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 第564章 北条时赖

第564章 北条时赖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第566章北条时赖

    附近最近的山在他们南部五里多,距离有点远,但没办法,每天都得上山砍柴。

    通常这边的做法是,几户人家一起用87号屯堡里的一辆马车,到山上很快,砍完一车不到一个时辰,一天能跑几个来回。

    运回来的柴能供十户人家用半个月以上。

    朴大勇一面忙着建房,一面隔三岔五的弄辆马车带着儿子,婆娘上山砍柴。

    一个月不到,家中屯了好几吨柴。

    这家伙也穷怕了,以前在高丽时,柴木都很值钱,也不是随便能砍的。

    现在到了这边第一时间先多屯点柴,冬天不容易冻着。

    但宋金钟很快告诉他,冬天这边发煤的。

    朝廷在这边有煤矿,每到冬季会发煤,家家户户用煤取暖。

    朴大勇还在宋金钟家里看到了煤炉和煤球,专门可以烧水,烧菜用。

    他当时非常羡慕,宋金钟说,等你到了大保长,朝廷也会下发。

    朴大勇一家来了半年不到,家里的屋子还没盖好,又来了新邻居,他这保里来了新人。

    这时朝廷也问他儿女们,要不要去学汉字?

    他果断答应了。

    元贞十五年十一月上旬,就在高丽秋收将即,突然又有人上门。

    朝廷要出兵,动员民夫跟随,像他们家中有两个壮汉的,要出一个。

    朴大勇心中一愣,没想到这么快要出徭役。

    此时家中田还没弄好,水车,沟渠都没完善,连所有的屋子都没建好,正需要人手的时候,但没办法,他们来了近半年,宋军一直养着他们,帮他们建房。

    朴大勇想想,本来想亲自去的,但儿子朴英勋非要去。

    其实宋金钟之前都没讲到这么早要出役当民夫,但朴大勇父子也不计较这些,宋军养了他们全家半年,又分田又建屋的,他们也觉得是应该的,只是他们不知道对哪用兵。

    朴英勋准备了一番,十一月初七到铁州报到。

    等他到了指定的地方,只见现场人山人海,好多高丽青壮都在,但后来发现,人群中不但有高丽人,还有宋人,还有蒙古人,都是附近的百姓。

    当然,现场高丽人最多,朴英勋还看到一个熟人。

    “大伯。”

    “啊,英勋啊。”朴志海看到侄子,尴尬的笑了笑,然后很奇怪:“你们也到铁州了?”

    “我们被分配在靠近盐州那边。”朴英勋对这个大伯很不爽,但毕竟是家人,又是长辈,也不能说什么。

    两人聊了聊,朴志海听到朴大勇一来就当了保长,瞬间石化。

    这是人比人气死人啊,朴志海无语无比。

    他拼了老命从河里游过来,没想到弟弟全家顺利走过来,还当了保长。

    朴英勋不明白为什么堂兄不来,让大伯来。

    朴志海也有个儿子,年纪比他还大。

    朴志海都四十多岁了,但这次抢着来。

    朴志海说怕儿子死在战场上。

    朴英勋道:“听说宋军打仗,咱们还是比较安全的。”

