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仙侠小说 > 我在博物馆里当砖家 > 第106章行走的20万

第106章行走的20万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开学前,翟丹应邀,又和高桥见上一面。

    会面是在高桥下榻的宾馆大堂休憩处进行。

    翟丹到时,高桥和他的新翻译,已经在那里等候多时。

    “翟君,又见面了。”

    高桥很友好的欢迎他。

    “高桥先生不用这么客气。我听博物馆的人说,你准备去刘氏家族认祖归宗,这样一来,我们之间又亲近了不少。”

    高桥很高兴地说:“不仅是我,我还联系上了原田家族的人,我们都是刘氏后裔。等下次来这里时,准备去拜访家族祖先的祠堂,正式认祖归宗。”

    翻译也插话道:“高桥先生曾经说:要不是翟君,他都不会想到,能在这里找到断掉了的家族起源。真是谢谢翟君。”

    高桥递上一个小方形盒子,打开盒盖,里面是一个修补过的白瓷茶盏。

    “高桥先生说,这是他金缮过的一件小瓷器,作为礼物送给你,不成敬意。”

    翻译又偷偷说:“这上面有高桥大师修缮后留下的徽章印记,拿到国际市场上,能卖上万块人民币。”

    “谢谢。”

    翟丹接过。

    翟丹也没空手来,他递过一个火柴盒大小的纸盒。

    “这是送高桥大师的礼物。”

    翻译看到礼物盒子小的不得了,差点把眼睛都跌掉下来。

    心说我们中国人是礼仪之邦,人送你的茶杯虽不大,怎么说都算是能拿得出手。你小子的回礼,也未免也过太小气了吧。

    翟丹又递上一个放大镜。

    “这是我们东洲文化市场张正君师傅的微雕作品。他在一粒米上,刻下了刘氏宗族的家训。这也是博物馆刘馆长托我定制的礼物。”

    制作的时候,为了炫技,张师傅说其实还可以刻的更小,比如说用一粒小米。

    翟丹怕掉地上,人家高桥都找不到了,特意嘱咐用大一点的粳米米粒。

    就这样,已经够惊艳的了。

    高桥拿起放大镜,看清楚了米粒上面的字以后,不免大吃一惊,对翟丹又是连连表示感谢。

    “高桥先生这次急着回国,没有时间帮你们学校修理那件瓷器了。但是高桥先生说他知道你是一个瓷器修复高手,已经向有关方面推荐翟君您,接替他去修复贵校摔碎的瓷器。”

    “这个,以后再说吧。”

    翟丹只当他是客气,回复的态度也很敷衍。

    远来的和尚会念经,学校不会把这么重要的事交给本校一个学生。而且自己心高气傲,不可能去接别人丢掉不要的活儿。

    “小翟,你千万别不重视。据我所知:这个事情有二十万赚头呢!我要是会修复瓷器,我都会去抢这个活儿。”

    翻译在旁边善意的提醒。

    “二十万!那学校更不可能交给我了。”

    翟丹微笑着摇摇头。

    “说到传统工艺,高桥先生知道你已经把东洲丝绢申请专利的事,而且打听到申请已经被相关部门受理了。”

    “欧呦,消息还挺灵通的。对我们的丝绢工艺还惦记着呐。”

    “别误会!高桥先生的意思是:等你们专利申请下来,周期大概会是一年以上,发明创造专利时间还要长一些,那时候,正好他们企业的一条纤维生产线也将上马,到时希望能把你们的专利用应用上,他们会付钱的。”

    “专利不是我的,我说了不算。”

    “但是专利持有人信任你,她只听你的。你在赵女士那里有巨大的影响力。”

    “这个好说,等专利确认下来,具体怎么用,那时再商谈。”

