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冬至,饺子鱼脍开味蕾
自从那次打架事件过后,再没有人敢欺负林宥平了。
听到儿子连续几日都平安无事后,王彩凤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下来。
“微妹妹的法子真的很好,那李二牛几人求了我半天,最后我才把药给他们。”
小小的少年仰头看向母亲,眼中满是对三妹妹的钦佩。那日林时微她特意求了姜嫂子开一副痒痒药,将其涂抹在新买的毛笔上。这番手段下来,算是小惩大戒。
“傻孩子,只要你没事就好了。”王彩凤将儿子抱进怀里亲了又亲,满满皆是慈母心肠。
日子一天接一天慢慢过去,林家也逐渐在桃溪村站稳脚跟。随着秋分霜降缓缓过去,林家人终于正式迎来了立冬这一天。
“这日子过得真快啊!一转眼竟然在村子里呆了这许久了。”杨老太坐在屋内望着院子里嬉闹的孙辈们。
林宥平正领着老二家的两个在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
“娘,您的手艺真是不错,这虎头帽做得极好。”老三媳妇望着婆婆手中精致的绣活忍不住啧啧称赞道。
林通海时不时就去山上猎几只野兔做成烤兔。他每次都会将剥下的兔皮保存起来,用以制作冬季御寒的衣物。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意味着冬季的正式开始,同时也是古代四时八节中非常重要的日子。
为了赶上天气变冷前穿上暖和的衣物,杨老太在几日前就开始赶至入冬时戴的帽子。几个孩子正值长身体的时候,她不敢做得太早以免尺寸不合。
今日清晨早起,她早早穿过一身簇新的衣衫领着林家众人祭祖。像林家这种田舍之家,是没有能力修建祠堂的。只能在杨老太的屋子内辟出一块地方安置牌匾香炉等物。
在他们尚居住在蒲柳村时,田地里尚有祖坟,家中还摆放着写满祖先的家谱。可惜一场逃荒下来,他们只能携带些吃食银钱,根本顾不上什么祖宗牌位。
林家众人按照辈分长幼依次站好,随着杨老太的动作起起跪跪。林时微上辈子并没有经历过这种事情。在前世老家只有男丁会随着长辈们祭奠祖坟。如她这般没有出息的女孩是没有机会与资格的。
供桌上放着一块牌匾,上面用工整的字迹写着“林氏诸位祖先之牌位”。牌位面前还放着一个香炉,上面插着三柱袅袅飘散的香。桌上放着几碟小菜和新鲜水果作为贡品,都是杨老太惊喜价挑选后的优秀品种。
杨老太虔诚地拜了又拜,还不忘口中念念有词。林时微放耳朵细听,原来是祈求祖先可以保佑林家祖孙。
作为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林时微是不相信祖先会有这么大能力的。
但是她只能入乡随俗,如同机器人一般起身叩头。
待祭祖完毕后,众人纷纷退至厨房开始准备丰盛的饭食。所谓立冬立冬补嘴空,劳碌了一年的人们会利用这一天好好休息,犒赏一年来的辛劳。
林通海的运气极好,赶在最后一次下网捞鱼时捕捉到两条大鱼。他兴奋的提回家中,得到了大家的一直夸赞。
林时微早已成为了整个林家的掌勺。在农耕社会的古代,大有立冬包饺子的习俗。大伯母史芸双手持刀咣咣咣一顿剁馅,棵棵白菜在她的快手下瞬间粉身碎骨。
村子里的养猪户也磨刀霍霍,在自家的门口干净利落的杀了圈里最膘肥体壮的一头猪。任凭那只猪如何哀嚎踢踹,最终也没有逃过五马分尸的命运。
温热的血液溅得满地都是,围观的村民却眼冒金光。他们的手心力早早攥着足够的铜板,咽着口水静静等待着屠户售卖的一瞬。
杨老太虽然年纪大了腿脚不便,可是买肉的本事确是万里挑一。
“这老太婆真是会挑,把我最好的一块肉给切走了。”屠户笑咪咪地称赞,一边给杨老太打包肉。
切好的白菜混杂着猪肉被搅和均匀放入盆中。杨莲心将剁好的馅料加入酱油,芝麻油等佐料激发出肉的香味。因着家中几个孩子都不喜食生姜,是以杨老太让大媳妇备了两碗馅料。
“娘您岁数大了,喜欢吃生姜也是常事,谁家不是跟着长辈一起吃。哪有这么娇惯小孩子的。”
赵兰芝怕婆母不高兴,连忙打着圆场。
杨老太却颇为豁达,只摆手道:“这有什么,不过是多一碗馅罢了。孩子们喜欢吃就让他们吃。”
为了方便众人一起包饺子,老二林通的特意去山上砍了一根木头回来,做成了一张能容纳十几口人一起的大圆桌。
林时微还给二伯提了些意见,最后改造成可以折叠的圆桌。不用时可以放在墙角以免占地方。
众人其乐融融地围坐在桌子旁一起包饺子。男人们的大手扯过面团切成一个个大剂子,经过手掌的反复揉搓后按成圆饼形。
雪白柔软的面团被擀成一个个薄厚适中的面皮,放上香气诱人的馅料。林时微一双巧手从左边向右依次向里包围,一个漂亮圆滚的饺子就此成型。
红色的火焰正烫着锅底,饺子在滚烫的开水里翻滚奔腾。几个孩子眼巴巴地望着锅内水灵的饺子,恨不得立刻就捞出来吃掉。
“你们这几个小馋猫,还不快离远一点,当心热水烫到你们。”赵兰芝用胳膊挡回看热闹的孩子,将人都赶到屋外玩耍。
饺子已经是热的了,林时微干脆做了道旋切鱼脍。此菜出自于《东京梦华录》中,是一种现做现吃的美味。
她将新鲜的大鱼去鳞洗净,切成薄薄的片状摆盘,辅以食盐,生姜等佐料去腥蘸食。
其中的鱼脍就指的是生鱼片,乃为北宋著名菜肴。
待水灵丰腴的饺子出过锅装盘,众人皆围坐一处,共同赴这场冬季初始的盛会。
“三丫头做的这生鱼片鲜爽滑嫩,真真是美极了!”林通的一连夹了好几口,忍不住啧啧称赞道。
几日前沈家三小姐还给林家送来几坛好酒,说是立冬的礼物。酒入喉肠,在场的几个爷们都喝得微醺。小孩子也抱着林时微发酵的蜜桃酒喝个不停。
屋内一片祥和安乐的氛围,点燃着寒冷冬季的一方火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