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没骨气!丢脸!
秉承着来者不拒,不伤他人心一番好心,朱瞻基自然不能让人败兴而归。
“接下来,就看看我那二叔如何表示。”
不管对方是否真心,这是展示诚意的第一步,来日方长呢。
朱高炽看不通头,他只知道,朱瞻基把灵芝留下,说是老了补身体。
这件事也很快传到朱高煦耳朵里,整个翰王府都弥漫着他震耳欲聋的咆哮声。
“岂有此理,这个没骨气的东西,立刻把他叫过来!”
转眼,朱高燧入了汉王府,上来就是朱高煦劈头盖脸的谩骂声。
“老三,你是不是疯了?居然对他俯首称臣?”
“老朱家的志气,骨气和硬气去哪儿了?见过你这般没用的!”
面对对方愤慨的声音,朱高燧完全可以理解为:无能狂怒!
“二哥,之前我不是说了吗?识时务者为俊杰,我现在只是想通了而已。”
“既然斗不过,何必非要赔上命?咱们都几次死里逃生,您也不想想。”
朱高燧随意的吃着果盘里的葡萄,倒也不在意对方怎么骂。
反正就算把人骂死,他依旧是那个态度。
“我劝您啊,也赶紧送个礼,道个歉,给自己的恶行一个完美收场。”
“否则等人家当上皇帝,您指不定也得被发配到边疆,三餐全是风沙,连觉都睡不好,日日都要顶着命往前冲,那日子不好受。”
无视掉对方的愤怒,甚至可以说接下来的话,朱高燧都直接自动屏蔽,反正没有一句是他爱听的。
吃饱喝足,到此结束。
“多谢二哥款待,我先行一步。”
“对了,这几天高丽,西域,南疆还有其他几个小国要来朝贡。这些日子我劝您把心思收着点,别再搞事情。”
“这关乎我大明与其他小国的友好关系,可不能因为咱自家兄弟的吵吵闹闹而影响。”
说下这些话,朱高燧潇洒离开,只留朱高煦一人气不打一出来。
“殿下,他国使者前来朝贡,其实不失为一个下手的好机会。”
旁边的管家小心上来,却被朱高煦一脚踢过去,“你想将我陷于不义之地?”
其他时间斗也就罢了,这种节骨眼上闹事,无疑是不给自己脸。
朱棣也在筹备着接见他国使臣,每年的朝贡,朱棣都格外重视,那可是他们赚钱的好时机!
同时,也是观察他国态度的机会。
大明对他们来说就相当于是块肥肉,这些小国家是他们的手下败将,谁又不想翻身?可谁又有这个本事?
里面有一些自以为是的鼠辈,会在这种节骨眼上闹事,而朱棣的目的就是敲打、压制!
太和殿内,礼部尚书吕震,以及太子和皇太孙全部都齐聚一堂。
其气氛严肃,过于紧张,自然是因为外邦的朝贡之事。
朱棣率先开口,打破宁静:“想必你们都算好,十日之内,各国的使者将会相继抵达大明,前来献贡。”
“只不过,前两天刚收到一个消息,听说这些随行的队伍中,有的不只是递交两国友好的来使,更有能言善辩的谋士以及武士!”
能够出现这两种人,就已经超出了朝贡的本意。
朱棣微微沉声:“这些年朕一直都对他们疏于重视,只怕有些人的记忆力不再深刻,对有些事也就更加放纵。”
“此次朝贡只怕不会像历年来那般顺利,总有一些墙头刺,你们该知道怎么做的吧?”
礼部连忙拱手道:“陛下放心,进退有序,张弛有度,礼部做事向来知道分寸!”
“若真是有些心存不轨之人,大明会先给他们个下马威!”
朱棣没去的,随即又看向朱高炽父子:“你们两个,此次也跟着一起去接见使团,彰显我大国重视,同时……好好的套套他们的话!”
最主要的是,还是为了培养朱瞻基!
在场的人看破不说破,倒也没什么可说,毕竟朱瞻基有这般实力。
让吕震下去,朱棣单独留下朱高炽父子。
“还有件事,之前陈英的事情,你们还记在心里吧。”
朱高炽连忙回应:“劫杀兵器,构显东宫最大恶极,自是不敢忘却。”
朱棣掏出一个牌子,“这个牌子便是从他身上搜到的,已经让人去调查,这是西域文字。”
“西域?”朱高炽不太理解,“如果他是有西域丝绸或者吃喝玩乐的东西也就罢了,为何会有刻着字的令牌?”
“这上面写的是什么?”
他上前仔细看了两遍,但也读不懂文字的含义。
朱瞻基也随之上前,虽然看不懂上面的文字,可他却眉头紧促,突然反应过来:“皇爷爷的意思是,陈英冒险劫取兵器,可能是和机遇勾结?”
见朱棣默认的点点头,朱高炽懵了,“大明与西域相隔数万万里,他就算是截取又带不出去,有何意义?”
“不对,难道说在咱们大明之内,有潜伏在内的西域人。”
“他们理应外合,想要做对大明不利之事!”
父子两个的大脑都在飞速运转,分析合情合理。
朱棣再次无声的点头。
良久之后,见他长叹一口,“这件事非同小可,西域地貌广阔,近年来也在不断壮大。“
“如果他们真的起了这份待遇,只怕这一次使团之内也不会有什么好心思,为以防万一,你们必须提防一些。”
听到这话,朱瞻基有些不明所以:“既是如此,为何您刚才不跟吕震也说明情况?”
朱棣轻哼一声:“他那人做事可是暴脾气,若是知道蒙古有些不好的嫌疑,只怕差别待遇瞬间就出来。”
“喘不过气的人做事情,总是会过度引人揣测。”
“这件事情毕竟没有明确的证据,如果做的太明显,反倒容易引起他人诟病,倒显得我大明待客不周,落人口实。”
不愧是朱棣,想的倒是挺齐全。
“皇爷爷,您放心吧,既然交代了,那咱们肯定仔细些!”
父子俩离开后,朱棣也沉沉叹了口气。
只希望这一次的朝贡能够顺利,谁都不想掀起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