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和平结束了
卫国
距离三圣成圣已经过去十年了,这天下也已经太平了三十多年。
但是,这里的太平指的是整体的太平,只是表面上看起来风平浪静,但是水底下的暗流却从未停止。各国私底下的暗杀、竞争、打压,从未停止。
大国们组成技术联盟,互通有无,组成经济联盟,互相大规模交换各自所需的物资的同时,也在封锁小国、打压小国,时不时的去小国搞暗杀,时不时的收买小国的贵族、官员,这都是常有的事儿。
这天下从未和平,只是很多新生代他们百家八十六年之后才出生,又出生在盐城这样的天下第一强国,所以才会产生一种天下太平的错觉。但错觉只是错觉,并不是真相。
这三十多年来,大国在努力,卫国也在努力。
卫侯清楚,魏国的目标就是卫国。
谁让卫国和魏国挨着呢,这么近,中间的封君和小诸侯,已经被魏国和卫国瓜分了。
如今的卫国,在和小封君、小诸侯完成谈判之后,国土面积瞬间扩大到了六百个郡,说起来对面的魏国也就七百个郡,这么一看双方好像差不多的样子。
今天,卫侯收到了魏国正在调兵的消息,当即喊来了如今的卫国执政,这位执政看外貌是一个上了年纪的儒生,白胡子足有二尺长,额头上也充满了皱纹,看起来就是个普通老人,手里拿着一根木杖,走一下拄一下。
这个老人年纪很大,人称梅公。
梅公和孔圣是一个时代的人,算是孔圣的追随者,小迷弟,也算是儒家的老祖之一。百家八十多年的时候,他来到了卫国,开始执政卫国,开始在卫国进行改革。
这些年来,不断的有大量年轻儒家学子来到了卫国,在卫国进行改革、实践。
梅公对卫侯也很尊敬,因为卫侯愿意放权。
所以,尽管卫侯吃喝玩乐样样精通,尽管卫侯特别喜欢玩女人吃好吃的,尽管卫侯奢靡无度,可在梅公心里,卫侯就是一个良好的君主。
在梅公看来,评价一个君主是不是合格的君主,最主要的还是看治国理政的能力,个人私德如何,其实并不重要。
就像齐桓公和观众,齐桓公自己就是个吃喝嫖赌抽五毒俱全的大烂货,十足的昏君。
可是这个昏君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给管仲放权,也听管仲的话,所以就成了霸主,是躺赢的典范。不过,成也管仲,败也管仲,管仲死后,齐桓公也就不行了。最后甚至出现了停尸不顾,束甲相攻的悲剧。
眼前的卫侯也是一样,虽然卫侯的私德不怎么样,完全不符合君子的标准,但卫侯愿意放权给自己这个执政,而自己又把卫国治理的井井有条,所以,后世史书上评价卫侯,一定是一位明君。
梅公这么思考的时候,卫侯也在观察着他。
梅公进来之前,卫侯是躺在美人身上的,周围还有好几位美人陪伴。有的负责给卫侯充当枕头,有的负责给卫侯倒美酒,有的负责给卫侯跳舞,有的负责吹拉弹唱,还有的负责操控法器,调整室内的温度、湿度、灵气含量等一系列因素。
总之,随着道法走入生活理念的逐步实现,不仅仅生产力提高了,贵族们享受的奢靡程度也大大提高。
过去的时候,大贵族最多也就是吃一顿饭杀几万只鸭子,或者杀几千头牛,取每头牛最喜欢的一小部分作为菜肴,这就已经是很了不起很奢侈的做法了。
可是如今,随着法器的普及,贵族的奢侈程度,顿时连续上了好几层楼,就跟坐火箭一样,真的是只有普通人想不到,没有贵族们做不到。贫穷,限制了普通人的想象力。
梅公进来之后,卫侯就坐了起来:“先生坐,上茶!”
