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逍遥贵公子 > 第413章 议和

第413章 议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赵皇的蛊毒已经深入了五脏,哪怕根除之后也会留下不可磨灭的伤害。

    “你们都先出去吧,陛下需要静养。”林沫儿淡淡的开口说道,走到厅中的桌上写下一剂药方吩咐太医院的人按照上面的煎药。

    林沫儿是的话语声刚落,赵皇便慢慢的睁开了眼睛。

    不同以往的雷厉风行,现下眼神里都是疲惫,他招了招手让赵嘉禧和赵嘉元两人过来,慢慢的开口说道,“朕知你们二人心中的苦闷,老二你这人太执着,老三又太没有主见,不让你们多吃一些苦头朕怕你们变成和儿一般。”

    赵皇说的苦口婆心,但是面前的两人都面无表情只是说道触动的地方微微会扯一扯嘴角。

    “父皇,儿臣都知道,您安心养伤吧。”赵嘉禧低声说道,一旁的赵嘉元也连连点头。

    如今王稳不在了,赵皇心里总是有些不踏实。

    “来人,传朕口令,日后逍遥王与太子监国,轻衣侯苏禾从旁辅助,若是有不服者便让他直接来找朕,咳咳咳”说完这句话,赵皇用力的咳嗽了几声,一张白色手绢上布满了点点的红花。

    “那些叛国之人便明日午时斩首!乌雅国人收押在牢,严刑审问,势必要问出乌雅国的诡计。”

    “是。”

    次日午时。

    刑场上已经跪满了人,而下方还有几个带着镣铐的官员。

    他们已经不复以往的风光霁月,如今头发凌乱,衣衫破旧面上都是灰败的神色。

    下面的百姓看着刽子手手起刀落,一个个人头滚落在地,身后跟着他们的家人,懵懂无知的小孩,哭声漫天的妇人以及无辜受牵连的小厮下人。

    行刑人则是和苏禾只有一面之缘的月玉山。

    那天听百姓们说,满地的鲜血染红了天空,明明不过午时刚过,漫天的红云围绕在京都的上空。

    竟然还引得了一群乌鸦落在一枝还未来得及砍掉的枯树上。

    朝廷上,当初被关紧闭的一些大臣们心里已经不复之前的埋怨,转而庆幸了起来。

    赵皇还是信任他们的。

    不过再一次上朝的时候,看着空空如也的龙椅以及坐在龙椅下方的赵嘉禧和赵嘉元,心里都泛起了疑云。

    毕竟他们都不知道赵皇现在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父皇劳累过度,这些时日便由我们二人监国,各位大人若是有什么事情便可直说。”赵嘉元看着下面有几人的眼神都露出了不满的意味,便也就直截了当的说了。

    下面的大臣们听后只是低声议论着,而后开口,“如今陛下正值壮年又怎会劳累?”

    莫不是前些时日赵皇有些反常的原因?

    大家心里都在猜测,只是没有一个人敢提出这番话。

    “太子监国理所应当,但是逍遥王为何也坐在此处呢?”说话的大臣是太子一党的,如今看到逍遥王与太子平起平坐,自然心里有些苦闷。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两人现下已经和好。

    赵嘉元也出口缓解这尴尬的气氛,“逍遥王也是父皇的儿子,更是我的皇兄,不过就是监国自然是有他的一份。”

    这一番话虽然全了赵嘉禧的面子可是也寒了太子一党的心。

    我他娘的在下面给你找面子,你直接就把面子掀开让我们滚是吧?

    下面的太子一党一脸蒙圈的看着上面兄友弟恭的两人,心里好不抑郁。

    “各位大臣,皇子们都是为陛下做事,无论官阶高低想必都是一心一意。”苏禾笑了笑,镇定自若的开口道。

    赵嘉元也向他投来了感激的笑容。

    “太子殿下,如今乌雅国的人已连收两国,且都是与赵国并列。”兵部尚书此刻慢慢开口,平日里难得见他说这么多的话,“如今也就只剩下赵国和蜀国两国,若是不将乌雅国的人收服,后患无穷啊!”

    说的确实有道理,但是乌雅国的人就如同阴沟里的老鼠一般,将他们除掉,谈何容易?

    朝堂上阴云密布,许多人的脸色也不大好。

    “要我说,还不如主动出击将他们打怕了!”穿着武将官服的男子气哼哼的说道,说话的语气也是咬牙切齿,看起来对乌雅国这种小人行径很是看不上。

    不过这番话倒是引起了文官的不爽,“你说打就打,如今人力财力有哪一个能支持打那么久的?更何况乌雅国的人如同鬼魅一般,怎么打?”

    “我看你丫的就是怂了,不打还能做什么?”武将一向是看不惯文官,天天只会纸上谈兵的东西,“你还能上战场给他们讲道理吗?”

    “如今南方一大半都是乌雅国的人,就算胜了那也是惨胜!你们这些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家伙!”

    “嘿,你这个干不拉几的东西,你懂得什么叫兵法吗?你懂吗你!”

    两方人吵得不可开交,苏禾有些头疼的揉了揉自己的额角,一旁坐着的赵嘉禧也很是无奈。

    倒是钱清易一副悠哉悠哉的模样与这现场的状况有些格格不入。

    “我懒得和你说!”

    “太子殿下,现下不如先行议和,之后的事情再韬光养晦也不迟。”文官看着满脸懵逼的赵嘉元,恳切的说道。

    议和这种事情,虽然很是折损一国的面子但是也好过全军覆没。

    只是这般没有出息的事情,赵嘉元就算再不懂也不会同意。

    看着赵嘉元没有说话,文官脸上谄媚的笑容慢慢的落了下去。

    赵嘉禧敲了敲椅子,朝堂上慢慢的安静下来,“各位大人,我们赵国皆是马背上打下来的,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是前辈们用血肉浇盖出来的,若就是这么议和了,让我们之后以何颜面下去看那些为了赵国而付出生命的前辈?”

    “王爷说的没错,议和之事还是需要从长计议,只是出兵征讨的事情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苏禾面色有些怔楞,随后叹了一口气。

    这些事情太过于复杂了,要是早知道乌雅国会走到这么一个地步上。

    当初就不应该和他们签订什么合约,直接灭了他们就没有后面这些事情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