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燕北的革新(2)
剩下一千多位官员。
包括中书省左丞相胡大海在内,他们看着周围这些士兵,只感觉变天了。
以往的历代君王,不会如此强势,也没有强势的条件。
燕北大胜而归,且有百万大军作为支撑。
真要是这样强行的执行命令下去!
如果他们再用那一套,欺上瞒下,再用政令不通的手段。
燕北极有可能直接执掌刀兵,屠杀天下官吏,重建大燕。
想到这里,胡大海等官员,各自哀叹一声,尽是无可奈何的神情。
因为燕北的改革,要换成耶律宗,最少需要五年。
换成元天罡,最少需要十年。
这种变革,是需要平衡各方,需要综合各方。
很多君主都会力求,在没有大的动乱之下,稳步变革。
所以,哪怕是开始变革到变革结束,时间周期都是十年为基数。
像是大燕这种,从原始的农业国,转换为轻工业国。
如果是耶律宗来主导,完成这个步骤,需要十五年。
元天罡需要二十年!
燕北这样手段,五年足够了!
因为燕北是真杀人,真下刀子啊!
百万大军作为支撑,哪个地方政令不通!
不管缘由,先把当地官员和富商,全部抓起来杀了。
你胆敢反的话,你造反军队,必定不是燕北新式火器军队的对手!
到时候还是溃败。
他以极度强势,霸道的姿态,强行变革。
所有阻挡变革的人,不看证据,不看理由,只要你没做到燕北要求的,就是杀。
一时间,诸多官员想清楚,体会明白了燕北的策略和法子!
都只能默默无声接受燕北的霸道,因为没办法。
现在大燕境内,虽是人口一亿九千万左右。
但真正可战的兵马,只有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就是燕北掌握百万火器大军。
第二部分,是镇南王林镇南掌握的八十万镇南军。
这部分军队,其中六十五万精锐已经北上,参加横断山脉战役,参加灭昭武九姓战役,死伤殆尽!
只剩下十几万,现在全部都被燕北给吞了!
林镇南,被燕北临时下令,替换赵白雪和霍柏义,坐镇原本昭武九姓的旧地。
第三部分,那就是各地的守卫军队,原本就被燕北抽取了一波能战的军队。
现在剩下守卫军,都是老弱病残,数量虽然又恢复到了百万人左右。
可这百万人,还不如十万衡州卫士的战斗力强。
第四部分,各地火器学院,正在训练的上百万火绳枪大军。
这部分又是大多数忠诚于燕北的。
诸多官员一想,造反也没机会,索性只能认了!
胡大海无奈地站出来问道:“敢问陛下!”
“各家各户们,要给奴隶多少钱呢?又要给多少呢?”
燕北随即说道:“按照京城平均月俸,也就是一个月八百文钱一个月水准,补给每个奴隶五年的薪酬!”
“无论这个奴隶被购买有没有五年,全部都给按照五年来补!”
八百文一个月!一千文是一两银子!一年就是96两纹银。
五年就是接近五十两钱财。
这笔钱财,虽然无法在京城安家落户,但也足够一个奴隶无忧无虑的生活一年半载了!
还是按照中等水平来生活的!
也就是说住宿,全部都居住这普通四五百文钱一个月的客栈,吃喝控制着每个月两三银子左右!
这样一来,足够奴隶们过活了。
诸多官员听到这话,差点没背过气去!
比如胡大海,手底下三座庄园,奴隶足足三千人!
三千人,每个按照五十两来给的话,一万五千两!
虽然这笔钱财,对于胡大海来说不算什么,但凭空给了,奴隶还没了,顿时就感觉心痛。
“陛下!这个是不是高了些啊?”胡大海问着。
燕北冷眼审视着胡大海,说道:“不高!”
“你们自己好好去想想,那些为你们工作十几二十年的奴隶!”
“如果去各行各业做事,大概都能拿到一两半银子每个月!”
“现在只是让你们补给五年的薪酬,这已经是便宜你们了!”
他再度说道:“京城是按照这个水准!”
“第一个月,京城试运行这个规则!”
“第二个月,开始朝周围州县蔓延!”
“预计在半年内,解放全国所有奴隶!”
他挥挥手,说道:“好了,各位大人将军们都可以回去了,释放你们的奴隶!”
“准备好钱财,朕会派遣加兰德步枪兵,每家每户去查看的!”
“若是没有发放到位!抄家灭族,朕最近很想灭一些家族!”
“可千万不要被朕抓到由头了!”
诸多官员叹息不已,只感觉是倒大霉了。
就在他们要离开的时刻,燕北再度说道:“五天后,你们回来!”
“朕会有一些,新计划,工厂开设等等!会给你们好处的!”
“朕不会白白夺走你们的奴隶。”
恩威并施。
原本心中有气的文官们,听到燕北要给好处,顿时也只能无奈叹息接受这个条件了。
等到一千多官员离开后,燕北下令,姜如领着加兰德步枪兵们,去抄家。
同时释放所有的奴隶,每个奴隶给相应的钱财,让他们散去。
奉天殿中,四十来位高级文武官员,期盼地看着燕北。
他们可等着燕北拿出来新计划呢!
关于转型轻工业化的计划。
他们可是有特许经营权的!
燕北示意着他们坐下。
他回到御书房,准备了一下!
随后带着四十五块黄金牌子,重新回到了奉天殿,将每一个人都发了一块牌子。
牌子上写的就是‘特许经营权’这五个字。
“诸位!朕先来说说,什么是轻工业化!”
“什么是轻工业国家,会有什么样的产业,什么样的生意!”
“随后,各位就知道,你们可以做什么生意,大概的盈利是多少了!”
燕北详细地摊开一幅计划图,示意着众人都靠近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