    “不怕万一,就怕一万嘛。”朴志海喃喃道。

    两人说话间,有宋军过来分配人手。

    两人运气不错,被分为运输组。

    负责驱使马车,马车上装着粮草物资,跟在大军后面。

    “大军后面?”哈哈哈,朴志海手舞足蹈,显然十分高兴。

    这是个美差,也比较安全。

    元贞十五年底,十一月秋收之间,宋军正式开始攻朝之战。

    赵与芮选择这个时候是相当好的。

    首先十一月秋收,宋军速度够快,很多地方来不及收粮。

    其次,崔怡身体每况日下,崔沆和金敉正为接班人在明争暗斗,高丽高层极不稳定。

    再次这十几年高丽和宋朝保持交易,对宋军都没有什么防范。

    宋军指使为王坚。

    分为两路。

    一路先锋为汪德臣,从铁州出兵,先破通州,再破宣川,直趋安州,打下安州后,分兵一半守安州,拒北面高丽兵,一半南下西京。

    一路主将为吕文信,从水师从济州岛出发,直攻江华岛,再从开京南部登陆。

    考虑到高丽打不过蒙古时往江华岛躲,宋军上来就攻江华岛,然后再打开京。

    宋军出兵时高丽都不知道。

    陆路先锋汪德臣兵贵神速,第一就破了通州,然后兵临宣川。

    宣川不战而降,汪德臣一天之内就进入宣川。

    这边告诉宋军,和蒙古入侵不同,高丽人和宋人平安处了十几年,知道宋人那边条件好,很多都想移民到宋军那。

    现在宋军一进来,百姓们抵抗意识极弱,纷纷消极抵抗,有人还帮宋军在城中纵火。

    高丽权贵不得人心,简直就是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宋军前锋刚到宣川的时候,朴英勋和朴志海也回到了老家通州。

    当时他们就在城外,只听到城中枪声不断,宋军正在清剿零星的抵抗。

    没多久,突然有队宋军过来,一路边一路用高丽语问:“有没有通州人。”

    “有有有。”朴志海和朴英勋几乎同时举手。

    “认识通州官员和豪强吗?有些躲在百姓中,要把他们抓出来?”

    朴志海顿时缩了回头,一脸茫然的摇摇头。

    朴英勋果断道:“我认识崔奋。”

    崔奋就是他们主家,收了他们四成租金,还要让他们另外交税的人。

    朴志海跑后,崔奋的管家还让他们交邻里税。

    “还有崔奋的管家,家中也是个小地主,有几百亩田呢。”朴英勋有仇报仇。

    “很好。”宋军兴奋道:“走,跟我们进城认人。”

    等他进入城中,发现一个较大的广场上聚着好多人,都是城中百姓。

    里面衣着不一,但看起来个个长相比较体面。

    宋军也很会选人,不管你穿什么衣服,要是皮肤长相还算体面的,肯定是条件不错的,假装是装不来的。

    你像普通百姓瘦的面黄肌瘦,皮肤干燥黑不溜秋,这是勋贵官员没有的特征。

    城破之后,很多有钱人装普通百姓,宋军也不管,看到长相不像的,先抓起来,专门归到一彻,然后让城中普通百姓认人,举报有奖。

    朴英勋跟着宋军进去,很快就把那崔奋指认出来。

    当时他也没觉得会有什么事,不料等晚些时期,宋军张贴了公告,说城中有谁谁谁,指认了谁谁谁,立下大功,赏多少财物。

    然后像崔奋这种地主豪强或官员的,全部被拉到南门外砍了头。

    家中其他人则被押去挖煤。

    没几天,朴英勋知道了这件事,瞬息有点不好了。

    这下他全国要出名,出卖主子?

    但宋军接下来一招直接让他死心踏地。

    这天宋军把他叫去,然后给了他一辆马车。

    马车里装了两百银白银,几百贯铜钱,少量丝绢等物,然后告诉他,这是他举报崔奋的奖励,你也不用当民夫了,可以回家了。

    突然的天降横财,让朴英勋目瞪口呆。

    大伯朴志海知道后,痛哭不止,后悔的不得了。

    没多久,他们也知道了宋军的套路。

    宋军进城后,会杀掉城中几乎所有的豪强,地主,以及部份官员,会让一些名气比较好的官员留下,但只是保命,都会迁移到宋军地盘,比如铁州等地。

    然后所有的田地分给普通百姓,且前五年税四成,五年后税三成,二十年后,田归百姓私有。

    虽然税超高,但还是比以前交的少。

    对比朴英勋他们在铁州,盐州的待遇,这边划归宋人的,显然要差很多。

    两人也不由庆幸自己早点投靠了宋人。

    就在大宋对高丽用兵不到一个月,一艘商船飞快的从济州岛靠近日本。

    元贞十六年元月中旬。

    镰仓的大雪刚刚停下,外面一片雪白,天寒地冻,幕府中聚集着不少人。

    第五代执权北条时赖正襟危坐,两侧的家将们正在议论纷纷。

    北条时赖是北条时氏的次子,母为安达景盛之女松下禅尼。嘉祯三年加元服,取将军九条赖经之名而得名“时赖”。此后历任左兵卫尉、左近江监等官职。宽元四年,兄长北条经时因病将执权之位让给他。

