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四百零八章 母仪天下菩萨心肠
“大伴!”
秦昊手中攥着漠北的传国玉玺,沉声道。
静公公迈着小碎步,来到秦昊身前:“万岁爷,您有什么吩咐?”
秦昊将传国玉玺递给静公公,压低声音道:“你去把这东西收起来,不可有任何闪失!”
静公公接过玉玺,只看了一眼,顿时脸色煞白。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这是漠北的传国玉玺!
原来,铁黎可汗送给华真的礼物,居然是此等宝物!
“奴才遵旨!”
静公公郑重其事,将这玉玺接了下来。
秦昊和华真,重新回到宴席之上。
慈宁宫家宴,正式开场。
妃嫔们都很有默契,虽然心中好奇,却也都忍着,没有追问此事。
家宴的气氛,其乐融融,十分融洽。
众妃嫔领着各自的皇子皇女,纷纷上前,向秦昊敬酒。
“父皇,这一杯酒,儿臣祝您武运昌隆!”
“父皇,女儿也敬您一杯!”
“”
秦昊满脸喜色,满口答应:“好!好!你们孝心可嘉,都是朕的好孩子!”
看着眼前的子女们,一天天长大,秦昊的心情大好,不由多喝了几杯,眼神中多了几分醉意。
眼看着酒宴过半,气氛正热烈,皇后苏晴儿
忽然放下筷子,眼圈发红,情绪有点不对头。
秦昊发现苏晴儿的异样,开口问道:“皇后,你今天怎么没胃口?是身体不舒服吗?”
“朕这就宣孙青檀过来”
苏晴儿连忙摇头:“皇上,不用烦劳青檀妹妹了。臣妾的身体,没有不舒服”
秦昊眉头紧皱:“没有不舒服?那定然是御膳房的饭菜,不合你胃口!来人,把饭菜全都倒了,换新的!”
苏晴儿脸色一变,忙道:“皇上,万万使不得!这些菜肴,全都美味可口!如果全倒了,也太铺张浪费了!”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
秦昊看着苏晴儿,奇怪道:“也不是饭菜不合胃口?那你是有什么心事?尽管说出来,朕为你做主!”
苏晴儿泪水涟涟,道:“皇上,臣妾看到这些美味佳肴,山珍海味,忍不住想起百姓们吃糠咽菜,只能用红薯果腹。”
“甚至有百姓,还在饿肚子,吃了上顿没下顿。”
“臣妾就不由悲从中来,实在是吃不下饭。”
听到这话,众妃嫔全都呆愣当场。
手中的鸡腿,瞬间不香了。
秦昊感慨道:“皇后,你心怀百姓,忧国忧民,不仅是后宫
楷模!在朕看来,满朝文武,都要以你为榜样!”
苏晴儿抹去眼泪:“皇上谬赞了!臣妾臣妾只是有感而发,并没有想那么多”
若是其他人这副模样,秦昊一定认为此人是在惺惺作态,故意在自己面前演戏表现。
秦昊心里清楚,苏晴儿并非作伪,而是确实有一副菩萨心肠。
百姓们的眼睛是雪亮的。
否则,百姓们也不会将苏晴儿称作活菩萨,甚至把她的画像放在供桌上,当成真正的菩萨来膜拜。
“不过”秦昊看着苏晴儿憔悴的模样,有些心疼:“身体终究是自己的,就算你再忧心百姓,东西还是要吃的!”
苏晴儿摇头:“可是臣妾心里惦记这事,实在是吃不下。”
秦昊笑了笑道:“你尽管放心好了!灾民们的生计问题,朕会着手处理!朕已经写信给苏放,从南洋调拨了大量的粮食,可以暂解燃眉之急。”
苏晴儿愣住了:“从南洋调粮?如此遥远的路程,远水解不了近渴。何况,南洋这穷乡僻壤的地方,能有多少粮食?”
众妃嫔都是纷纷点头,赞同苏晴儿的话。
别说是这些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妃嫔。
就算
是满朝文武,都对南洋有极大的误解。
在他们看来,南洋是蛮荒之地,穷的叮当响,当地百姓连饭都吃不上。
事实上。
由于气候原因,南洋的作物,可以一年三熟。
就拿吕宋为例子,那里的土地不仅肥沃,有良田万顷,而且人力十分低贱。
除了种植粮食之外,还可以种植甘蔗、香蕉、烟叶,以及香料。
说白了。
南洋可不是什么穷乡僻壤,而是一块得天独厚的宝地!
否则。
西洋人又不是傻子。
他们为什么会万里迢迢来到南洋,在岛屿上开辟殖民地,修建种植园?
然而。
南洋明明这么好,是宝地,为什么会那么穷,当地的百姓,为什么会吃不上饭呢?
原因有三。
其一,当地百姓尚未开化,科技水平极低。
当地种地,还处于刀耕火种,焚田开荒的阶段。
说白了。
就是放一把火,将田地上的植物焚烧之后,然后就拿着种子到处撒。
不除草、不施肥、不捉虫。
田地能不能长出来,全靠老天爷赏饭吃。
其二,就是当地的政治体制极其落后,大部分还是酋长制的原始社会,还有奴隶存在。
奴隶的积极性,自然是极
低的,劳动力无法解放出来。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就是倭患!
其实,倭患最严重的地方,不是大夏,而是南洋。
大夏毕竟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庞大帝国,哪怕闭关锁国,军备废弛。
可是,烂船还有三斤钉,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倭寇滋扰大夏,还要掂量掂量。
南洋,却是一水的小国家,而且极其原始落后。
倭寇在南洋,可以说是横行无忌,为所欲为。
当地百姓,好不容易种出一些粮食,赚取一些财富,在手里还没暖热呢,就被倭寇抢走了。
就算是贵族阶层,也经不起倭寇天天过来劫掠。
何况是百姓?
南洋百姓身处宝地,却因为倭寇之患,穷困潦倒,饭都吃不上。
现如今,大夏占据了南洋,特别是王孝儒带着三千门生下南洋之后,这三个难题,全都迎刃而解。
科技水平低,当地百姓不会种地。
这个最简单。
种地,是大夏人的天赋。
哪怕是这些儒生们,大部分四肢不勤,五谷不分,从来都没有种过地,充其量读过几本农学的书籍。
可是,仅凭他们从小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