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南派盗墓手记 > 第五百一十一章 三祖一姚

第五百一十一章 三祖一姚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老祖陈元。

    中祖黄轩辕。

    下祖唐宣。

    反正我已金盆洗手,不必避讳盗门中的往事,索性从头讲一讲。

    盗墓是下九流中的下九流,断子绝孙的勾当。自古帝王将相生前作威作福,死后唯恐被盗,无不将地宫修的固若金汤,却难挡土耗子穿陵凿棺,戮尸摸金。

    史书对盗墓者,自不会大张旗鼓记载,反而加以抹除,以免百姓看了史书,照葫芦画瓢。

    先说一说关外派老祖陈元。

    正史未有这个名字。

    在关中咸阳原县志,倒有那么几笔。

    中国人做事讲究个传承和根源,倒斗在行内,颇为赚钱,为盗门第一业务。陈元被关外派尊为开山祖师,大概在唐朝年间,祖籍为岭南人士。

    关外派的佼佼者,称负尸中郎将。

    这负尸中郎将,最早就是陈元口中传出来,后被关外派捧上神坛。

    岭南古为蛮荒之地,多毒蛇恶瘴,朝廷发仅比死囚轻一等的罪犯流放岭南,大都十死无生。

    当时南方相对落后,一遇天灾,则饿殍遍野。

    若朝政清明,皇帝有德,还知免税抚恤,救济贫苦。一遇天灾人祸叠至,则百姓流亡,易子而食。

    沿岭南古道,可入四川、关中、洛阳一代,称之为“走北邙,西蜀张,关中广,避南荒”,是古代人口迁移的实证。

    当时天下动荡,苛捐杂税,君昏臣贪,民不聊生。

    陈元跟随岭南“关中广”的口号,逃至关中在乱世艰难求生。

    关中之地,沃野千里。

    三秦之所,夏商周定都于此,何止富饶千年!

    单论风水地势,关中盆地,天下无出其右。东南西北,有潼关、萧关、武关、大散关四座要塞,凡入关中,必经四塞。是为兵家必争之地,帝王定都之所。

    从地图俯瞰,关中千里平原,有泾、渭之河,玉腰粉黛。

    有秦、巴之岭,龙楼为屏,宝殿作障,绝风而生气,行水而挥云,风水中,乃玄武盘足之宝穴,朱雀横羽之肚腰。

    远眺河、洛,坐拥河套黄土之雍。

    更兼六盘山、伏牛山为左右文武,扶持天子居中,风水之大,格局之形胜,天下无二!

    如此宝穴,自古以来,古墓数不胜数。

    当地盗墓成风。

    那时还没有关外派的说法,盗墓也很原始,无非挖土见棺,打开棺材掏金银珠宝,没什么道义和门派。

    当时的关中盗墓,更像一种娱乐方式。

    各村各占地盘,抽三五人,背着官府在灾荒年乱挖一通,但彼此不许越界,否则会引发上百人械斗。

    官府屡禁不止,再加朝政混乱,久而久之便不予理会。

    陈元跟随灾民逃荒,人生地不熟,吃尽了苦头,受尽了欺负。长此以往,陈元喜欢跟死人打交道。

    至少死人不会骂你,也不会嫌你穷。

    三秦大地,最不缺古墓,但真正没被盗的油斗,少之又少。

    各村因冥器分赃发生的械斗愈发扩大,时常闹出人命。当时在北潼关,黄土下挖出一座汉墓,最是凶险莫测。

    打开墓墙,点燃烛火,墓室之中便喷“龙雾”。

    所谓龙雾,就是墓葬密封后,有机物缓慢腐烂形成的可燃气体,也是一种防盗机关。遇见龙雾虽然危险,却是好事,证明之前没有人挖穿过墓墙。

    这座凶墓不一般。

    当时盗墓没有洛阳铲,机关也不是很多,关中盗墓,以竹竿黏一截蜡烛头,点燃了伸进去,蜡烛不灭即可一拥而上。

    说来邪门。

    无论何时,蜡烛一伸进去就熄灭。

    墓室里头黑洞洞的,好像有啥玩意搞鬼吹灯。

    眼瞧盛夏,气温极高,整个墓室都开始发臭,尸体腐败味浓烈。乡民唯恐太阳晒坏了里面的冥器,便冒险进入墓室。

    进去的人一个都没出来。

    久而久之,北潼关汉墓有凶煞的消息传开,虽知是个油斗,下去多少人都出不来,也就无人敢冒险。

    陈元作为外地人,很难被接纳。

    便动了北潼关汉墓的心思,偷了一截竹竿半条蜡烛,摸黑上了当地人口中的土台。

    那土台在汉朝是祭台。

    夯土九层,层层朝天,修的极为霸气,可仰望北斗。

    墓室就在祭台中心,早已挖出三尺多宽的方形盗洞。还没靠近,陈元便被浓烈的尸臭熏了个四脚朝天。

    酷暑暴晒,墓里的东西大都化了。

    里面黑压压,阳光难入,墓门封墙的白膏泥长了蛆虫。陈元用竹竿拨开,那墓墙好像渗着尸油,一层发黄的膏脂被太阳一烤,不停往外冒。

    陈元只觉头皮发麻。

    为了生存,壮着胆子将蜡烛黏在竹竿上,缓缓伸进去。

    呼!

