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仙侠小说 > 我在博物馆里当砖家 > 第65章陈年往事

第65章陈年往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胡老师一向喜偏爱翟丹这个徒弟,当初为了收他,甚至放下专家的身架,不惜放低姿态,上演了师傅主动找徒弟的一幕。

    他想把快要湮灭的锔瓷技术传承下去,也是赤诚一片,用心良苦。

    昨天晚上,面对考古队几个退休老专家对徒弟的赞赏和暴露出来的争抢意图,他立刻站出来,声明翟丹已经是自己的徒弟了,警告别人不要再打他徒弟的主意。

    就是这么一个把徒弟看得很重的人,面对翟丹拿来的一件碰瓷道具,胡老师居然紧张到惊慌失措,声言要和翟丹断绝师徒名分上的关系,还要求翟丹:不要承认学过锔瓷。

    这些奇怪而又令人震惊的表现,前后太过矛盾,反而只能令翟丹越来越疑窦丛生。

    当胡老师说出“仇人回来了”的话时,翟丹心头更掠过无数个疑问。

    “仇人?仇人是谁?咱们锔瓷行业什么时候有了仇人?”

    “仇人是民国时东洲锔瓷业四大流派中——最狂的一家。”

    “我记得您不是说:以前的老东洲城,锔瓷业只有三家吗?”

    “这么给你说吧:大丹,其实在民国时候,东洲的锔瓷业最早不是三分天下,而是有四大派。”

    “四大派?第四家是谁?”

    “还有一家姓李,他不是第四家,而是排名第一。后来李家大当家因为走上邪路,被我们三家联手打败,四大家最后变成三大家。”

    “这事我怎么从来没听您说过?”

    “本来以为都是陈年往事,而且知情人基本上大多都已经过世,成为历史的烟尘。但我万万没想到,李家的后人现在又出现了。”

    “这里面都有什么恩怨?这么多年还不能化解?”

    “这里面的恩恩怨怨,我今天就讲给你听吧。有些东西,你也应该知道了。”

    胡老师说话的语速很慢,小修复室里,周围尽是文物。

    此情此景,在翟丹眼里,宛然是一个老人,在诉说着一段尘的封历史。

    事情其实不复杂,但也不简单。

    东洲城在明清朝年间,锔瓷行业曾经兴盛一时,涌现出李、胡、季、谢四大家,这四大家基本占据了全城的锔瓷业务。

    胡家是胡老师祖上。

    谢家是翟丹姥爷那一代。

    季家是城隍庙季氏一派。

    李家,就是最狂的一门。

    因为锔瓷是个小众的行业,虽然说起来似乎做的轰轰烈烈,但是大多数时候,都是穷人的修补碗盆生意,各家基本就是维持个温饱或小康的水平。

    在清末民初,各家的发展开始有所变化。

    锔瓷分成“常活”和“秀活”。

    “常活”,就是民间日常修个破碗,补个瓷盆什么的。

    “秀活”,就是为达官贵人修复古董。

    “常活”普通,“秀活”要求动脑子和讲技术。

    当时社会上流行玩古董。

    陶瓷器古玩易碎,把玩的人多,出意外摔破的概率就大。

    经常有人拿着各种原因弄破、弄碎的古董,来找锔匠修复。

    为了赚到更多的钱,也为了迎合当时达官贵人对古玩的热捧,四大家开始把锔瓷业务往“秀活”上侧重。

    换成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对产业进行升级。

    四大家的锔瓷技术,也开始有了更细致、更专业的分化。

    胡家细腻,侧重修复瓷器;季家善用用金锔,侧重接断裂的玉器;谢家接地气儿,侧重陶器;而李家,则剑走偏锋,和古玩贩子勾结,侧重于收集各种古董碎片,再把碎片修复成看起来完好无痕的古董,卖个高价。

