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密谋诛董?我反手薅哭曹操 > 第三十八章:打造孤地,河内太守王匡【第七更】

第三十八章:打造孤地,河内太守王匡【第七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萧南风三个字。

    已然成为争相谈论的存在。

    不论是州郡的刺史,太守,亦或者寻常百姓无一例外。

    二月初时。

    萧周,蔡邕越过河内,行至上党壶关。

    县令府,大堂之内,萧尘看着风尘仆仆的二人,眼中多了几分歉意。

    “南风。”

    “天下乱了。”

    萧周褪去一身的疲乏,叹道:“我们离开洛阳之后,听说李儒鸩杀弘农王,更是指使西凉军盗掘帝陵,他们真的是疯了。”

    “是啊。”

    蔡邕亦是神情复杂无比。

    当初,他对董卓有感激之情。

    毕竟汉灵帝将他流放多年,最终被其征召启用。

    可是盗掘帝陵,鸩杀少年刘辩,真正的乱国之举措。

    “叔父。”

    “蔡师。”

    萧尘抿了口茶,沉声道:“诸侯响应檄文,州郡兵马四起,洛阳已经守不住了,董仲颖想要撤往长安,不过是挖地三尺的掠夺财富罢了。”

    “什么?”

    萧周眸子陡然瞪大。

    “迁都?”

    蔡邕也是脸色难看。

    “确有此意。”

    萧尘颔首笑道:“洛阳之事,远不是你们想的那么简单,所以不要掺和了,明日我会派人送你们前往晋阳。”

    “你呢?”

    萧周抬眸问道。

    萧尘目光璀璨,说道:“河内是门户,必须要掌握在我的手中,才能将所有战争挡在并州之外,形成一片孤土,来争取发展时间。”

    “咕咚。”

    萧周抿了口酒水,嘶哑道:“河内太守王匡,此人正在郡中筹措兵马,我观其有逆反董卓之意,也是袁绍等人攻伐洛阳的跳板,你若想要河内,必然与天下群雄为敌。”

    “叔父。”

    “你高看他们了。”

    萧尘淡笑道:“河内不可失。”

    “也罢。”

    萧周无奈摇头不已。

    萧尘有自己的算计,根本不为外人所动摇。

    其心明悟,其性坚韧,有如山岳般不可移的意志。

    州郡起义兵,讨伐权臣董卓,是无数人所观望的事情。

    随着檄文传递,远在幽州的白马将军公孙瓒,西凉的马腾,都发出文书,成为响应的诸侯之一。

    至此,伐董大势已经彻底明朗。

    临近三月之时。

    冀州刺史韩馥,被袁绍说服,成为响应的诸侯之一。

    消息传入洛阳之时,引来一阵腥风血雨,执金吾袁逢,太傅袁隗,太仆袁基等等袁氏族人,尽皆被屠戮殆尽。

    那一日,洛阳血腥冲霄汉,人头滚滚如雨。

    由此可见,董卓现在被檄文逼迫到了何等地步。

    数日后。

    河内郡,怀县城外。

    王匡神情忐忑不安,领着郡中官吏驻足等候。

    目之所及之地,滚滚烟尘从天际弥漫而至,率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面面上书萧字的旌旗。

    “来了。”

    王匡擦了擦额头的冷汗,低声呢喃自语。

    曹操檄文传出之时,他还想起义兵,来响应冀州。

    可是他转念一想,河内地势特殊,是各方必争之地,也是围困之地。

    向东是冀州魏郡,冀州牧韩馥的驻地。

    向南是洛阳,西凉铁骑主力汇聚之地。

    向北是并州,也是被世人称之为董卓掾属的并州都督萧南风;西面更是西土之壁垒,中郎将徐荣。

    故此,他一直在隐忍,暗中募集兵马粮草。

    可惜,还未等他响应冀州,幽州等地的义兵,便迎来了不可直视之人。

    “吁。”

    骤然,惊喝声响起一片。

    大量铁骑在怀县城外驻足,战马驰骋时蒸腾的热气,令无数河内官吏窒息,将士散发的血腥气,更是让他们难以直视。

    “呼。”

    王匡深吸了口气,踏步向前道:“河内太守王公节,携河内文武,见过典军中郎将!”

    “王太守。”

    萧尘纵马盗骊,一袭七章冕服。

    眸子宛若深渊,俯瞰着眼前的河内太守。

    “靖北侯。”

    王匡眸子低垂,不安道。

    萧尘翻身下马,扶剑而行道:“许久不见了。”

    王匡这才敢抬,复杂道:“昔日相见,靖北侯还是鸿都学子,那时我还是大将军掾,相聚于蔡伯喈门下。”

    “是啊。”

    萧尘侧目道:“本侯出壶关,所行野王,温县等等,皆有募兵之所,王太守也要效仿孔文举,韩文节吗?”

    “不敢。”

    王匡脸色顿时一白。

    他可是清楚,萧尘在洛阳献‘攘外’之策。

    其举荐的刺史,太守,国相,很大一部分都是响应曹操檄文之人。

    所以,在萧尘未曾展现到底是心向汉室,还是心向董卓之前,绝对不轻易站队任何人。

    “是吗?”

    萧尘意味深长道。

    王匡名声不错,仗义疏财,有任侠之风。

    而且,年少成名,与蔡邕是至交好友,他们有过数面之缘。

    “自然。”

    王匡咬牙笃定道。

    不论是响应檄文,还是心向董卓。

    现在,他绝对不能再萧尘面前表现出来。

    ps:正常七更完成,一会有评价票加更,求鲜花,求月票,求评价票

    <script id="halfhidden_script">("nov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span style=\"background: url(//sfaloo/wap/images/newwap/first-page/backpng) no-repeat center center/100 auto;width: 012rem;height: 023rem;display: inline-block;margin-left: 01rem;vertical-align: middle;transform: rotate( 270deg  );-webkit-transform: rotate( 270deg );-moz-transform: rotate(270deg );-o-transform: rotate(270deg );-ms-transform: rotate(270deg );\"></span>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