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睡了解缙女儿,你夸我是好圣孙? > 第70章 瓦剌的风声

第70章 瓦剌的风声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朱棣这幅模样,就好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搞得旁边的姚广孝都开始嘴馋,也跟着吃了两筷子。

    只是入嘴就瞬间上头!

    两人眼前一亮,“太孙殿下果真有本事,居然能找出如此美味之物!”

    “只可惜呀,这种珍稀作物不是常有的吃日,否则我定要回寺庙好好宣传一番,让他们把那些小青菜换换!”

    姚广孝义正言辞,来来回回就那几样菜,变着花样做也都该吃腻了。

    这个不一样,可以打包票,就算吃一辈子的马铃薯,自己也绝无怨言!

    谁知朱瞻基轻笑道:“怎么就不能经常吃?”

    “这东西,一粒种子就可以产出好几斤,而且咱们这地处南方,气候温暖,有适合马铃薯的生长条件,快一点两个月左右就可以成熟收获!”

    听着朱瞻基自信无比的话,姚广孝和朱棣对视一眼,脑子里豁然开朗。

    产量高,对环境要求不高,生长周期快!这不就是他们想要的作物吗!

    朱棣赶忙追问道:“可你刚才不是说,这个作物十分稀有吗?”

    “是挺稀有的呀,之前不是没有吗?不过现在有了,只要收获了就会有一堆种子。”

    “物以稀为贵,可一旦泛滥之后,那就可以步入寻常千万家。”

    让人激动的快要流泪,朱棣下意识的想再吃块土豆,却忽然反应过来。

    种种子,居然被他吃了?

    “好圣孙,你那里可还用马铃薯种子?如今北方出现旱灾,面临缺粮问题,这些马铃薯就是救命稻草!”

    难怪他俩这么激动呢,还以为是被美味感动的,没想到是别有用处。

    不过也正好,他之所以大肆培育这些马铃薯,本身的作用就是让它进入到寻常农家,然后成为大明的基础作物。

    “自然有,之前我种了一整个花坛,吃的这些不过是冰山一角,你们放心吧!”

    “既然这马玲薯有妙用,皇爷爷大可下旨呼吁天下百姓种植,宣扬其好处。”

    “这样一来,粮食的产量增加,咱们有存粮可以备不时之需。”

    “关键是,收获快,产量高,到时候卖价也不会高,老百姓人人都能够吃得起!”

    这东西和精盐还是有些区别,精盐的原材料是需要盐矿,这东西可不是人人都能收集到。

    如果将精盐的制作方法宣扬出去,最终的结果无疑是哄抬物价,蒙在鼓里的老百姓只能吃大亏。

    但马铃薯就不同了,只要有种子,人人都可以种,又不需要什么门槛,根本不存在物价丰台之说,所以也无需朝廷垄断。

    赚钱的方法,有一样就差不多了。

    “好!好的很,朕即刻下旨!”

    朱棣喜出望外,这么多天来,他还是第一次走出阴霾,展露笑颜。

    不过目前的马铃薯数量有限,种子还不能快速的普及到所有百姓手上。

    朱瞻基打算用之前的切割方法,将一块土豆分成数块,然后再分批种植。

    为了老百姓手上能有更多苗子,朱瞻基搞了些小盆子,开始自己培育土豆苗,到时候再将培育好的苗子送出去。

    “小子,你也没下过地,弄这些东西能行吗?皇爷爷来帮你吧!”

    朱棣脸都快笑烂了。

    其实朱瞻基还是能把握得住的,不过众人拾材火焰高,既然他想帮忙,解释那也无所谓。

    于是,朱棣直接下令将花坛里的花全部移植,随便哪个犄角旮旯,只要能种上的就在里面。

    至于那些养花的沃土,当然是拿来种自己的宝贝马铃薯!

    不仅如此,但凡建到一块草长得又茂又嫩又翠绿的土地,朱棣都得把那些草薅秃,留下一块土地给自己培育苗子!

    不过短短几天功夫,整个顺天府的春色骤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茁壮成长的小绿芽。

    将这些绿芽连带着土壤装进小盆子里,接下来便要分发苗子。

    因为土豆第一次问世,许多老百姓都不相信,所以不会轻易的浪费土地来种植这些虚妄之物。

    所以,关于种植马铃薯的人,也必须得经过皇家管控,严格挑选。

    这种事情,罗有富是最擅长的。

    他名下本来就有很多地,不用走以前那种租地,让老百姓自己种粮自己卖的流程。

    这一次,他直接改成雇佣老百姓为自己种地,非但不收取地皮的钱,甚至种完之后还会奖励他钱!

    就这一波操作,谁不得积极响应?

    反正根本就是为了赚钱,哪样赚不是赚!

    很快,这些苗子便找到了合适的主人。

    尽管这些马铃薯对生长环境要求不高,无需精心照看,但拿人钱财,与人办事。

    就生怕把东西种坏了,他们一日三次可跑的积极着呢!

    不远处的山上,看着老百姓对土豆苗子悉心照料忙碌的身影,朱棣的心也落下来了。

    “只要这批马铃薯成功问世,天下便会掀起一片种植狂潮,也就不用再担心无粮可吃。”

    “不过……远水解不了近渴,在马铃薯正式融入千万家之前,老百姓还得遭不少饥饿的罪。”

    朱棣双手负背,连声感慨,眼眸中是无尽愁肠。

    朱瞻基突然问道:“既然如此,为何不去别的地方求粮?”

    现在好像也不是没这个条件吧,毕竟朱棣手中掌握着盐矿的经济。

    朱棣摇头:“姚广孝之前就提过了,先不说那些地方会趁火打劫,就说走路风声,虎视眈眈的瓦剌只怕会借题发挥,防不胜防。”

    “再加上,借粮之路遥远,运送来回恐怕也得耽误不少时间。而且咱们人口众多,移出地方的量肯定不够,得跑上好几趟,并非上上之策。”

    这一次,朱棣想打的是保守战。

    谁知朱瞻基却笑了,“皇爷爷,您说的这些顾虑其实很好解决。”

    “只要咱们不去的地方,皆不会让瓦剌人听到风声,又不用耽误太多时间。”

    “明明有更好的选择,为何一定要让老百姓受些苦难呢?”

    朱棣有些茫然:“哦?更好的选择?”

    放眼望去,除了大明发展的最为辉煌,其他地方也就那样……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