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7章 朱棣归来!
第0047章朱棣归来!
建文帝这边出了乱子。
而朱棣也是一点都没有闲着,直接去找自己的好兄弟宁王去了。
朱棣一向眼界甚高,在众多藩王中,他瞧得起的也就那么几个人,而宁王绝对是其中的一个。
有人评价诸王,有“燕王善战,宁王善谋”之语。
以燕王如此狡猾之辈,竟然还有宁王善谋之语,这个宁王倒也不是什么易于之辈,不过,而在朱棣看来,宁王最厉害的就是他手下的那支特殊武装——朵颜三卫。
这是一支朱棣做梦都想得到的部队,也是当时战斗力最强的军队。但这些部队已经明令归宁王指挥,想要染指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先解决宁王。
在这场削藩的斗争中,宁王也未能幸免,朱允炆对这个能征善战的叔叔并不放心。
所以,在对朱棣动手的同时,也把手伸向了宁王朱权,而朱权也是在一边观望,他虽然不愿意服从,却也没有反叛的企图。
但是,不可避免的朱权也是有兔死狐悲的复杂情感。
朱棣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他虽然带着大部队来了,可是,自己却是单枪匹马进了城。
随后,一见面,朱棣就摆出了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痛朱允炆对他的迫害,并表示自己已经无处可去,只好来找兄弟当中间人向朝廷求情,赦免自己,顺便在这里混吃混喝。
宁王终于摸清了朱棣的来意,他欣然答应了朱棣的要求。
然后,好吃好喝了一段时间。
朱权就被朱棣给胁迫了。
拿下了宁王,拿下了朵颜三卫。
宁王善谋,就是个笑话。
朱棣来到了宁王的封地,他的选择就只有两个,一个是把朱棣抓起来送给朱允炆,另一个就是直接跟着朱棣奉天靖难。
而现在,他被迫选择了第二个。
朵颜三卫到手。
朱棣马不停蹄的朝着北平赶去。
这一路上,他也是心急如焚,一边是招降工作,另一边就是生怕京城大军杀过来。
然而,一直等到朱棣回到了北平城。
招降工作基本上是稳定下来了,八万俘虏至少有七万两千人愿意留下来。
再加上宁王这边的军队
朱棣手中的大军已经是超过了十万。
现在,朱允炆已经是不太可能轻轻松松的击败朱棣了。
而陆陆续续的情报送到了朱棣的受众的时候,朱棣也是彻底的震惊了。
金陵城中,居然发生了如此惊天动地的事情。
京营三万人,竟是被朱允炆全部诛杀了。
随后,朱棣立刻就把方毅和姚广孝一起喊到了自己的议事大厅。
收编了宁王的军队,可是宁王,还是没有资格参加这个高级会议。
朱棣见了方毅,颇为兴奋道:“先生真是神机妙算,你说宝钞会暴跌,没想到这短短的一两个月的时间,竟当真是一泻千里,先生,真是好手段,只是,不知这是什么缘故?”
方毅道:“王爷,这本来就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须知,这大明宝钞其本身的价值就是不断地降低的,自王爷起兵以来,属下就在大规模的刊印大明宝钞,这大明宝钞一直都在贬值!”
说到这里,方毅顿了顿,而后继续道:“如今,我们大规模的抛售宝钞,建文帝又给士兵发宝钞,自然是要引起哗变的,若是要稳定宝钞币值,就要逼着粮商吐出粮食,这粮食又哪里是那么容易拿出来的?”
“如此一来,天下百姓对宝钞自然是没有信心,人们本就不信任宝钞,而朝廷的第一反应绝对不是自己的政策出了问题,而是刁民闹事!”
朱棣轻皱眉头:“本王也注意到了,朱允炆曾下令让粮商稳定宝钞的价格,难道旨意颁布出去,这些粮商还敢不按照宝钞本来的价格卖粮食??”
方毅笑着道:“旨意颁布出去,天下百姓当然不敢不遵从,何况是这些商人,可是……”
“可是啥?”朱棣继续追问。
方毅两手一摊道:“可是粮商是真的有粮食啊~!”
朱棣:“……”
方毅道:“这粮食只要一卖,权贵拿了宝钞逼着他们认一贯,他们干不下去,自然是要逃走,建文帝又逼着百姓认同宝钞,圣旨又如何?这就好像拿刀去断水一样,刀再锋利能够斩断河流吗?”
朱棣听罢,若有所思,过了一会儿,朱棣忽然间开口道:“那你说,如何才能平抑宝钞的价值呢?”
方毅笑着开口道:“倒也简单,就是挂钩,让宝钞跟粮食,食盐,又或者是白糖挂钩,还要克制自己滥印的欲望,当然……还需有一个回收的机制,此外就是一个放贷的机制,其次就是国债!!”
“放贷?国债!”朱棣一愣:“这是什么东西?”
“倒是一个颇为复杂的东西!”方毅正打算详细的说说的时候,门外传来一阵脚步的声音,而后朱高燧快步的走了进来:“爹,李景隆的大军开拔了!”
朱棣一愣,而后冷笑:“现在才开拔,晚了!”
说到这里,朱棣看着方毅,深深的行了一礼:“先生,若非是先生,怕只怕,朱棣还真是坚持不到现在!”
方毅叹息了一声:“其实,我也没想到会如此顺利,更是没想到会出现京营哗变,更是没想到,朱允炆会屠戮京营,如此,这是自掘坟墓!”
说实话,方毅是怎么都想不到,建文帝居然会屠戮京营。
这可是整整三万人,他们都有自己的亲人,子女,三万人一死,他们的亲戚如何?
这是自掘坟墓,只有琅琊榜梁王才能干出来的脑残操作。
听到方毅的叹息,一边的姚广孝反倒是笑了起来:“方先生,如今的朱允炆就是惊弓之鸟,耿炳文战败,朱允炆惶恐到了极点,受不得半分刺激,若是有人稍稍的刺激,朱允炆冲动之下,做出什么事情,依老僧看,到也不需要意外!”
方毅的目光落在了姚广孝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