梅公坐了下来,喝了一小口茶水之后,才等着卫侯的命令。
卫侯把收集到的情报递了过去,梅公看着情报,这在预料之内:“看来,和平终归是要结束了。”
说到这里,梅公就开始盘点家底给卫侯听,得给卫侯增加一点信心。
一个眼神之后,周围就只剩下卫侯和梅公二人了。
“君上,臣来到卫国已经三十多年了,这三十多年来,臣使用儒家神通、道法,在卫国改革。”
儒家最擅长沟通人和人,人和其他的生灵;墨家最擅长沟通自己,包括沟通自己的肉身,自己的元神,自己的一切;道家最擅长沟通各种概念,也就是所谓的道或者神祇。
三家各有所长,但儒家在治国理政方面的优势,确实不少。
只要成为了一名方士,就能沟通几个人,让这几个人做到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术士可以沟通几十人,道士可以轻松沟通数百,羽士是数千,真人就是数万到数十万。
看起来好像也没什么,但治理过国家的都知道,治理国家的时候,很多时候最大的问题不是想不出好的政令,而是一道好的政令,根本执行不下去,最终变成了坏的政令。
也有的时候,中央收税是一个百姓一年增收十钱,可是到了地方上,最终官吏们从百姓们手里拿走的却是一百文钱甚至更多。
政令不通畅,上下不一心。
一个村子,男女老幼加在一起可能也就
几百人到几千人。村长是一名方士,使用神通,获得了好几个和自己心连心的副村长,让这几个副村长一个人管一个方面。这样,一个村子的管理就不会出问题。
如果一个儒家的术士,当上了乡长,他就可以用自己的神通,强行让底下的村长和自己同一个想法,同一个意志!
一个儒家的道士,担任县令,就是一个能够保证每个村长都听自己话,都按照自己意志执行的县令。这样的县令,谁来了都得竖起一根大拇指。
百姓不会在乎县令是否对村长们使用了神通,只要底层老百姓日子过得很好,才不会去管这些事儿呢。
同样的,一个儒家羽士,就能很好的治理一个郡。
当年梅公来到卫国之后,首先就带着自己的徒子徒孙们一起,组团来到了卫国,一上来就担任了八十多个郡的太守。然后,梅公就开始写信,呼朋唤友,最终花了五年时间,终于做到了每一个郡的太守都是羽士。
到了这一步之后,梅公就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了。
儒家的方士们担任村长,一个人说服几名和他同心协力的副村长,这样的控制能力,足以保证梅公的政令能够清楚的传递到每一个村。
这样的行政动员能力,你就是放头猪坐在梅公的位置上,也能顺利改革。
这就是梅公的道理,用儒家的神通和你讲道理。
讲道理你不听,那伱就看我神通!
看完了神通,你也就明白了我的道理!
梅公的做法,让很多人大开眼界,批评梅公的有很多,学习梅公的也不少。
综治,梅公靠着强大的实力以及强大的讲道理的能力,顺利执政卫国,顺利推动改革。
“这三十多年来,咱们从盐城购买的物资,一律八折。”
“这三十多年来,臣一直在思考最适合咱们卫国的产业是什么。”
闻言,卫侯像是想到了什么,直接叹息一声。
梅公并没有在乎卫侯的想法,而是直接说道:“咱们卫国,和魏国接壤。虽然老臣努力改革,甚至老臣自己也因为改革而成了大真人,但老臣必须承认,咱们不是魏国的对手。”
“如今的卫国,只有老臣一尊大真人,真人、初代倒是很多,有好几十位呢。”
自从造化青莲成圣之后,短短三十多年来,初代就直接成堆成堆的出现。
造化青莲成圣之前,雷劫之道并未彻底推广开来。那个时候想要渡劫,你就得建设祭坛,祭祀造化青莲,然后献上祭品,最后才能渡劫。
成圣之后,不需要祭祀,不需要祭品,只需要符合条件就能直接渡劫。
省却了中间的步骤,渡劫变得简单明了。
当然,天劫也不提供最低保障,渡劫失败,说不定就直接死了,这是很常见的。
过去的时候,造化青莲起码能保证,哪怕渡劫失败,也能活着。
但即使如此,随着天劫的普及,很多不怕死的人,都去渡劫了,大多数不怕死的都死了,但还活下来的,却取得了重大进步,大量的初代诞生了!
“一尊大阵人,初代三十多位,先天真人二十多位,这样的实力放到五十年前,那就是货真价实的大国,是当世强国。放到一百年前,那就是比肩齐国、楚国,仅次于晋国的超级大国!”
“可是,放在今天,放在今时今日,却仅仅只能算是中等强国,地区强国,国家的命运依然无法掌控。”
“我们变强了,魏国更强了,这种时候,又该有什么产业适合咱们卫国呢?”
“农业?这不行,农业是盐城的底线!”
谁不知道农业是盐城的心头肉,其他方面的产业,盐城或许不在乎,但如果是农业方面,那盐城只能明着打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