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都是聪明惹的祸
“皇爷爷,这个指针分别指向南北方向,可以说是一个表明方向的东西。”
此言一出,朱棣略显期待的神色瞬间收敛。
还以为是什么好玩意呢!
辨别方向?
朱棣吹着胡子,自信道,“就算不用这东西,朕照样能分清东南西北!”
“如此玩意,实在多此一举。”
“你呀,还真是被那些糊弄鬼骗了。”
想到朱瞻基这么聪明还要被他们骗,朱棣不禁有些不爽。
“看来,那些人忽悠能力的本事不一般,居然连你都深受其害。”
“等下次再抓到那些人,朕一定要将他们肃清干净,免得成为大明隐患。”
朱棣的想法很是美好,却猝不及防的被朱瞻基泼了盆凉水,“可他们在远洋之外,咱们有能力过去吗?”
“就算咱们造出了可以远航的船,那您能确定,在四周开阔如一,到平静的海洋之上,辨别出前行方向吗?”
朱瞻基的问题便犹如一把犀利的刀子,深深刺进了朱棣的胸口,这太致命了吧。
他甚至都没想过这些,朱瞻基一席话倒是一语惊人。
“好像是这个道理……”
这个时候,朱瞻基在晃动手上的罗盘,“这个或许在咱陆地上没用,但如果在海上,他绝对是不输于水船的重要物品。”
水面上波涛滚滚,水波流动,有时候还附着大雾天气,这些都是影响船行驶的重要因素。
一旦在海上迷失方向,恐怕他们就得被困其中。
朱棣恍然大悟,瞬间便理解朱瞻基对其的重视。
“原来是这样,他们倒是知道该如何保命。”
朱棣还是有些天真。
如果不是朱瞻基恩威并施,人家会乖乖把这些交出来?
罗盘和船,是水上和陆地交通的枢纽。
一旦大明兴盛水师,远洋之外的人将不再是未知的恐惧,而是他们的囊中之物!
目光再度回到这艘巨船上,“这是我们远洋的基础。”
“还擎皇爷爷下令,将它即刻拆解。”
此言一出,众人当场懵圈。
拆?拆了?
究竟是如何奢侈,才能轻描淡写的说出这两个字。
这么一艘宝船,那应该好生保养着,到时候以备不时之需!
“殿下,这艘船咱们可就一艘,那些人未必会再来,若是拆了就没了呀。”
朱瞻基轻叹口气,“宋大人,您还是忘了我刚才跟您说的裂变。”
“这艘船就是裂变的主体,通过拆解分析其构造,在基础上进行复课和升级,打造属于咱们大明自己的远洋宝船。”
“只有这样,水师才会得到进步,大明才不会惧怕水域之外的敌人!”
而这件事情谈何容易,普通的船上去制造复杂,更何况洋人留下来的。
造船技术不相通,有些地方他们可能都弄不明白。
万一弄坏了,不就竹篮打水一场空?
像这种能在海上漂泊,几个月甚至数年的船,最重要的就是扛压。
扛得住暴风雨,扛得住海浪呼啸,抵得住鱼群撞击……
他们以前也静心研究,可造出来的船依旧不堪一击。
如此精密的船,他们实在没把握。
“放心吧,不还有我呢?”
“先把船体的构造拆下来,关于改造升级和组装,这些就交给我吧。”
看朱瞻基这么自信满满,朱棣当即统一,毕竟对偌大的明朝来说,一艘船起不到什么大作用。
又看向那个罗盘针,“这东西也挺有用的,你可知如何制造?”
“很简单,只要皇爷爷派人去挖掘磁铁矿。”
“罗盘的指针便是磁铁,根据南北极的磁场从而点明方向。”
“只要有磁铁,其他的都是小事一桩。”
根据记忆,早在朱棣所记载的永乐大典中磁铁就已经被明朝所利用,所以想要找到磁铁矿并不难。
而且它的特性显著,能够吸附铁具。
朱棣深受感悟,看着面前的朱瞻基,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不对,实在是太不对劲了。
“好圣孙,跟朕走走吧。”
朱棣转头要离开,其他人恭送,朱瞻基也忙跟了上去。
怎么气氛突然就变得严肃起来了?自己哪里说错了?
走到无人僻静的花园,朱棣忽然停下脚步,回头严肃的望着他。
这一举动,把朱瞻基搞得有些不明所以,“皇爷爷,您这样看着我干什么?快让人尴尬的。”
“是时候该给朕一个合理的解释了吧?”
“你是如何通晓他们的语言,知晓他们的身份,又知道他们罗盘针的制作方法?”
一系列的问题在朱棣脑子里憋得太久,如果不问个明白,他寝食难安。
朱棣双手负背,面目严肃:“你可别告诉朕,你早年去过他们的地盘。”
谈的什么时候打过那些人?
要是这么吹,就有些不切实际了!
原来是因为知道的太多,而引起老朱怀疑。
朱瞻基轻突然单膝跪地,态度诚恳,将朱棣都整懵了。
“好端端的跪着干什么,朕只是好奇又没有问罪于你,实话实说便是了。”
实话实说,怕是您老不相信。
朱瞻基只能坦然道:“关于他们的线索,还是儿臣无意间从之前抓到的瓦剌人那里听说的。”
“对于语言方面,也都是跟他们照葫芦画瓢学两句,根本听不懂。”
“如果不是孙儿沉得住气,故意装明白炸他们,恐怕他们还要继续装作不会说汉话。”
“倒是有件事情忘了告诉您,除了他们提供的那两样宝贝,这些人之所以在南京城做那些讲经论道,洗脑百姓之举,其实也是受了瓦剌人的挑唆。”
说起这个,朱棣眉头紧蹙,“那些人和瓦剌有关?”
“不错,他们精通汉化而且了解汉人习俗,在咱们的地盘混的如鱼得水,恐怕是暗地盘踞许久。”
“他们形象特殊,很是引人注目,想要不动声色的待在咱们的地盘,必然是有人暗中相护。”
“而这个暗中给他们提供便利的,就是瓦剌。”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瓦剌被打的穷途末路,才逼不得已动用他们。
只不过他们做梦都不会想到这些洋人如此不堪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