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鲁镇
“可以啊,刘大哥没想到这么偏僻的地方还能有这么好生意的小镇啊,咱们俩可是来对地方了,走!刘大哥我请你吃饭去……”气喘吁吁的毛战顿时眼里带光整个人精神都不一样了,与刚才满头大汗走路拖沓的男子那可真是一个天一个地一定不是一个爹娘生出来的,不然让人知道了堂堂一个少校军衔的人在私底下也有搞笑的一面简直刷新了人的三观啊不得笑掉大牙不成!
身后的刘卫国头一回见到毛战这小伙子竟然如此滑稽哪里来的长官风范,此时的他就像自己邻家的小孩子按年纪自己也比他年长几岁所以也就见怪不怪了,刘卫国笑着摇了摇头跟了上去,不然自己找谁去脚踏车还需要修理,进入小镇,镇门口有一块高约六七米的拱形石门,门匾上篆刻着两个大字“鲁镇”,周围还栽着几颗柳树细长的柳枝随风起舞着仿佛一位秀丽女子的一头秀发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柳枝上的柳叶青翠欲滴摸起来柔软细腻。
越过“鲁镇”的大门,前方就是清一色的石板路铺成的阳光大道,每一块石板地砖严丝合缝看不出一点偷工减料的地方,地砖的边缘长出来了一圈一圈的青苔与地砖融为一体仿佛生来就是其中的一部分似的,地砖的表面经过多年的风吹日晒变得光滑,一些坑坑洼洼的角落也逐渐被磨平踩上去让人感到很舒服,尤其是老年人走在上面不那么磕脚,放眼望去两边排列着大大小小的房屋,有作坊、有酒馆、有烧饼铺子、还有卖糕点的,五花八门,游客在中间的那条主道上络绎不绝,望着人来人往的人群犹如在海上行船以前刘卫国出海身边可都是乡亲们的渔船,每一艘渔船之间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倘若在中途遇上其他的渔民渔船也会热情的打个招呼,可自从那场海难渔船几乎全军覆没,乡亲们也都无一生还,幸存下来的刘卫国差点也成了一个残废的废人,要不是遇见柳眉……
“刘大哥!……刘大哥!”毛战回过身来在面前叫唤着手上不知道什么时候提着一壶黄酒回来。
“啊?”被他这么一喊刘卫国一个激灵回过神来,“你哪来的酒啊?”走神的刘卫国开始认真起来,他清楚“鲁镇”最为出名的无非就是两样东西。第一,就是传统工艺酿制的黄酒这可是当地的特色,若是用黄酒下菜那敢情好啊,美味佳肴配黄酒此生一遭不白走;第二,就是石桥底下那一艘一艘的乌篷船,船夫携着长杆每日从镇的这头带着来往的游客滑到镇的那头途中经过石桥的时候还会给你表演一个脱船上桥紧接着越桥而过麻利地站在原来的船尾上,这一下来迅速果断只见那长长的长杆轻轻点水而潜入水中便没有了踪影,路过的行人都会被这一幕吸引从而停住脚步观望一会儿为的就是看那一出好戏,“船夫携带长杆越桥”。
无论是这黄酒,还是乌篷船相对应的费用可不低啊,至少不是普通人能够消费的起的,“刘大哥,这黄酒是我从前面的酒铺子里买来的,待会吃饭咱们可以喝上个两盅就当下酒菜开开胃哈哈!不过我第一次来这镇上也不知道饭馆在哪,刘大哥有没有什么推荐呀?”面前的人群开始多了起来,刘卫国知道这是到饭店了这些大多数的游客与他们一样都在找个落脚处既能躲避烈日炎炎又能吃上一顿好吃的美味佳肴,这样也不免他们白来一趟,还有的人是特地在饭点的时候出来打酒喝,过了这个时间酒馆里的酒也就卖完了,通常来打酒喝的都是一些本地人,手中拎着一个小型的酒葫芦一次性可以装上几两黄酒,下午找个阴凉的树荫底下靠在竹椅上面喝着热乎乎的黄酒就这几颗花生米那叫一个香啊!吃饱喝足之后在船上睡过午觉就得去接待下一批的客人了,一来一回起码得花上半个时辰左右。
“毛战,走!我带你去个好地方,那儿一定不会让你失望还能吃饱了,而且还凉快!”刘卫国推着自己的华人牌脚踏车自己的两条腿如同脚踏车的两个轮子刚好弥补了车子的缺点,毛战左手带着佩刀,右手拎着那壶飘香四溢的酒连忙跟上前面的刘卫国,走了几步路那酒壶里面的酒啊摇晃得更加剧烈起来,要不是塞子塞着怕是要直接原地喷涌而出,刘卫国熟练地绕过前面密集的人群带着毛战钻进了一条小道,在这些房屋交错的空隙往往会留有很多小的路口,平常没有什么人会走,游客大多都是走大路,但刘卫国从小跟着父亲来往穿梭于各个街道房屋之间自然就对这儿的地形十分的了解清楚。
直走十米右拐,沿着河边一直向前步行一百米的十字路口再右拐越过密集的大道穿过一家四合院前面就是当地最“著名”面馆,取名为“朝阳面馆”面馆一共就两层高度,坐北朝南,一面紧紧靠着河边,上二楼就可以透过临河那一边的窗户看到整条河流的走向还有楼下石板路上游走的游客,“朝阳面馆”顾名思义朝着南面日出见阳光寓意生意兴隆红火如同每天的朝阳一般蒸蒸日上。
这家“朝阳面馆”开在这里已经有百年的历史,也可以说是一家百年老店但是来这家面馆里面吃面的客人大多都是当地的本地人也有一些是冲着这个招牌而来体验一番,面馆里面的面都是纯手工擀面擀出来的,每日出售的面也是限量的,“朝阳面馆”也因此闻名于世。
毛战抬头望着“朝阳面馆”四个大字,“好一个朝阳面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