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人才难得!
一个条陈罢了。
其实工作量真的不多。
但霍明也没有刚干完,就去找刘彻汇报,没有这种当冤大头的做法。
霍明一向的宗旨:上班是一时的,摸鱼才是永恒!
磨磨蹭蹭一个月。
修了改、改了修,如此反复吧。
反正是把时间混过去了。
而在这一段时间里。
大汉朝堂就像刘彻召开的那次内朝朝议般,在快速、高效的运转!
究其根本。
还是令出一门!
以前大汉的政务,大事小事都是丞相优先处理。
皇帝有权问询。
难免就会出现令出多门的情况。
但现在。
完全没有!
朝堂内外全是刘彻一个人的声音!
因为大汉的新一任丞相,平棘侯,薛泽。
这人可以用一个词概括:
平平无奇!
薛泽之前没有任何漂亮的履历,也没有出任过什么重要职务。
能力一般,实在一般!
他完全就是刘彻从勋贵里,拉来的一个提线木偶!
关键是朝堂百官还没法反对。
因为薛泽能力不行,但人家这个勋贵,是真的贵!
大汉开国功臣、十八候中的薛欧嫡孙。
担任一个丞相。
完全够格!
而原本丞相热门人选的窦婴。
很可惜。
田蚡落幕后,他随之就从丞相署被罢免了。
复起窦婴的作用,本就是对付田蚡。
鸟都尽了,还要弓干嘛?
况且。
刘彻需要的是集权,而不是扶持一个可以跟他分庭抗礼的丞相!
所以。
魏其侯窦婴荣归故里了。
如此结果也算他的幸运,毕竟得了一个善终。
而在这一个月里。
要论什么事情最轰动。
无疑就是清算田蚡余党了!
派去监督治水的张汤连上八道奏疏,直接逮捕了八个郡守。
经过审讯。
他们都是经过田蚡买官上位!
得知此事。
刘彻雷霆大怒,下令严查大汉所有在职官员,一经发现有买官者。
立即下狱!
与此同时。
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出现了。
田蚡本来的谋逆罪名,被不了了之,刘彻没再追究。
而有嫌疑的淮南王。
上了一封抗辩的奏疏。
拒不承认和田蚡有任何来往!
对此。
刘彻还真就认了。
他的这一举动,委实让百官们摸不着头脑。
那可是涉嫌谋逆!
就算有一丁丁怀疑,宁肯错杀一千、也不该放过一个!
结果。
陛下竟然轻拿轻放了?
外界猜测纷纷,而刘彻丝毫没有想对谁解释的意思。
宣室殿。
服完一月丧的刘彻重新回归朝堂,回归政务。
龙案之后。
刘彻仔细查看手上的奏疏。
一边点头,一边说道:
“写的还算可以,也很中肯,至少不偏不倚。”
他正在看的,便是霍明的‘呕心沥血’之作。
其上。
霍明建议儒、法、道并立治国。
三家的优劣,也一一说明。
再兼以墨、兵、医、纵横等九家辅佐,每一家挑选出部分内容,用于大汉。
例如墨家。
精于营造,适合大匠作一职,但要避免它们成为教化之官。
纵横家,可用于出使外国,充当使臣。
却要防止他们游走于诸侯之间,挑拨离间。
其他几家也大致如此。
“不错。”
刘彻点点头,放下手中的奏疏,笑道:
“优劣之分,分的很清楚,但朕总感觉还有些笼统,语焉不详,没有落到实处。
阵营分清楚了。
却没有具体的人事任命。
你就没有几个要推荐的人选?”
听到这话,霍明没有丝毫迟疑。
当即正色道:
“陛下,臣推荐某个学派已经是极限了,岂敢越俎代庖。”
“官员任命,当由您乾坤独断!”
呵!
在表态度这方面,霍明就没输过!
果然。
听他这么一说,刘彻本来有些佯怒的表情为之一缓。
“行了。”
“国丧期间,怕马屁太过,朕也是要治你的罪的。”
话是这么说。
但刘彻眼中的满意之色却是不加掩饰。
显然刚才霍明的话,他很受用!
此等聪慧、又懂进退的人才,难得啊!
着实难得!
百家之事暂且放下。
刘彻心中已经有了计较。
他抬起头,细细打量着自己面前的少年郎,忽然提起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话题。
“霍侍郎,朕记得之前给过你一个承诺。”
“事情办好,你要什么给什么!”
“对吧?”
事情,自然指的是‘说服太后杀弟弟’。
可是这事不是没成吗?
太后还没被说服。
刘彻自己就觉醒了,霍明还美其名曰:‘超额完成任务!’
怎么现在又提起来了?
不等霍明发问,刘彻就大有深意的说道:
“君无戏言!”
“朕不能食言,所以该给的赏赐还是得给!”
“但鉴于你事情做得不完美,你就没有选择的权力了,朕赏赐啥,你就要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