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科幻小说 > 我的黑科技会自己动 > 第85章构型

第85章构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一阵鸡飞狗跳。

    胡硕宇几人的匆忙解释,让林云有些忍俊不禁。

    “严教授,没有忽悠的事情,他们想骗还得多走好多关卡呢!”

    摆摆手,林云拦住了冲动的严教授。

    “那就好,那就好!”

    严教授这才缓了口气,要不是这几个学生没有天赋,严教授也不会放任他们,进入未来科技那种安逸的岗位。

    但凡有点资质的,都早就被严教授给预定了。

    当然,辛苦忙碌是肯定的。

    “这几个在实验室的时候就不太认真,很多东西都只知道个皮毛,我这也是怕他们耽误你。”

    气氛轻松下来,严教授在学生面前,摆起了架子。

    “老师,你这不要歧视我们好不好。”

    胡硕宇连忙叫屈着。

    “少说废话,林云同学你今天过来,有什么需要我配合的吗?”

    严教授瞪了眼,几个刚才还气势汹汹的有志青年,瞬间就熄了火。

    “没什么大事,想要借用一下您的实验室,看看能不能抽出个大奖来。”

    微微一笑,林云说道。

    【当前熵值:927!】

    不高不低的数字,也就暂时维持安全的环境而已。

    林云肯定要留点熵值的底子,不然不知道系统又要怎么判定了。

    “好好好,我这刚好才开了个基金项目不到两月,实验室有空,你尽管用,所里你们也打过招呼了吧?”

    严教授很热情。

    设备仪器这些有什么好说的,都是消耗品而已。

    对林云这好苗子,严教授也眼馋啊!

    “需要我协助吗?材料学方面的理论我还是懂点的,可以沟通嘛!”

    是给予了很高的信任,可这种合成材料,塑造新构型的事情,还是老手来做,要更加顺畅些。

    “也好,我是有些想法要验证。”

    林云无所谓,反正有余霜跟在身边,有事情她去处理就好。

    “小胡你们几个也过来,开开眼界!方法操作没忘记吧,等会我考你们啊!”

    咳了两下,严教授在林云之外,相当威风,哪怕是已经毕业的学生,对其都又敬又惧。

    于是,炉子开始烧起来了。

    尽管严教授有言在先,可想着避免妨碍到林云,严教授看着实验安全没多大问题后,悄然离去。

    反正实验室里,成套摄像头的监控肯定是必不可少的。

    ……

    ‘系统,五百点熵值,估算个石墨烯技术。’

    现在林云是要精打细算了。

    【立项:一种超能活性多层石墨烯新构型,附制备方法!需消耗600点熵值!】

    林云:……

    抓住了痛点,就想为所欲为是吧?

    确认!

    没有办法,现在林云是真的缺。

    而且现行石墨烯电池,就是以锂电池为主,借助锂离子和石墨烯表面电极之间快速穿梭运动供能。

    所以,虽然是不大具有超前性,但能大规模运用,也是很香的。

    “老板,怎么弄?”

    cvd的炉子一直没有熄,那烧的可哗哗都是钱呐。

    “等等,按照正常cvd法,做些单层石墨烯出来,我看看效果。”

    林云坐在主控电脑前,对应着设备参数。

    貌似这种石墨烯新构型,大有可为。

    “好。”

    胡硕宇几人当然没有意见,他们之前读研的时候,在实验室天天搬砖,做的枯燥事情比这多了去。

    以标准品为参照,再进行下一步的打算,很正常。

    敲敲打打,林云在专业软件上,画出了超能活性多层石墨烯的新构型,以及制备的公式。

    又一拍脑门就出来啦?

    林云眼神有些犹豫,不知道之后该怎么解释。

    “这几个程序我远程过去了,你们在设备上接收下,就按照这个条件制备吧!”

    一锤定音,林云准备搞出来再说。

    “老板,就改这么点条件吗?不然再多加些对比组。”

    胡硕宇很意外,就这点活,瞧不起谁呢!

    搬一块砖的吸引力,太小好叭。

    “先做出来,性能好的话,就考虑量产的可能。”

    稍微解释了下,林云也在理解着,石墨烯项目的精髓。

    这贴近现实的黑科技,有些超纲了吧!

    就好像……是现场出题做出来似的。

    ‘系统,在?’

    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应。

    暗叹了口气,林云大致整理出石墨烯新构型的专利,还有论文。

    如何制备当然是要保密的专利,但新构型就没有太多藏着掖着的必要。

    系统是真的心黑。

    和最简单传统的单层石墨烯结构相比,超能活性多层的新构型,看起来是要更加复杂,但实际上就是在工业应用上最广的cvd上,接连改了几组条件而已。

    这样出品的石墨烯,反而不用多加梳理,就可以直接之后的再加工。

    可这些条件,没有长年累月的摸索,怕是得用实验室里的微机械来慢慢剥离。这样想要实现量产,得等到猴年马月去。

    “电镜是不是要排队申请啊?”

    林云开口问了句。

    “材料所这边有两台,可以直接用。”

    摆明了,余霜就是要用特权插队。

    “半成品制备成功。”

    胡硕宇这小胖子,在炉子旁边大呼小叫地说道,一番动作后冷却分离,等着林云下一步的指示。

    “加入常见锂电池中,看看效果。”

    剩下就很简单了,林云直接安排胡硕宇他们去做。

    “啊?哦。”

    胡硕宇脸色有些发苦。

    电池的性能测试,最是熬人不过了,老板怕不是准备把他老师的实验室鸠占鹊巢吧!

    “还需要电镜吗?”

    余霜转头问道。

    “……暂时不用吧,我直接出方法,到时让其他人验证。”

    懒得跑,在接受项目数据后,林云其实就可以逆推出,采用什么原材料,用微机械剥离法做出来。

    哪怕因此会暴露些新构型的制备元素。

    但多绕几圈不就完了,还能混淆视听。

    “什么意思?做出来啦?”

    余霜是全程跟着,可这笔之前在南海基地的时候,还要离谱好不好,那时候多少要参照详细数据。

    现在,竟然对着设备仪器,就能敲打出来?

    “看看在电池上的效果怎么样,石墨烯只是其中的一种关键组成嘛!”

    林云卖了个关子,然而这可瞒不过严教授的法眼。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