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解缙的兴师问罪
一阵喜悦的氛围过后,朱瞻基收敛了一下神色,小心翼翼的试探道:“皇爷爷,孙儿还有件事情想要请求你。”
提及红月,他又不得不想到红月最终的下场。
她一个弱女子,又因为一场谎言让那么多大臣失去面子,如果真的流放的话,他能够走到最终的尽头吗?
朱瞻基最讲究言而有信,既然说了保他活命,那就不能够是表面作风。
趁着四下无人,他单膝跪地,认真而诚恳道:“还请皇爷爷给予孙儿几分薄面,给红月一个合理的惩罚。”
朱棣瞬间警惕起来:“你小子该不会是在心疼他吧?”
这话说的!
不过说实在,朱瞻基也确实有些心疼他?
关于红月的身份还有他的经历,那些使者也都纷纷说了。
确实是个可怜的姑娘,命不由己,貌美繁花却误入歧途。
朱棣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说你杀伐果断,有几分正的作风吧,可有时候又显得心慈手软,妇人之仁。”
“如果那个女人在存有别的心思,那你就等同于埋下一个隐患。”
“虽然相信自己看人的眼光。”
只是这一句话就让朱棣泓颜以对。
他知道无论说什么都没用,因为朱瞻基已经有了自己的决策和想法。
“罢了,就给你个面子,反正这也没有想着真让他流放边疆。”
“之前之所以那么说,只是为了安抚那些躁动的大臣而已,维护他们的脸面。”
朱棣身为一国之君,就算要考虑朱瞻基的面子,但也要以大局为重。
如果不是因为考虑这些大臣们,之前在巫师装模作样的呼风唤雨时,朱棣就已经对那家伙不客气。
“多谢皇爷爷,您真是深明大义,英明神武,是孙儿最敬佩的偶像!”
哎哟喂~
这小嘴甜的跟抹了蜜似的!
虽然很享受朱瞻基的夸奖,但唯一不爽的就是,他是为了一个女子才说出这些话。
“行了,你好好去安抚一下太孙妃,这些日子他受委屈了。”
“还有解缙那边去打点打点,事情结束,那个老头子肯定不会轻易放过你。”
倒不说要死要活的,至少对朱瞻基免不了一阵心事问罪。
等朱瞻基走之后,朱棣拿着那些借条,派遣使者立刻送去南蛮,玩的就是一个重塑。
毕竟这可是一百万啊,不要白不要!
朱瞻基回到东宫,院子里坐的是解缙,喝着茶面容十分严肃。
大概就是那种被人欠了百八十万,上来特地讨债的架势。
朱瞻基缩缩脖子,不知为何莫名感觉一股阴寒之气,在胸口那年。
此时,解婉儿悄然走了出来,端着一只玉壶,身段婀娜,妆容精致,早已经是个无视人的样子。
在看到朱瞻基时,他疯狂的使着眼色,从唇语来看,好像是在让他赶紧走。
不过这个小动作很快就被解缙察觉,目光也随即猛然落在朱瞻基身上,好似豺狼虎豹一般盯着他,怪吓人的。
朱瞻基扯了扯嘴角,笑眯眯道:“岳父大人,今日有闲情逸致来此喝茶,真是小气的荣幸。”
“太孙殿下真会说笑,你现在巴不得让老夫赶紧走吧。”
想是这么想的,肯定不能直说呀。
朱瞻基也只能厚着脸皮坐上去。
难道传说中女婿怕老丈人是真的?
敌国来犯朱瞻基都好不位置,却偏偏被这位老丈人吓得有些不知所措。
不出所料,接下来便是一阵兴师问罪。
让解婉儿受委屈,把自己蒙在鼓里,害得他差点气得死去活来……
朱瞻基听的都要发,感觉他却依然滔滔不绝而且有理有据,逻辑清晰。
他甚至有那么一种荒唐的想法,解缙说着说着会掏出个小本子,跟自己点着字算账……
这个老丈人未免也太恐怖了吧!
然后解婉儿跟着小脑袋,也不敢贸然插嘴。
看着朱瞻基乖巧“认罪”的样子,也忍俊不禁,觉得有些可爱。
以前都没有见过朱瞻基这般委屈,自己老爹还挺厉害的!
直到说到口干舌燥,朱瞻基笑眯眯地递了杯热茶过去:“岳父大人,润润嗓子,别委屈了自己的喉咙。”
“算你小子还有点良心,我女儿在你手里受尽了委屈,你可有什么交代?”
解婉儿实在忍不住了:“爹,婉儿能受什么委屈呀?即使是没有孩子,殿下也从未苛待更无在去。”
“如此之人,都已经胜过天下千万男子,婉儿是走了福分才对,感动都来不及呢。”
也不用朱瞻基开口,解婉儿自己就开始为他辩解。
说的更直白点,那些都是铁一般的事实。
解缙一时间无言,他只知道自己女儿不能受委屈。
可如今解婉儿这么一说,他突然感觉受委屈的好像是朱瞻基。
如果光缆人品和实力,朱瞻基确实是十万里挑不出一个的极品男子。
要说对解婉儿不好,完全不存在。
他真正气的,好像是朱瞻基把自己蒙在鼓里!
但是窝了一肚子火气,他突然就显得无处发泄了,最后哀怨的看着解婉儿:“你这丫头才嫁出去多久,就学会胳膊肘往外拐?”
“还没说你呢,好端端的竟然没事,又何故不让人报个信,你可知爹有多担心?”
他委屈的不得了,“你看我这满头白发,三只脚都要入土的年纪,还要为你俩操碎心。”
这下好了,不开口还好,一开口两个一起变成。有罪之人”。
朱瞻基也哭笑不得,都一把年纪,怎么还跟个老顽童似的?
于是接下来的时间,两人一起在哄着解缙。
晚饭时间,朱瞻基还特地让人做了几道新鲜好菜,吃得解缙心满意足。
没有什么怨气是几道美食堵不住的!
“想不到东宫的伙食如此新奇别致,以后老夫经常来看你们俩啊!”
解缙兴高采烈的,甚至还厚着脸皮打包一些回去。
即写完而颇为尴尬,“我爹就是这样,有时候端着态度,有时候又显得不拘小节。”
“不过也能说,他是将殿下当做一家人了。”
“我明白,就是老爷子时常来,我耳朵恐怕有些招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