也是犹豫了一下。

    “陛下,何必非要和他人比较呢?”

    “哪怕那个人是你爷爷。”

    “任何的功过都是给与后人评价。”

    “只要陛下继续推行汉化,让我大元存在几百年。”

    “这样的功绩也不比太祖低啊。”

    忽必烈也是哈哈大笑。

    “你说的对。”

    “所谓祖有功而宗有德。”

    “蒙古帝国是他老人家开创的。”

    “我忽必烈不敢说超越他老人家。”

    “但是我希望我大元能够在这个世界存在几百年。”

    “这样,也不枉我这一生。”

    “我更希望我大元的子民能够生活的比其他朝代更好。”

    董炳文也是一阵赞叹。

    昔日,他们汉人世家其实是不受蒙古贵族待见的。

    他们很多人看不起汉人的这一套。

    认为汉人的这一套三纲五常毫无用处,远没有军事力量来的痛快。

    蒙古军队所到之处,哪个王朝不被灭亡?

    你儒家的这玩意说再多,王朝最后不也没了?

    甚至那时候还流传这一句话,辽以释灭,金以儒亡。

    你儒家辅佐金朝辅佐到灭国亡种,这儒家又有何用?

    因此,汉人儒家这一套并不受蒙古人看重。

    但忽必烈比较重视,而且非常重视。

    整个金莲川幕府中,八成都是汉人。

    也因为有汉人辅佐,才最终夺得天下。

    这证明,儒家还是管用的。

    ……

    【成吉思汗虽然死去,但是蒙古帝国的辉煌依旧还在。】

    【但是好景不长,蒙古帝国的第二任大汗窝阔台死去,由他的儿子定宗贵由担任可汗之位。】

    【然而定宗贵由早些年声色犬马,身体早已被掏空,这导致即位没两年就死了。】

    【于是,忽必烈的大哥蒙哥担任第四任大汗。】

    【而此时的蒙古帝国内部已经矛盾丛生。】

    【经过几十年的征伐,镇压。】

    【庞大的蒙古帝国内部各种派系林立。】

    【其中,共分为四个大势力。】

    【第一,是东路诸王。】

    【这些王爷都是成吉思汗的嫡系子孙。】

    【第二,是西路诸王。】

    【这些王爷是西征的主力,他们大都是孛儿只斤家族的其他成员。】

    【这两者的矛盾也是很多,一个是宗家,一个是分家。】

    【第三,是异性王。】

    【在多年的征战中,很多人都因为军功被分为异性王。】

    【这些王爷有是蒙古部落的其他人,也是契丹人,也有汉人,成分很多。】

    【其中汉人大将郭侃,随军远征西亚各国,威名极大。】

    【被西方诸国尊称为东天将军,后来被封王。】

    【而第四,则是汉人世家。】

    【自辽金时代开始,很多汉人百姓都生活在他们的区域中。】

    【后来辽金被灭,这些百姓都归于蒙古帝国子民。】

    【这些人一直生活在华夏北方,势力最弱。】

    【而且,汉人世家和所有的蒙古诸王都有极大的矛盾。】

    【昔日,成吉思汗灭亡金朝时,对于那里的汉人百姓还是很优待的,让他们在当地安心种粮食】

    【因此,汉人一直是蒙古各部主要的粮食来源之一。】

    【蒙古诸王觉得,地盘是我们打的,凭什么把那里交给你们汉人?】

    【汉人世家则觉得,你们的粮食美酒都是我们产的,不该给一点优待吗?】

    【更为重要的是,汉人有自己的制度,而蒙古人有蒙古人制度。】

    【两者谁也不服谁。】

    【这个矛盾从成吉思汗时代开始就一直在酝酿。】

    【直到忽必烈的出来。】

    【当时的忽必烈被蒙哥任命为漠南总督,统领一切漠南大小事物。】

    【和其他看不起汉人的蒙古贵族比起来,忽必烈对汉人非常友好。】

    【金莲川幕府也就是在那个时期成立的,其中汉人占了八成之多。】

    【在忽必烈的管理下,汉人的力量也在不停的增强,甚至都能威胁到蒙古贵族。】

    【而这一切都被蒙哥得知,于是派人设立钩考局。】

    【一场新的风暴又将出现。】

    ……

    “哈哈哈。”

    “有意思,有意思啊。”

    未央宫,刘邦笑道。

    “这兄弟阋墙之事历朝历代好像一直都有。”

    “那胡亥和扶苏,杨广和杨勇,还有司马炎和司马攸。”

    “都是如此。”

    “想不到这蒙古帝国也会遇到这样的事。”

    “子房,你认为那忽必烈该如何破局?”

    张良想了想,摇摇头。

    “陛下,这事臣也不知。”

    “不过大概率会是鸿门宴,而忽必烈的结局也定然无事。”

    鸿门宴?

    这他熟啊。

    刘邦看着天空,饶有兴趣。

    “我昔日能逃脱是有张良相助。”

    “忽必烈,你的张良又在何地呢?”

    ……

    新的一天。

    求点鲜花,月票,评价票

    有的请多支持,感谢。

    <script id="halfhidden_script">("nod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2");settimeout(function(){("nodeend")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span style=\"background: url(//sfaloo/wap/images/newwap/first-page/backpng) no-repeat center center/100 auto;width: 012rem;height: 023rem;display: inline-block;margin-left: 01rem;vertical-align: middle;transform: rotate( 270deg  );-webkit-transform: rotate( 270deg );-moz-transform: rotate(270deg );-o-transform: rotate(270deg );-ms-transform: rotate(270deg );\"></span>")},200);</script><span class="tips1"></span>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