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仙侠小说 > 我在博物馆里当砖家 > 第52章都准备好了

第52章都准备好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中午时分,在东洲市职业技术学院大门旁,立着一张长桌子,桌子后面坐了三个人。

    旁边,还立着一个牌子,牌子上写着粗体大字:自考招生。

    翟丹走上前,其中一个招生的老师站起来,发给翟丹一张招生简章。

    “小伙子,是不是要报名自学考试?”

    “你们这有中文专业?”

    翟丹指着招生简章上的专业一栏问。

    “有!自考汉语言专业,就是中文专业,专科本科都有。”

    “怎么专科只有十门课?”

    翟丹印象里,应该十好几门课程。

    “中文专业一共就是十门,是自考里课程最少的。”

    旁边一个招生老师说道:“要学习的话,抓紧报名,听说以后还要多增加几门课程,现在趁着课程少,早报名早拿文凭。”

    翟丹高兴的一拍脑门。

    现在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现在的中文自考专业,只有十门课!

    至于后来的十几门课程,那是未来二十一世纪以后又增添的。

    现在报名,可以少学好几门课程。

    拿大专文凭的速度,会快很多。

    旁边招生老师像是看透了翟丹的心思,趁热打铁的说道:“十门课程,如果考试都是一次通过,最快可以在一年半内拿到大专文凭。”

    旁边还有一位招生老师帮衬着说:“拿到大专文凭以后,还可以继续学专升本。有些本科的课程,和专科是同一本书。如果全部过程顺利,总共花三年,就可以拿到本科文凭。”

    看着招生简章上一门门熟悉的课程,一个弯道超车的大胆想法涌上心头。

    他的心跳开始加快,呼吸变得紧张而又急促。

    三个招生老师看翟丹似乎有所心动,开始轮番上阵,对翟丹进行滔滔不绝的宣传。

    “没有基础没关系,说是自考,如果参加我们学院的辅导班,我们有专门的老师辅导,考试通过率是自学的十倍。”

    “不瞒你说,我们东洲职业技术学院以前是技校,现在和省里自考的主考院校联合办学,升级为大专,以后还可能升级为本科院校。上我们学校,不丢人。”

    “在我们学校报名,有白天脱产班,夜校班和周六周日业余班,学制灵活,不会吃亏的。”

    翟丹突然意识到:明年就是大学扩招的时间节点了。

    春江水满鸭先知,技术学院现在出来抢生源了。

    人生需要有规划,赚钱需要有规划,学习,也需要有规划。

    高考,被形容为千军万马挤独木桥。

    按照正常的人生轨迹,翟丹2000年高中毕业,会正好赶上事业单位只招聘大专以上文凭的门槛。

    假如翟丹高中毕业后,考上一个中文类大专,三年后毕业,会赶上2003年事业单位入门门槛的加码升高,那时人家只要本科以上文凭的。

    即使翟丹高中毕业后,考上一个本科。四年后毕业,那是2004年以后的事了。虽然本科文凭可以畅行,可那是六年以后的事,胡老师等不了。

    胡老师今年六十一,属于退休后被博物馆返聘。六年后,将是快七十的人。

    返聘最多坚持到六十五岁。

    有些东西,胡老师不可能亲手交到翟丹手里了。

    除非,翟丹有弯道超车的机会。

    ……

    黄昏时分,翟丹回到家中。

    老妈在厨房做饭。

    老爸早就在家里等候,见到儿子回来,他神秘兮兮地拉翟丹去阳台。

    老翟像是做贼一样,低声对翟丹说:“儿子,照你说的,我把一切都办好了。”

    “这么快?”

    翟丹惊讶老爸的效率。

    “你石叔的老家,就是柿子山那里的。他跟大队领导都是本家亲戚,特别熟。他带我去办的,有熟人好办事。一天之内,把我的户口落户到那里了。”

    翟金成心虚地往厨房那边看看妻子的动静,然后悄悄拿出了证明。

    他对翟丹说:“已经在大队登记在册了。”

    证明上赫然写着,他把东洲城市户口改成了柿子山村的农村户口。

    户口栏的“农业”两个字,异常扎眼。

    户口本上一般就两个选项。城市户口就写“非农业”,农村户口就写“农业”。

    “丹儿啊,你确定那里两年之内,还会被划为城市户口吗?我这可是背着你妈干的,你爸从来没干过这种投机倒把的事。要是你妈知道了,咱家就永无宁日了。那结果,会比得罪楼上老魏还惨!”

    老翟对儿子使了个“你懂的”眼神。

    “放心吧,爸。政府的城市规划都登在报纸上了,东洲城太小了,不扩大城区,就没有前途。城市以后会往东发展,柿子山那边,下一步全部划归市内,算主城区,当地人全改城市户口。”

    翟金成又摸出一张纸。

    “这是你说的山上那座空房子,位置绝对没错。也是你石叔给牵的线,只花三千块钱,我买下了。”

    “爸,那就成了。”

    “儿子,你可一定要弄准位置啊!他们当地人都说你爸脑子有毛病,放着山下条件好的砖瓦水泥房不要,偏要买山上的废弃空石头房;放着好好的城市户口不要,非得落户农村。你要是弄不准,你爸就成别人嘴里的笑柄了。”

    “爸,放心,今天在博物馆,我还看到了那山的地质构造图,位置肯定不会错的。你就等着拿奖金吧。”

    “是博物馆的人给你透漏的消息吗?”

