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征税的艺术
宋文远微微一笑说道:“宋某别的本事不敢说,若说这挣钱的本事可不输给别人,就算宋某不行,李叔叔可是做生意的行家,盐场交给他经营,一年的利润多了不敢说,几十万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宋先生是说一座盐场一年能收几十万贯的盐税?”
“不是盐税,是利润。盐税宋某不知朝廷一斤盐征收多少赋税,因此不敢说。”
“李掌柜你说说现在官盐怎么征收盐税?”郭大公子看向李煌问道。
李煌一激灵,伸手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露出一脸谄媚的笑容道:“回贵人,现在朝廷定的盐税是一斤盐征收十文盐税。”
宋文远摇了摇头道:“这盐税定的太高了,如此高的盐税再加上食盐成本和商人的利润,一斤盐至少要三十文以上,老百姓一年的收成连盐都吃不起。”
李煌苦笑道:“何止三十文,若是运的稍微远一些,至少要四十到五十文,若是运到山里甚至百文都不是不可能。”
郭大公子从出生开始就是锦衣玉食,虽然有皇帝陛下的耳提面命,依然对民间的了解不足,他从来都没想到这一斤盐竟然能有如此大差价。
“怎么会差距这么大?”
“贵人有所不知,越是水陆交通方便的地方,盐价越便宜,越是道路险阻,交通不便的地方盐价越贵。
究其原因就是运输成本太高了,一些山里的百姓想要吃盐,就需要用牲口到山外的平地上的城镇上采购,这一段路的成本甚至超过了从产地运到当地的成本。”
郭大公子可能不明白这个问题的原因,宋文远却非常清楚是什么原因,就连后世那么发达的社会都无法扭转的情况,在这个基础设施如此落后的时代那就更加无法改变。
“宋先生,可有办法将卖给山里百姓的盐价降下来?”
宋文远摇头道:“没有办法,交通问题自古都是制约社会发展的阻力,这也是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朝代都会征发徭役维护官道的原因之一。
想要改变这种状况只有两条路,要么凿山穿洞将官道修到山里去,要么就是将山里的百姓迁出到平原上生活。
以目前朝廷的实力,这两样都做不到,所以现在没有任何的办法解决。当然只要将生产食盐的成本降下来,山里的百姓盐价也会跟着降下来一些。”
“郭某明白了,既然宋先生说现在的盐税定的有些高,那宋先生认为盐税定多高才算合理?”
宋文远很想说关于国计民生的税赋最高不能超过盐价的十分之一,可是想想如今的大周盐税可是主要税收来源,若是按照成本的十分之一征税,以大周目前的五千万人口数量来计算。
每人每年平均消耗十斤盐计算,那就是五万万斤,按照成本价十文计算,就是五十万万文,按照十分之一征税就是五万万文,也就是五十万贯。
这还是最理想的税收成果,实际执行中能够收到足额的八成都算是超高的完成率。
再扣除征税成本落到朝廷手中能用的赋税连二十万贯都不一定到得了,若是宋文远敢这么定税额,别说郭大公子不敢答应,就是身在京城皇宫的皇帝都能掐死他。
因此宋文远犹豫了一下说道:“郭公子,降下两文吧,以后按照一斤六文进行销售征税,剩余的两文从盐场抽税。”
“为何要弄得这么复杂,直接一税制收八文不更省事吗?”
“郭公子,商人不知道盐场制盐的成本是多少,但是我们收多少税,他是清楚的,若是直接收八文,赋税压力就全部落到了商人头上,而盐场却一点儿压力都没有。
盐场也是经营场所,理应纳税,之所以只让盐场缴纳两文的赋税,那是因为盐场不但要缴纳盐税,还要给地方缴纳商税,宋某不太了解大周的商税收取的方式,这部分商税也是要计算到生产成本当中的。
商人交了六文钱的盐税之后,凭借盐税税票去盐场采购盐,盐场卖给他的盐价是综合成本之后的盐价,含了多少税商人是不清楚的。
这部分不清楚的税赋,商人就没办法转嫁到百姓头上,把盐卖的贵污蔑成朝廷征税太高(实际上就是如此)。”
郭大公子非常聪明,略微思索了一下,就明白了这样分配税赋的好处,这就是成本转嫁,将原本属于赋税的成本转嫁到食盐的生产成本上。
“宋先生真是大才,寥寥数语中蕴含着大量的经世济用之学,如此腹黑,不当官真是屈才了。”
宋文远脸黑了,合着我给你出主意,你竟然贬损我。
“郭公子看来是看不上宋某的这个建议,那宋某就不献丑了。”
见宋文远恼了,郭大公子哈哈大笑:“郭某失言了,宋先生勿怪,这个办法确实不错,如此办法还可以用在其他的税赋上,比如茶税、瓷税等税种。”
宋文远也没真生气,毕竟人家腿粗,以后还要抱人家的大腿呢。
“郭公子举一反三,
宋某佩服。”
“就依宋先生的建议,郭某给宋先生准备修建盐场的工匠、钱粮、各种手续,以及将来要驻守盐场的征税官员。”
“其他的都需要郭公子准备,钱粮就不用了,李掌柜已经做出了决定,愿意将全部身家献出来支持郭公子的盐税新政。”
郭大公子先是一愣,随后哈哈大笑道:“你倒是挺会为他开脱,李掌柜还不赶快谢过宋先生的救命之恩。
既然宋先生都求了情,郭某也就对你不做深究了,以后记得做个守法的百姓,不得再做偷逃赋税之事。”
李煌哪里能不知道这是宋文远在给他一个机会,这个机会可不光是让他免于破家灭门,甚至有可能还会直达天听,将来际遇不可限量。
这个时候,李煌双腿一软跪倒在地就要给宋文远磕头,宋文远赶紧把他拉起来说道:“李叔叔!小侄可是在郭公子面前夸下了海口,修建盐场的钱粮你不管多难都必须给我凑出来。”
“贤侄放心,李某就是砸锅卖铁也不敢短了盐场建设的费用。”
本站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