    李家造假手艺,曾一时独步天下,在黑白两道都非常吃得开。

    把古董修复的看不出来有残破痕迹,这本来是一件值得骄傲的好事,但是拿这种本事去赚黑心钱,就成为一件很不道德的事。

    在锔匠眼里,一件器物,一般只有修复的好和不好之间的区别,没有真和假的道德区别。

    器物可以没有道德上的区别,但修器物的匠人必须要有。

    赚钱时讲道德和不讲道德,往往在于匠人一念之间的选择。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其他三大家曾多次对李家进行规劝,希望李家收敛一些。

    无奈李家和许多骗子、贩子、大盗、达官贵人,都有交集,时间久了,李家大当家的性格渐渐变得十分狷狂,根本不听同业的好心劝告,反而做事越来越显示出一派枭雄的风格。

    夜路走多了,终会遇上鬼。

    某一年,李家用破碎片以次充好,修成完整无瑕疵的古董,卖给东洲城一个有权势的大人物。

    大人物在隆重的聚会上,把古玩拿出来当众显摆,结果被人认出:这是李家用不值钱的碎瓷片修复出来的假货。

    大人物因此被搞的颜面尽失。

    事后,大人物带人去李家问罪抓人,谁知李家提前听到风声,举家逃跑,令抓捕的人扑了个空。

    大人物一怒之下,迁怒锔瓷匠,一夜之间,把东洲城的锔瓷业全部查禁了。

    这下,搞的不仅是本城锔瓷行业几十口子匠人吃不上饭,顺带着,连全城穷人的锅碗瓢盆破了,都没地方去补了。

    胡、季、谢三家做生意时,为了表示不忘本,在接高端修补古玩生意的同时,低端修补锅碗瓢盆的“常活”生意一直未曾断,几乎来者不拒。

    战乱年代,东洲的穷人多,买不起锅碗瓢盆的人也多。家用陶瓷器皿破了,都是能补就补,能修就修。

    锔匠被查禁,这下连将就着过的生活方式都过不下去了。

    事情过了半年,三家花了不少钱,刚刚有点缓和,把人都放回来。

    这时,李家的行踪被查到了:原来李家藏在大人物的死对头家里。

    大人物带着侦缉队,去死对头家上门去要人,对方不给,因为双方势力旗鼓相当,谁也奈何不了谁,场面陷入胶合中。

    就在这时,李家大当家的现身了。

    大当家狂妄的说:他李家手艺,是东洲城最高明的。大人物高价买到假货,那是不识高明手艺。要是不服,可以找个手艺更高的来比试比试。

    李大当家的还拿出一个瓷水盂,当场放话,说谁的修复手艺能比他这件水平更高,他愿自己先断手,再投案伏罪,并从此全家退出锔瓷业的江湖。

    大人物带着李家抛出的水盂回府,竟一直没看出有什么破绽。

    又找行家来帮着掌眼,还是没看出什么破绽。

    然而就在第二天晚上,水盂居然很神奇的自动迸掉下一块边来。

    众人才发现:这个瓷水盂是个修复过的残品。

    只是修复技术太过厉害,瞒过了许多行家的眼睛。

    水盂瓷片自动脱落,都是提前设计好的。

    炫技的同时,无形之间,李家又戏耍了大人物一回。

    大人物被气得发了狠,以锔瓷匠人造假古董为理由,把东洲其余三家刚释放的锔瓷匠又全都抓了起来。

    用几十口子人身相威胁,要三家当家主事的人想办法,打败李大当家。

    胡、季、谢三家如果不同意和李家对决,或者在对决中失败,就将三家会锔瓷的匠人,永远关在监狱里,让锔瓷这门手艺永远断绝。

    人被关起来还是小事,这一下还给全城穷人造成诸多不便。

    吃饭的碗,和面的盆、盛水的缸……各种陶瓷器,破了全都没人补。

    除了全城穷人生活不便,所有匠人还都被关了起来。

    如果真的永不释放,断了这门手艺的传承,这对锔瓷匠人们来说,是比天塌下来还大的事。

    另外,李家为赚钱走了歪门邪道,威胁到了锔瓷行业的生存。

    败坏门风者,需要净化门户。

    于是,思索再三,锔瓷三大家决定:和李家进行一次同行之间的对决。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