    也就是说,北条时赖坐在这位置上,才不到两年。

    这两年他也是过的相当不容易,名越流的名流光时觊觎执权之位,前任将军,镰仓第四代征夷大将军藤原赖经也在积蓄力量。

    今天他们正在商量藤原赖经的事。

    藤原赖经被逼辞去大将军之职后,并没有离开镰仓,而是在镰仓寺庙出家当和尚。

    其心昭然若揭。

    他的叔祖北条重时,今天就提出来,尽快把藤原赖经遣往京都,省的他在这里惹事情。

    北条重时也是看出端倪,知道藤原赖经留在仓早晚要出事情。

    但他的提议遭到有人反对,其中包括名流时光。

    名流时光早暗中和藤原赖经有了勾结,寻找机会推翻北条氏,这个重要的时候,当然不能让藤原赖经回京都。

    北条时赖坐上这位置时间尚短,也没有完全让人见识到他的能力。

    于是幕府上下还是不少人犹豫不决,都在观望。

    这让名流时光等人找到了机会,一直在拖着藤原赖经离开的事。

    今天北条重时再提藤原赖经回京都的事,名流时光又第一时间站出来阻扰。

    还说藤原赖经腿脚不好,不适合长途跋涉。

    藤原赖经这会也才刚刚三十岁,年事已高不能用,名流时光就说他腿脚不好。

    北条重时立刻转头问藤原赖经的儿子藤原赖嗣:“你父亲腿脚什么时候不好的?”

    藤原赖嗣这会才九岁,因为北条时赖的逼迫,逼着他爸把征夷大将军让给他。

    他这个大将军懂个屁。

    九岁的藤原赖嗣满脸通红,说话也结结巴巴:“父亲,前些日子――不小心--摔了下。”

    北条重时立刻道:“那请医官帮你父亲看下伤势,藤原大将军正值壮年,可得照看好自己的身体。”

    北条重时重重提到壮年几个字,意在提醒北条时赖,觉不能让藤原赖经留在这里,立刻发配京都。

    这里有必要说下此时的日本,他们通常对付政敌有两种方式,一是发配到京都,一是逼他们出家当和尚。

    这个当和尚和后世的下野有点类似,就是我当和尚了,就不会再参政,你们也不能动我。

    当然,日本人通常比较讲武德,只要不是政敌表现太过份,也不会下死手。

    但藤原赖经这个人怎么甘心,他是被北条氏逼着让位给当时才五岁的儿子,然后去当和尚的。

    他要不和名流时光在后面勾结到一起,北条时赖肯定也不会动他。

    可现在北条重时收到消息两人勾结到一起,于是就打算再进一步,将他发配到京师。

    历史上三年后,北条时赖拿到他和名流时光一起组队对付他的证据,忍无可忍之下,终于把藤原赖经发配到京都。

    就这样,北条时赖都没杀他。

    这要换成在南宋,或汉人皇朝,藤原赖经全家早死了一百次了。

    果然,今天双方讨论了一会,因为北条重时只听到传言,没有实质的证据证明名流时光和藤原赖经在暗中谋划造反的事,加上藤原赖嗣也说父亲脚不好。

    尽管北条重时再三提醒,可以用马车加船送其去京都,北条时赖还是犹豫了。

    就在双方为这事讨论的时候,突然外面传来了声响。

    “报――”门外有人匆匆跑了进来,扑通跪下:“九州大宰府来信――”

    九州大宰府是筑前国的地方行政机关,他是日本朝廷进行外交,贸易,和对外防御的前沿阵地。

    北条重时闻言脸色微变,今天什么场合,谁让随意的冲进来的?

    本来他想发火的,但北条时赖却敏锐的感觉到什么。

    如果不是特别重要的事,助理连署是不会进来的。

    这个助理连署相当于秘书吧,非重要情报,这种场合,他也不会冲进来。

    “呈上来。”北条时赖的声音也很有威严。

    小助理很快把信送了上去。

    北条时赖看了几眼就脸色大变,接着立刻转发出去。

    下面的人从北条重光开始,一个个看,一个个脸色大变。

    “宋人对高丽下手了?”简直就是晴天霹雳。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