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小院交谈
杨帆转身,坐了下来,可凳子都是滚烫的,只好蹲下来说道:“这事用脚趾头想想就明白了,一个才不到二十岁的小孩,能拿出那么大的一批铁,毕竟铁轨与车头都需要大量的钢铁,我以为你哥只会建个模型试试水,没想到你们来真的,到底是大家族。公孙家都在华夏城呢,肯定没空搭理他们,那么就剩你们家了,我只是没想到,崔贵会这么舍得,拿出那么大一笔钱出来给你大哥玩。”
崔达解释道:“您不是说这技术举足轻重,是您这门学问最顶尖的技术之一,所以叔爷才一定决心要把它搞好!何况李泰也得到陛下的支持啊,二十万斤铜说拨付就拨付了!您出发的时候就给他们留下这两门技术,他们都想证明一下自己。”
杨帆这才算真正见识到世家在这时代的地位,敢于皇帝较高低,你敢信?
杨帆对崔达笑着说:“傻徒弟,教你个乖,任何一项技术都是有时限性的,现在先进,现在是最重要以后不一定了。”
“可是,我们先走前面了,就算以后有其他同类的技术,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很快就能跟上!说不定,以后这类技术全给我们家包圆了,怎么着我们都不会被动啊!”崔达反驳道。
杨帆夸张的说道:“有道理!尼玛的,小丑竟然是我自己?亏了亏了!”
崔达给自己嘴巴一记,小心的说道:“老师,我们可都是你的弟子啊,跟您海外的学生可不一样,您不会反悔吧,我们已经付出那么多,大不了我们不要那办法了,成不?”
杨帆哈哈大笑着说:“哈哈哈!行了,不逗你了,你叔爷怎么评价这蒸汽车的?”
“他说鬼泣之能,要是能补上它的毛病,那这是件神器,只是,只是…”崔达吞吞吐吐了起来。
“只是耗费巨大,得不偿失?有些鸡肋?”杨帆补充道。
崔达释然的说道:“对,您跟我叔爷真是不谋而合!您真是…”
杨帆摆摆手打断崔达准备的马屁说道:“我自己什么样,我自己有数,不用你拍马屁,崔达啊,我问你,如今大唐的道路怎么样?”
“烂!”崔达毫不犹豫的说。
“那货物呢?多不多?”杨帆再次问道。
“少的可怜,所以我叔爷才觉得鸡肋!”崔达再次快速回答。
杨帆蹬了他一样说道:“你小子怎么不按套路出牌?你不应该说与日俱增吗!真是的!你这样不就把天聊死了吗!给你机会重新再说!”
“可是我们要运的货物真不多啊!”崔达嘴硬着说。
杨帆斜着眼看着他,说道:“好!我跟你唠唠,我们炼铁的煤是不是越来越多?粮食,铁矿,你小子偷偷晒得海带,别拿你拿迷茫的小眼神看我,这巴掌大的地方,没多少能瞒住我,包括崔健叫人带回去的鲍鱼,杨九准备的鱼干,说到这老子就生气,都来挖老子的墙角是吧,挖就挖吧,还联系外人一起挖,你们想干啥?庄子的人不好使还是外人比较香?我知道你现在是你家里的顶梁柱,想让家里人过得好一点,这无可厚非,可你们吃肉能不能分别人点汤喝?还联合起来使坏不让庄子人靠近,小小年纪就这么操蛋了?”
这三人急忙低着头,不敢言语。
“说话,别整这死出,老子不吃这一套,虽然我也想看着你们飞黄腾达,可是入我门下,讲究的是八面玲珑,老子可不想有一天给你们收尸!活着才是硬道理,你们做事有点东西,但不多!你以为平时的苦哈哈对你们就没威胁了是吧!他们是庄子的人,可能多多少少会纵容你们一些,可是你们要知道,终有一天,你们会飞得更高,那里,没人会惯着你们,你挡了别人的路,别人怎么招呼你们都不为过,有钱大家一起挣才是硬道理!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做事别那么独,知道了吗?唉,到底是小门小户出来的,做事一点都不大气!”
杨九小心的说道:“家主,我们以后再也不敢了,我这就去把鱼干送人!”
杨帆恼火的说道:“送人?你即将过门的媳妇怎么养?哎哟!我擦,感情老子白说了是吧!这是那三瓜两枣的事吗?你那每次小气巴拉的从工人嘴里扣吃的为了是什么?你猜老子是怎么知道的?为何我会那么快取消大食堂?还不是你小子闹的!你扣就扣吧,你不得把其他人嘴堵住啊!自己全扒拉走了!老大教他做人!给他个完整的人生!”