    开学后,没上两天课,翟丹被陈老师和曹老师叫到一间空办公室内,进行单独谈话。

    “翟丹同学,知道我们找你来,是为什么事吗?”陈老师很诚恳的说。

    “不知道。”翟丹说。

    “不要紧张,我找你来,是为了修学校那个大花瓶的事。高桥先生离开的时候,应该跟你说过吧?”陈老师说。

    “他倒是提过,说修这个花瓶,按他们东瀛的金缮术,得用四个月。他在家乡还有其他事,不可能在我们这里待四个月,而我们学校又不愿意让他把大花瓶带到东瀛去修,所以他放弃这次修理的活儿了。”

    “他还跟你说过其他的事没有?”曹老师问。

    “其他就没什么了。他还说要向学校推荐我来给修呢。我才不信他的,我还是个学生,这怎么可能?”

    说到这里,翟丹自己都笑了。

    其实,高桥临走前找他,重点是说知道翟丹已经把东洲丝绢的工艺申请专利了,而且专利申请已经被受理。

    他希望来年带族人来刘氏家族认祖归宗时,翟丹能帮忙把专利卖给他。

    翟丹明确表示:这个专利只授权使用,专利权概不出售。

    高桥也不强求,又说看在他和原田都是刘氏后代的份上,给个优惠授权价格。

    翟丹笑着说:“没问题!”

    “不管你相不相信,高桥先生临走时,向我们学校郑重推荐了你。”曹老师说道。

    “他还真推荐我了?他都没见过我锔瓷。我那天说和他比一比修瓷器的技术,也就是随口一说。”

    翟丹感到深深的惊讶。

    “他见识过你的手艺。”

    陈老师认真的说。

    “他什么时候见过我干修复活儿?”

    “我把你把帮我修复好的茶壶,拿给他看了。”陈老师继续说。

    “高桥先生看了你修缮过的茶壶,半天默默无语,后来就真正下定决心回东瀛,放弃对我们学校大花瓶的修复。”

    “他先前不是答应帮我们学校修吗?这人说变卦就变卦。”翟丹评论道。

    “原因就像你说的:是修缮要用的时间较长和家乡的公司里有事。但是他离开前曾表示:要回去继续修炼三年技术,回头再找机会和你比试比试。”

    陈老师很镇静的说。

    “为什么要三年以后找我比试?”

    “因为他现在没有任何把握赢你!换句话说,是你令他知难而退。”

    翟丹轻松的笑起来:“还憋着一个潜在的理由。他就不怕我三年以后,我的功力还会继续长进。”

    “他现在看好你,认为我们学校本来就有技术好的修瓷人,不需要他在这里呆上四个月。”

    “所以现在学校要找我修那个大花瓶吗?”

    “是的。”

    “是不是陈老师您在这中间给做的工作啊?”

    “推荐你,是高桥诚心诚意的,和我没有任何关系。你帮我修好心爱的茶壶,我说过要感谢你,但事实上没给过你一分钱。为了帮你,我只做了一件事:把你修过的茶壶给高桥看。”

    “谢谢陈老师找机会提携我。”

    “关于学校请高桥修花瓶的事,赞助商承诺出二十万。前天,权专家向新闻界透露,说这里面有高额回扣和暗箱操作。”

    “因为这个事,税务、审计和纪委都过来查这其中的猫腻。现在高桥走了,魏氏公司也甩手走掉了,这二十万已经打到我们学校账上,不清不白的,钱成了烫手的山芋。”

    “为了撇清嫌疑,学校准备把这个二十万花出去,全部用在修复那个大花瓶上。这样我们学校就不存在黑掉那笔钱的嫌疑。而花二十万修好花瓶,只会使学校的花瓶增值到二十万以上,学校也不会吃亏。

    “至于让谁来修复,除了高桥推荐你,博物馆胡老师推荐你,我和曹老师也推荐你。”

    “陈老师,您的意思是让我挣那二十万?”

    翟丹本来就不小的眼睛,这下瞪的更大了

    真有二十万,不由得翟丹不动心。

    “就问你干不干?”

    “干!”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