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革命尚未成功
“各位观众,晚上好,今天2024年4月22号星期一,农历三月十四号,欢迎收看新闻联播节目。”
“今天节目的主要内容有,我国可控核聚变反应堆‘夸父’成功完成第一次持续24小时的试运行……”
“下面请看详细报道。”
“我国可控核聚变反应堆夸父,在21号上午9点完成点火,截止发稿,可控核聚变依旧在持续、稳定地运行中……通过远程视频,对项目组进行了慰问和鼓励,并做出了重要指示。”
“……指出,可控核聚变的成功是人类文明走向新时代的标志,是解决能源危机的希望,是现代科学的壮举,是国之重器。”
“……强调,实现可控核聚变的稳定运行只是第一步,利用可控核聚变带来稳定的能源收益,利国利民,造福人类才是最重要的目标。”
“夸父项目总设计师叶铭,总工程师罗奇表示:夸父项目组将会再接再厉,在可控核聚变成功运行的基础上展开示范性商用发电的尝试。”
……
新闻联播的播出,并没有如同往常一个热点新闻那样瞬间就引爆互联网媒体。
而是……沉寂了起码半个小时。
在播出后的半小时内,除了少数社交媒体上发出了一点声音之外,整个互联网媒体,都处于一种不可名状的沉默状态。
就类似于,核弹爆炸前的寂静。
又仿佛是有人在刻意地关上了闸门,不让发出一点声音。
而半小时后,全球互联网……
炸了。
夸父计划以超过10的q值顺利运行超过24小时,且一直持续运行的消息,瞬间占据了全球所有社交媒体的热搜榜首,以及所有传统媒体在互联网上的头版头条。
……
三天后,叶铭收拾行李返回省城。
这三天中,他拒绝了一切专访,和课题组接连开了好几个会议,定下了今后实验和观察的规划,可谓是忙得真·脚不沾地。
但在忙碌之余,他还是抽空回复了一下国外某些一直有交流的知名教授的祝贺邮件,譬如霍恩斯,譬如埃齐奥等等。
而且,他还特地关注了一下社交媒体。
在面对这种推动全人类的科技项目上,国内媒体自不必说,全是振奋人心的正面报道。就算在国外,除了极个别的有点酸之外,普遍表现的立场还是恭喜。
当然,,bc在恭喜之余,也发了不少反思卷。
这让叶铭和何沫看得无比的可乐。
……
比亚迪在尹塔的控制下驶上高速。
“叶教授。”何沫松开双手,回头望向叶铭。
“叫名字。”叶铭靠在后座上,懒洋洋地道:“再叫我给你延毕。”
“你!”何沫马上双目睁圆:“你……敢!”
“嘿嘿,你试试?”
何沫去年过来,是直接走关系插到了唐教授的课题组,算是老唐的博士。今天随着叶铭被学校正式聘为教授,那自然而然地,她就要成为叶铭手下第一个研究生,也是第一个博士生。
坦白说,这是于“规矩”不符的。
但谁在乎?
无数人削尖了头都想把学生往叶铭手下送,还讲什么规矩……
能够在新闻联播中出现总设计师的头衔,且排在罗奇院士之前,就表明了官方的态度。
“你狠!”何沫便转过头。
“生气了?”叶铭笑望着她的侧脸:“那我道歉。”
“……”
再次回头时,何沫眼中已经有了笑意:“其实只是想问一下……”
说着她转过身子,想了想又看着坐在副驾驶位置的机器人:“你是艾塔还是尹塔?”
“你猜。”
“尹塔,应急车道停一下。”
“收到。”
汽车停稳,何沫看了一眼摄像头,整个人灵猫一般从前排驾驶位的空隙出钻向后排。
因为天气渐热,她穿的是只是一件很普通的白色开领衬衫,这一躬身弯腰,蕾丝花边裹着的隐约山峦便映入叶铭眼帘。
叶铭目瞪口呆:“卧……槽,你就这样过来?”
“节约时间。”
何沫双手撑着后排座椅,一个华丽的转身坐到了叶铭身旁。
她整了整头发,轻轻咳嗽:“尹塔,开车。”
……
“为什么,突然一下可控核聚变就实现了?”
何沫举着手机,上面显示着国内某着名科技类问答平台的热搜榜。
虽然已经过去了三天,但可控聚变的热度显然不能用平常热点事件的经验来看待。
这三天,各路热搜,与可控聚变相关的话题那是翻来覆去地上,变着法子地上。
譬如今天的热榜第一。
“为什么永远五十年的可控核聚变突然就实现了?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就此摆脱能源的桎梏了?”
看着何沫眼中流露出的疑惑,叶铭笑了一笑,随后在她的手机屏幕上点进了话题。
这个问题,下面已经有了上千的回答。
“不是有这么多回答吗?”
“要你嘴里说出来才是标准答桉。”
叶铭接过她的手机,快速翻看了几页后眼睛一辆,点中了一个答桉后把手机递给何沫。
“这个答桉说得很好,能代表我的观点。”
……
这是一位叫“职业摸鱼”的答主写下的回答。
“为什么突然一下可控核聚变就从五十年到可持续运行了?
因为叶神牛逼!叶神牛逼!叶神牛逼!
重要的事说三遍!
下面是正题。
可控核聚变不是一个新鲜事物,它的理论早已经比25岁的老姑娘还要熟。
现在最流行的托卡马克装置,便是上世纪50年代,由位于苏联莫斯科的库尔恰托夫研究所的阿齐莫维齐等人发明的。
而在过去二十年,无论是国际合作的可控核聚变研究计划iter,还是各个有资格参与这场游戏的大国,也都不同程度地“点亮了太阳”。
甚至国内还曾经率先突破了100秒大关。
可以说,光是点燃聚变堆这种程度的成果,你连街头小报都上不去。
但之前的可控核聚变,一直有两大难题。
第一个难题,是等离子体环流器, 它决定了温度、密度、比压、自举电流上限——但这个难题,其实已经不算很难,因为这次聚变采用的环流器是迭代后的三号环流器,可以达到18亿度的高温且稳定运行。
这不是需要黑科技就能实现的技术。
而第二个难题,则是增加q值——因为本质上,托卡马克是可以通过大力出奇迹的。
只要你不考虑q值,那么它就一定能稳定运行。
而夸父采用了叶铭教授的“黑科技”设计,用叶镝为材料,用ye场来约束等离子束,在省下了大量耗能的同时,还顺带解决了中子的约束问题。
因此,只要ye场产生器不出现问题,那么聚变就会一直持续下去。
可控聚变,从来都不需要什么内壁材料的突破。
因为没有任何材料能够耐得住上亿度的高温。”
“而第二个问题,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就此摆脱能源的桎梏了?”
“目前的聚变都是氘氚聚变,氘的成本很低,但氚的成本……高得离谱。”
“别看现在可控核聚变的技术已经成熟到了可以建商业堆的程度,但氚的来源和产量还是极为有限。”
“所以,我的答桉是……”
“革命尚未成功,我们依旧未能摆脱能源的桎梏。”
看着回答,何沫愕然抬头。
叶铭含笑点头。
何沫:“那……”
“因为它是走向太空、走向氦3聚变的第一步。”叶铭望向她:“这答主说得挺好,为啥不点赞?”
何沫哼了一声:“比25岁老姑娘还熟……活该他没几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