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你们数学不及格啊!
朱元璋一定要改变,他绝对不允许,大明亡国的事情发生。
楚南叹了口气,说道:“皇帝陛下啊,大明亡国的原因,其实不是一句两句能够说完的。”
“这样,我先挑几个重要的说吧,您听了要是觉得有用,以后我再说别的,行吧?”
作为现在已经和大明国运绑定的人,楚南当然是希望大明好一点。
只有大明好,他才真的好。
不过有些事情,就算老朱提前知道了结果,他站在这个时代,也改变不了什么。
朱元璋点了点头,说道:“你说吧,咱听着呢。”
“皇帝陛下,我还是那句话,我说的都是史书记载和后世分析的,要是说不对,你可别急眼,这么大岁数了,何必呢,是吧?”
不等老朱继续说话,楚南就继续道:“其实,大明亡国的种子,现在就已经种下了。”
“什么?!现在?!”楚南漫不经心的一句话,宛如晴天霹雳,让老朱刚刚平静下去的心,又坐起了过山车。
但很快,这种震惊就被狂喜所替代。
如果大明亡国的原因,真的是现在种下的种子,那不就可以改变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的神色变得激动无比,双眼一闪一闪,脸上的肌肉也在有一下没一下的抽搐着。
“楚南,你给咱,给咱说说,咱都种下了什么亡国的种子?”
朱标,朱棣也都是一脸紧张的看了过来。
楚南想了一下,道:“皇帝陛下,今天我就只举一个例子,说的多了,我怕您消化不了。”
“快说!”老朱已经急得满头都是汗了。
“亲王赡养。”楚南一字一顿的说道。
虽然这未必是大明亡国的最直接原因,但是,却是现在最应该改变的事情。
能否挽留二百年后的大明,谁也说不清。
但是,能够提升国运,那是一定的。
这就是楚南的真正目的。
“亲王赡养?”老朱显然没回过神来:“这和亡国有什么关系?”
楚南不慌不忙,说道:“陛下,你还是听我细说说吧。”
“现如今,大明的国策之中,陛下曾经亲自定下了一条亲王赡养的制度。”
“陛下当然是出于好心,想让自己的子子孙孙,都有想之不尽的荣华富贵,对吧?”
老朱点了点头。
楚南接着说道:“但是,皇帝陛下却没有想过更多。”
“事实上,后世对于这条国策的评价,都是错误的国策。”
“这一条,可以说断了大明朝气运至少数十年。”
“所有人都知道,陛下关心百姓,在乎百姓。”
“但……因为这一条规矩,让陛下心心念念的百姓。日子至少苦了不下十倍。”
“可以说,您一手缔造了大明,却也因为这一条祖训,间接的让大明加速走向了衰败。”
为了继续说服老朱,楚南继续道:“并且,陛下的后代们,其实并没有从中获得多少好处。”
“荣华富贵是有,可是仅仅二百多年,真正享受到荣华富贵的,又有多少代?”
“两百多年后,陛下的后代,可就没有了这些。”
“所以在我看来,亲王赡养,百害而无一利。”
“纵然陛下好心让后代享受了富贵,可是,却也苦了两百多年以后的后代。。”
“两百年后,大明亡也亡了,他们,又有何荣华富贵可言呢?”
“亲王赡养,乃是亡国之策!”
朱元璋的眉头紧紧的皱着,似乎是有些不服气。
说道:“就算咱的这个想法在你们看来错了,可也不至于亡国吧?”
“不至于?”楚南想了一下,道:“皇帝陛下,你看,我给你算一笔账啊!”
“陛下定祖训,亲王爵位世袭罔替、亲王之位世代相传、而亲王子嗣,则是降一爵为郡王!”
“其他的,咱就不说了,免得吓到皇帝陛下。”
“我们就按照最低的郡王来算吧!”
“郡王的待遇,岁米六千石、也就算是六千两。加上其他杂物,按照八千两换算,没错吧?”
楚南前世的时候,研究过不少古代的历史,对这些东西,也相对了解一些。
虽然没有办法说的全部都对,说个七七八八还是差不多的。
老朱点了点头,楚南说的这个数字,大差不差。
楚南继续道:“其他的支出,咱们都不算,就只算郡王。”
“就按照我们后世的记载来说,明太祖皇帝共计子嗣二十六人。”
“当然,这是后世记载,现在陛下可能还没有那么多的子嗣。”
“但是我们就按照后世的记载算。”
“二十六个子嗣,也就是二十五个亲王。”
“而亲王之下、还有郡王。”
“郡王的话,咱们少点算。”
“就每个亲王,算十个子嗣吧?怎么样?”
“十个?”老朱不由得皱了皱眉头。
楚南嘿嘿笑道:“陛下,相比于您的二十六个,这可不算多,汉朝的中山靖王,还有上百个儿子呢!”
朱元璋想了一下,觉得确实有道理,点了点头道:“继续说。”
楚南清了清嗓子,道:“皇帝陛下,接下来,您可得听仔细了,那可是一个天文数字啊!我劝你最好还是有心理准备……”
老朱心里不由的一紧,他似乎已经隐隐察觉到了什么东西。
但最终,老朱还是说到:“你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