    蜡烛一进黑暗,便被一股气流吹掉。

    陈元魂飞魄散,战战兢兢杵在盗洞口,想跑,才发觉膝盖以下都软了。之前进去了几批人,全部没出来。

    想来墓室之中,有鬼吹灯。

    半晌,终于贪婪战胜恐惧,陈元脚朝前,脑袋在后,用膝盖和手肘支着盗洞,缓缓摸进去。

    万一遇见粽子,这样能最快退出来,缺点就是看不见盗洞里面有什么。

    爬了片刻,陈元屁股一空,便到了墓室。

    青石黄砖垒成的墓室,前后两间。

    打盗洞的有些水平,一个揭顶,直接开在主棺上面。一进去,地面湿漉漉的,粘稠积着半塘黄水。

    恶臭扑鼻,晦气凝重。

    陈元如梦方醒,这地上的污水,竟都是尸水!

    好不容易点燃蜡烛,才见棺材已经开了,露出琳琅满目的珠宝。紫金葡萄,白玉酒盏,金剑,盔甲,麒麟金,扁玉壶,漆杯,眼花缭乱。

    丝绸和竹简都化了,漂在尸水里。

    棺材一旁,没一具完整尸体,像被野兽肆虐过。

    陈元举着蜡烛,幽幽看入棺内。

    宝光冲天,唯独不见墓主肉身,心知已然尸变,遇见了走尸。

    这时候,耳边腥风呼啸,陈元顾不得恶心,趴在尸水里匍匐。

    他是岭南人士,南疆多巫蛊,习法术,对于粽子特性有所了解。心知粽子无法弯腰,陈元就趴在晦水里,一点点往棺床上爬。

    这时,陈元感到后背生疼,有铁块压了上去,寒气令毛孔结冰。

    拼死从棺里摸了几个紫金的葡萄籽,陈元趴在棺床上,抄起竹竿狠狠往后一捅。黑暗里,好像撞翻什么东西,噗通一声,陈元发了疯踩着棺材蹿上盗洞,往外狂爬。

    出了事就怕往回想。

    钻上盗洞,陈元定住心神,脚底一团凉气往上涌。

    爬着爬着,陈元就觉不对,具体哪不对,一时半会他又想不出来。

    爬了片刻,眼瞧着要出去,一层月光洒到头顶,陈元猛地惊醒,人就毛了。盗洞在变窄,快要挤不出去了。

    土挖的洞怎么可能变窄?

    陈元用屁股一顶,有块像冰的东西贴在自己后背。

    当时陈元的魂都飞了。

    汉墓尸变了的粽子并没有留在墓室,反而趴在他背上,想一起出去。难怪盗洞越来越窄,合着挤了两个人啊。

    由于盗洞狭窄,粽子关节僵化,轻易不能打弯,也就无法咬人。

    一旦出去,空间开阔,陈元必遭毒手。

    就这么卡在洞里进退两难,陈元深吸几口浊气,轻轻转动肩胛,抽身抹到粽子左侧。粽子感觉陈元动了,它也动起来。

    陈元怕得要死,为了保命,只好镇定心神。

    他怀里有两只铁钩,方便倒斗时,伸进棺材勾冥器用的。岭南土人历来彪悍,知道墓里的死粽子趴在背上,陈元动了真火,将铁钩缠在手肘后面,往背一顶。

    铁钩勾进粽子的肉里,那粽子果然无法随陈元转身了。

    陈元猛吸一口气,在狭窄的盗洞内回身一旋,后背为墙,死死抵住粽子的脸和胸,以防粽子低头噬人。

    就这么摸爬滚打了一阵。

    陈元与粽子背挤背,靠手肘的两个铁钩,将粽子锢住了。

    接着陈元趴在盗洞里,等太阳出来。熬了几个时辰,日出东方,陈元扛着粽子爬出盗洞。粽子一照太阳,立时化为枯骨。

    正有几个乡民路过北潼关。

    见陈元从盗洞钻出,便要上来捉拿。

    又见陈元背着一具血粽子,吓得魂飞魄散,以为遇见尸王了,磕头求饶。陈元为了保命,便将粽子扛在身后。他听说书的提起,中郎将在军中是大官,便自称“负尸中郎将”了。

    乡民见陈元擒了粽子,信以为真。

    又有附近倒斗的,赶来投奔陈元,陈元将错就错,索性自封负尸中郎将之名,装神弄鬼,以此增加盗墓的神秘感,蛊惑人心。

    渐渐地,在潼关一代做大。

    没等太平几年,天下大乱,叛军一路杀入关中,夺了长安。

    唐天子仓惶出京,逃奔巴蜀避难。可怜关中大小百万人,悉数做了刀下亡魂,被叛军挨个斩首,杀得渭河变色,洛水断流。

    叛军攻入关中,大行军阀盗墓之事。

    搜前代王陵,开帝冢,动辄发棺戮尸,好不凄惨。又几年,朝廷打了回来,叛军粮绝,以石磨将婴儿和小孩投入其中,碾成血浆为食。

    食人后的叛军秉性暴戾,悍不畏死,朝廷一时不能克,反遭大败。

    军中又起“斗尸”之戏。

    所谓斗尸,与斗鸡一般。

    桐油浸泡老竹,缠绕藤皮搓成细条,扎一个七尺大小的竹笼,外置铁钉、蒺藜。叛军发前朝帝王陵寝,珍宝劫掠一空不说,前朝王公贵族无不被挫骨扬灰以泄愤。

    有遇见诈尸的,便将粽子关入竹笼,再把活人投进去,看人与粽子厮杀,是为斗尸。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