天太热,杨帆懒得动手,杨帆知道贪污,以权谋私的危害,何况现在是创业初期?不管他能力如何,越大本事危害越大,杨帆已经不可能用他了,但是相识一场,想给他留点最后的体面,一点积蓄,未来如何,看他自己吧。
“哎呦,家主我错啦,我只拿那么几百斤,不够量别人不肯来收啊,哎哟!…”杨帆挣扎道,可他哪是杨老大的对手?很快就被拖下去。
“你俩有啥要说的吗?”杨帆问道。
“老师,我可没有克扣啊!都是自己的辛苦钱!”崔健急忙说道。
“我也是啊!”崔达附和道。
杨帆蹲的脚有点麻,站起身跺了脚,伸了伸腰,随意的说:“我知道,故意让一些人不入庄子的体系,为你们干活嘛,我懂我懂!你们到底还是比他强!算了,都翻篇了,那模式很快就成过去式,我就懒得追究了,不过我得提醒你们,凡事有个度,什么该拿什么不该拿心里有个数,就算拿了,也做得小心些,隐蔽些,最好做到大家都满意,懂了吗?话说回来,崔达你看,你个人的海带都这么多,这以后冒出来的商品就更多,比如华夏城的,有条路直通长安就会益日重要。”
这俩兄弟面面相觑,有点跟不上杨帆的节奏,有点摸不准杨帆的意思。
崔达犹豫一会,才说道:“可耗费的铁太多了啊,而且所需的人力物力更是一个天文数字,一路上的高山密林河流也是我们修路的天险,杨广修大运河与它相比都是小儿科,我叔爷说,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事。”
杨帆奇怪道:“那你们还那么宝贵它?用它来炫耀?收门票?”
崔达脸红着说道:“长安到洛阳还是可以考虑的,那里一路地势相对平缓,修建的难度比较小,我这里再多挖些铁卖给他们,挤一挤,还是勉强能办到的。”
杨帆恍然大悟,拉着长长的音说:“哦!那才是你们的大本营对吧,不对,你们一家没办法做到,嗯?懂了懂了,现在大唐的利益大部分都在那俩城市,你叔公不缺支持者,但是你这一股汉奸的味道是怎么回事?老是打我的主意,背刺我?信不信我把你给那帮找不到媳妇的草原汉子轮上一百遍?你这细皮嫩肉的,估计他们会很喜欢!”
崔达叫屈道:“天地良心啊!谁知道您会调整模式啊,我之前那是共赢,庄子有了订单,他们得到了钢铁,嗯?现在也是啊!我又不白给他们!”
杨帆揶揄道:“对呀,所以你在紧张什么?”
杨帆听到这消息还是挺高兴的,现在青岛人口少,当然无足轻重。
但是杨帆相信随着时间发展,这里必定繁荣昌盛,这里的地理位置太优越了。
要是没有华夏城这里当然鸡肋,可现在有了,海船吃水太深了,黄河显然没办法容纳它们,那么肯定需要个中转站,以这帮人的尿性,加上杨帆的操作。
不管如何都要以青海为中转站,有了港口,很难不吸引人流涌进来,因为它能给人提供很多的就业机会。
要是没有华夏城,杨帆这么操作还是有大问题,纯农耕社会,不会允许这么多人的聚集,因为这片土地负担不起这么多人,十里不送柴百里不送粮,也是规矩。
可是海船不在此列,它们装的太多了,千量马车都不一定有它装得多,而且船才需要几个人?车队又需要多少?成本就不需要那么多了,有利益可图的事就有人干。
一帮地主阶级跑去管理华夏城,杨帆不愁以后没粮食,他们对粮食的态度简直到丧心病狂的地步,他们衡量一个地方的价值就是能不能耕种,才不会管它地下埋着什么,有什么地理位置,不能种田?那不是废地是什么?
种甘蔗能挣钱?几个臭钱能干啥?能吃还是能喝?享受有活命重要?典型的例子就是公孙输,在粮食岛的时候,明知道他们那点人,几年都吃不完那些已经收回来的粮食,可他还是放下眼前的活,带入没完了没了的拼命收割,要知道,他是工匠出身啊,何况现在说话那里说话算数的都是地主阶级。
在这种扭曲的价值观下,杨帆觉得他要为他们的行为埋单,就是创造出多一些的工人,不然他们这么努力的种地不就白瞎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