    老翟不放心地问。

    “您心放肚子里吧。我有自己消息来源。绝对准确。”

    翟金成听儿子说过:在博物馆里拜了个师傅。觉得儿子一定是得到了内部消息。

    看儿子态度坚定,他才稍稍放下不安的心。

    “吃饭了!”

    翟妈在外屋喊。

    翟家父子从阳台走出来,坐在餐桌前。

    平时饭桌子上的菜最多一荤一素,今天,翟妈做了四个菜,还烧了一大碗汤。

    翟氏父子心里有事,不敢说话,心虚地低头吃饭。

    翟妈放着筷子不动,突然长叹一口气。

    “我今天有些话要跟你们爷俩说。”

    “妈,什么事啊?”

    翟丹停止吃饭的动作,抬头问。

    “是关于咱们家户口的事。”

    听到“户口”两个字,老翟“哼”地一声,被嘴里的米饭粒呛到了,喉咙里拼命咳嗽起来。

    老妈突然说出一个惊雷炸裂的话题,翟丹也一惊。

    “妈,你想说什么?”

    翟妈欲言又止,想了半天,最后似乎下了很大的决心的样子。

    她很难为地说道:“关于转农村户口的事……你们……”

    翟丹第一印象:事情泄露了。老妈居然这么快就知道了。

    “妈,都是我不好,全是我的主意,这事跟爸无关!”

    翟丹抢先答话。

    “孩他妈,是我不好,也没和你商量,都怪我,我也是为这个家考虑……”

    翟金成也赶忙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

    翟妈叹口气:“是我不好。有事不跟你们商量。但我也知道:你们是为我好,所以把户口本藏起来了,但是我已经决定了的事,你们爷俩反对也没用。希望你们能理解我的苦心,快把户口本拿出来吧!”

    翟爸尴尬地拿出户口本:“反对也晚了,我已经改成农村户口了。”

    翟妈:“啊——没有我本人出面,你是怎么把我的户口改成农业的?”

    翟丹和翟金成糊涂了,二人一起问:“为什么要改你的?”

    翟妈:“你们不是都知道吗?为阻止我,悄悄把户口本都藏起来了,还明知故问。”

    翟丹感觉不对劲,问道:“妈,我们不清楚你要干什么,但我们是一家人。一家人就要同舟共济,你为什么要户口本?”

    “好吧。本来想瞒着你们爷俩的,现在说出来也无妨了。我不知道是谁走漏了风声,把我和田美珠、高金英两个老姊妹的计划透漏给你们爷俩了。我们仨准备合伙,承包镇外老家的那片鱼塘,但承包条件必须是本村人,我准备把户口迁到那里去。”

    翟家父子听的呆住了,

    翟丹问:“妈,你要把城市户口改成农村的?”

    “对。咱们一家三口,你爸有正式的工作,不适合改农村户口。你在上学,以后还要考大学,也不能改农村户口。算来算去,家里只有我最合适。”

    “孩他妈,城市户口在老家人人都羡慕,突然改成农村的,不太好吧?”

    翟妈大大方方说:“没什么不合适的。我现在也想开了,大丹姥爷的老家就在那个村,我小时候就在那个村生活过。既然城市不好混,那就回农村。”

    “你补砂锅的活不是干的好好的吗?这回老家承包鱼塘,补砂锅生意不做了?”

    翟爸问道。

    “孩他爸你还不知道吧:城里的陶瓷厂倒闭了。现在被一个魏氏公司买下来,准备搞建材只烧红砖了。这陶瓷厂一倒闭,库存的十万只砂锅,全部便宜大甩卖,现在在本市市场上,一块钱能买两个新砂锅。”

    “卖这么便宜!”

    翟丹倒吸一口冷气。

    砂锅价格这么便宜,现在修补一个旧砂锅的价钱,最少都能买两个新砂锅。

    照这样下去,谁家砂锅烧裂了还会去补?烧坏了都不如扔了再买新的合算。

    “市场行情就是这样,硬逼咱们另想办法。你们爷俩心里也别当个事儿,我都能想得开,说不定我承包鱼塘以后,明年咱们家就成万元户了。”

    “哎,对了。说了半天,你们爷俩还没给我说清楚:你们是怎么知道我要承包鱼塘这件事的?又怎么在我没出面的情况下,把我的户口改成农业的?”

    “妈,您的事,我们不知道。”

    翟丹小心翼翼的说。

    “不知道,那为什么把户口本拿跑了,还说已经改农村户口了……”

    说到这里,翟妈突然意识到什么,她死死盯着老翟。

    老翟尴尬地说:“我说的‘我已经改成农村户口了’,不是指你。我的意思是说:我翟金成的户口,已经改成农村的了!”

    “什么?你的户口改成农业的了?”

    “对!没错。已经都办好了。”

    “老翟——”

    ……

    这天晚上,整栋楼都能听到:翟丹妈吵吵嚷嚷的声音。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