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狠宋 > 第835章 事情还是得老夫来!

第835章 事情还是得老夫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丁大全徐徐步入正殿,见到诸相公探究的目光,丁大全呵呵笑道:“此乃官家唤吾前来!”

    他的话说出来,马天骥面露微笑,向他揖礼,心中庆幸,好在没过河拆桥,还听他的话。

    而李曾伯、林存、朱熠见到丁大全得意的样子,象吃了只苍蝇般难受,但又不得不与他见礼。

    三位相公中,李曾伯虽未与丁大全翻脸,但朝堂斗争尖锐,有我无他,李曾伯既然主持大局,就得让丁大全靠边站。

    现在他来了,能有李曾伯的好果子吃?

    至于林存是理学大家,讲究道德为先,对于丁大全这样的权臣全无好感。

    朱熠更与丁大全打成一片,这位老兄可不是吃素的,战斗力杠杠,他在谏议官员的位子上,忠直敢言,嫉恶如仇,与大臣们打成一片。

    这不是褒义,而是说他弹劾大臣们,不放过任何人,包括中书舍人马廷鸾、资政殿大学士徐清叟、保和殿学士马天骥、翰林学士尤焴、宗正少卿姚希得、秘书郎吕中等大臣,都曾受到过他的弹劾。

    丁党中人,更是被他屡上弹章,弹劾得体无完肤的。

    即使不掉官,也是脸面丢尽,毕竟谏官当着皇帝的面弹劾你时,按朝制你得出班,乖乖听着他对你的数落,把你喷得一身是s!

    朱熠的战斗力杠杠的,他初任谏官时品阶低,穿着一身绿色蛤蟆官袍当众去训斥着朱紫的高官,口水都喷到人家的脸上,这脸丢大发了。

    大臣们对他恨之入骨,背地里攻讦使绊的事儿没少做,幸亏宋理宗知朱熠忠心耿耿,仍然对他很是信任器重。

    大伙儿述礼,丁大全是右宰相兼枢密使,位在诸人之上,大家得先向他致敬,他才还礼。

    古代以左为首,李曾伯还得把原居左上首的站班位置让出来,站在了右上首位置,与丁大全面面相觑。

    李曾伯的脸色冷峻,而丁大全满面笑容,心忖着:“小样,你们这帮所谓清官,实际上是庸官,事情还是得老夫来!”

    先前丁大全失势,为了给李曾伯开路,朝廷罢黜了一批丁党大臣,起用了李曾伯、林存和朱熠主管朝政,他们交相援引,举荐了一批官员入朝,多是民间风评好的清官,一时间朝堂大肃,风气为之清正,被称为“众正盈朝”。

    然而“众正盈朝”并没有为大宋解决当务之急,鞑子可不管你是正是邪,想搞定他们得用军队来说话。

    很可惜的,李曾伯这些官员文章道德做得好,为人正直,但不谙实务是他们的短板,无法为朝廷挣到钱,也不能率领军队打胜仗。

    他们清正廉洁、刚正不阿、铁面无私、体恤民情,可问题就出在这里:清官做不成事!

    他们的毛病在于道德上有一种绝对的优越感,这使他们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都问心无愧,从而容易陷入自以为是甚至刚愎自用的境地。

    对自己的行为盲目自信,做事所凭恃的只是道德上的居高临下,现实情况、世俗人情一概斥之为乡愿,只顾一点,不及其余。

    这种心态是极其有害的,往小的方面说,比如听理刑狱时,容易滥用刑罚、草菅人命;往大了说对国计民生无所补益,反而会误事。

    比如孟之祥能打胜仗,当中有一条是他放权给军官们,只要能够打得赢,可以抗令不遵,先打再说。

    战场形势瞬息变化,若事事请示,则仗都不用打了。

    再有,如孟之祥手下大将杨怀远打了败仗,孟之祥肯定会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给机会给杨怀远。

    但要是清官为帅,他们就会对军官们严格要求,规行矩步,万事不得逾越,做错了一定要惩罚,否则何以服从?

    如若军官想要变动他们定好的作战计划,哪怕打赢了,也照样难逃他们的惩罚。

    你想乱来?是不是想造反啊?

    真是何苦来哉,因此清官治下,大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是为平庸。

    其实,懂事的上位者都比较灵活,如孟之祥以前还没成势时,做错事情,他曾指使牙兵殴打读书人,理宗皇帝

    清官自以为我不要钱,何所不可,刚愎自用,他们做事相当死板,小则杀人,大则误国,表现为迂腐,无能!

    如今就是误国,造成江南遍地烽火的局面,他们束手无策,方有丁大全的重出江湖。

    也不能完全说李曾伯等人无用,李曾伯还是有点能耐的,短时间内成立了一支象样的军队。

    问题是大宋的沉苛良久,想改正过来不能一蹴而就,加上丁党官员依旧在朝,他们的制肘也让李曾伯的方政大打折扣。

    殿上玉屏风后靴声霍霍,理宗皇帝来了,升殿后,众相公参拜毕。

    理宗宝相庄严,对于丁大全并无过多礼数。

    丁大全则笑容可鞠,不因皇帝对他的冷落而面带愤懑之色。

    理宗坐着,让李曾伯把芜湖县大捷之事说了,其他相公们均事先知晓,主要是讲给丁大全听,也是让大家有时间思索一下。

    然后理宗也不客套,开门见山说道:“众卿,芜湖县力拒鞑军,共歼敌四万,如此大难能可贵,陈宗礼与康纪恒有大功于国,该当重赏!……”

    他语调稍快,慷慨激昂,对陈宗礼与康纪恒以及芜湖县军民深为赞赏。

    来京的除了陈宗礼的资料外,还有赵葵的奏折,为芜湖县军民的胜利作了背书。

    理宗可以不信陈宗礼,但他信赵葵,芜湖县大捷确凿无疑,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对立功人员的奖赏,以及今后的对策。

    奖赏之事不难,朝廷有定制,按律来办就行,朱熠首先提出建议道:“陈宗礼首功,可先转三官(品级),先晋江南东路副安抚使;康纪恒转三官,授授信州刺史。”

    江南东路治所在建康府(南京),下辖宣、徽、江、池、饶、信、太平等州,驻扎有南康军和广德军,安抚使相当于高官,乃是个肥缺。

    信州刺史属于从五品,在宋朝,刺史是武臣寄禄官,代表官员身份地位的虚衔,无职掌,无定员。

    升为刺史,表明你已经成为朝廷高级武官,是简在帝心的人物,即使御史想搞你,也不是这么容易的事了。

    李曾伯说附议,林存也附议,至于丁大全没吱声,理宗亦未问他,此事就通过了。

    丁大全的地位高贵,但差使被理宗暂停了,理宗不问他,他就聪明的不作声。

    接下来为芜湖县解围的对鞑方略,李曾伯责无旁贷,向理宗提出他的建议。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