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两边下注?
“陛下!末将等已经全面接手塞北工业区!”赵白雪激动地说着!
韩三带着各种账目来拜见燕北,说道:“陛下,中州工业区和漠北工业区,我们全部拿下!”
“其中塞北工业区,合计四百万人左右!”
“负责生产重工业的,如战车,轮胎,器械,螺丝钉,螺丝刀,坦克主炮,坦克履带,坦克座椅,枪械的枪管,子弹等,一共是三百二十六个的生产项目!”
“中州工业区,还有加上少量的原油提炼,大量的煤矿加工等,一共有五七十八个生产种类!”
“中州工业区的人口是四百三十七万人!这两个工业区合起来人口千万!”
燕北一边听着汇报,一边点头。
他想着,大桓主要是发展重工业。
大桓以重工业的生产和战争为主,每年的税收在一亿多两左右。
其中八千万两是投入在重工业和军事上的。
在这里工作的人们,大部分都是奴隶,少部分是工人。
奴隶是不需要给钱的!
工人给钱后,稍微促进消费,商税提高!
某种意义上来说,大桓是个残缺的国家,只有一条腿的那种。
因为没有轻工业,他国内就没有什么大规模的商业。
裤子衣服这等最基本的东西,都是依靠着家庭式小作坊做出来的,商税自然不多。
没办法像是大燕那样,单单依靠着商税都能有好几亿两的情况。
“陛下!”
“这是户籍!”户部尚书沐英,拿着一大堆户籍赶过来了!
他认真地说道:“开战前大桓的人口,正常人是四千三百万,奴隶是两千三百万,合计人口是六千六百万。”
“战后现在,单单是我们掌握的地区!”
“正常人人口在三千七百万!奴隶人口在九百万左右!合计四千四百万!”
“有大概一千三百万是在耶律宗手中。”
“剩下的九百万,其中一大半是直接战争损失。”
“剩下一小半是各种情况下死亡的人口,比如口粮被掠夺,比如被当地驻军打死等。”
燕北听着工业和民生的汇报。
他看向霍光,问道:“你认为如何?”
“陛下!微臣认为,我们还是需要废掉奴隶制度!”
“杀掉大桓原本的贵族和地主阶级!因为我们并不需要这帮人!”
霍光非常认真地说道:“这帮人原本就是压迫寻常百姓和奴隶的人!”
“只要他们活着,对于我们大燕而言,是非常不利的,除非是我们军事殖民!”
“如果要真正推行革新!这些当地的土豪乡绅,就必须将其灭族!”
“否则,到时候开办的工厂都是他们的,百姓还是被他们压迫!”
“百姓就对我们大燕没有认同感,甚至会在耶律宗的操作下,变成遍地的游击队,不管破坏我们的工业!”
他露出笑容来,接着说道:“当然,杀他们还要一个原因,那就是咱的人需要位置!”
大桓的土豪乡绅们,一个个都是中下层官员,或掌握着地方财政大权,土地资源等。
这帮人不杀掉,大燕建立功勋的将领和官员,往哪里册封?
再者,这些大桓人也需要提拔一些有能耐的人,这样才能让他们彻底归心,否则就只是军事殖民。
一旦哪天耶律宗打回来,先闹腾接应耶律宗大军的,就是这些百姓。
燕北听罢,问道:“要杀多少?我们拿下大桓三十多个军州!”
“一个军州算下来,二十几多个家族,上百个家族!”
“每个家族都涉及各行各业!要杀就要杀绝,大概人口会在二百万左右!”
霍光打开一份公文仔细查看后,说道:“这二百多万人,全都是大桓原本各行各业的既得利益者!”
“当然,在我们还没有获胜的时刻!”
“其实,就有很多大桓的家族,暗中投资我们!”
“比如沈万等商人,能存在这么久,也是有大桓的叛徒帮忙的!”
“当然,这些叛徒并不是真的叛徒,只是这些大桓家族的两手准备!”
“在他们看来,无论那一边获胜,他们都有人!”
燕北听到这里,不由得笑问道:“这样的家族有多少?原本要册封他们多少官阶和权益?”
“大概有五十多个,几乎一半大桓家族,都有人做叛徒,协助我们大燕!”
“我们大燕,自从革新后,杀掉了原本贵族,倒是没有几个背叛大燕去两手准备的!”
霍光再度查看公文后说道:“当初协助沈万,出卖大桓的人,一共是三千七百多个!
“其中有十二个是要册封为侯爵,又有百来个是要册封伯爵!”
“在大桓战败后,出卖大桓详细以及带路的人群中,也有数百个要册封为子爵、男爵及勋爵、骑士的!”
燕北听罢,不由得笑问道:“这叛徒挺多的啊!”
“不,应该说是,大桓的家族,挺擅长两手准备的啊!
“哥哥在为大桓效力!弟弟在为大燕效力!”
“或干脆叔叔伯伯为大桓效力,爹妈为我大燕效力!”
燕北不断笑着嘲讽这些家族,他自然是明白,这都是大家族的选择!
任何朝代的大家族,都是这样两手准备。
这样以来,无论哪个朝廷获胜,也只是损失一部分去投资的人,不会导致整个家族的灭亡。
“陛下!微臣建议,对这些家族,进行灭族式处理!”
“哪怕是这些有功于我大燕的人,也要进行灭族处理!”
霍光无比冷酷的说道:“这些大桓家族,两手准备!”
“他们这些人,对我们大燕确实是有功劳!”
“但要让他们的家族活下来,岂不是下次开战的时刻,也会有我大燕家族进行两手准备?”
“他们确实演戏演得很好!”
“父亲背叛儿子,儿子背叛父亲,或父子俩背叛爷爷和兄弟姐妹,都要为了我大燕!”
“但这等投机之风,断不可取,否则我大燕家族也会有人帮助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