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从夷陵掩护刘备撤退开始 > 第41章吴都武昌

第41章吴都武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船队泊于公安口,船员们检修船只,补充物资,顺便休憩放松一小会儿,自不再话下。

    周默则忙着来到诸葛瑾公府拜访,为诸葛亮递送家信。

    诸葛瑾笑脸出迎,他已经年过半百,头发花白,言谈儒雅随和,一看就是个脾气极好的敦厚长者。

    只可惜他身材有点发福,脸也有点太长,相比其弟诸葛亮,虽是一母同胞,形象气质却差了好大一截。

    听说胞弟诸葛亮来信,诸葛瑾十分开心,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自从吴蜀交恶,他们兄弟二人各为其主,公私分明,已经多年未有联系,彼此内心都是十分思念。

    诸葛瑾迫不及待地拆开信件,认真浏览起来。

    周默见诸葛瑾眯着眼睛,后仰着脑袋,拿着信的手伸得老远,一看就是个老老花眼了。

    于是,他从怀中取出一物来,递给诸葛瑾。

    此物便是上次制作那天机筒剩下的透镜残次品,周默挑出几片品质尚可的,做了一个带木柄的圆形铜框,将镜片镶嵌在内,一只简易的放大镜便完成了。

    这东西,除了能点火、烫蚂蚁玩之外,最实用的功能,就是做老花镜了。

    诸葛瑾已经五十岁,一生酷爱读书,又常年劳形于案牍,一双眼睛疲劳过度,早已是老眼昏花,读书写字,都难以持久。

    见到此物,造型稀奇古怪,从未见过,不免惊讶道:“这是何物?”

    周默笑了笑,也不说话,站起身来走到诸葛瑾身边,手把手教他如何使用。

    当看到镜中物体放大,诸葛瑾先是吓了一跳。等渐渐熟悉使用方法之后,只觉得用此物看书看信,脖子也不酸了,眼睛也不累了,便不住捋须赞叹起来。

    “此物真是奇妙啊。”诸葛瑾仔细把玩着这枚放大镜,一副爱不释手的模样。

    “足下若是喜欢,便拿去用吧。就当晚辈的见面礼了。”周默道。

    诸葛瑾连连摆手道:“不可不可。此物虽妙,可我此前从未听闻,必定十分之贵重。足下与我仅一面之缘,我怎能收取如此厚礼?”

    周默笑道:“我家丞相待我不薄,情谊深厚,君乃丞相之兄,亦是吾之长辈。献此薄礼,聊表敬意,请君不要再做推辞。”

    诸葛瑾见周默言辞恳切,又实在对这枚放大镜心爱不已,面上露出一丝羞赧,笑道:“既然是吾弟的面子,那就多谢了。”

    见诸葛瑾收了礼物,周默便不失时机地问道:“丞相信中所言之事,不知足下意下如何?”

    诸葛瑾思虑片刻,叹了口气道:“吾弟膝下无子,欲求我过继一子于他名下。此事虽是家事,但事关重大,实在不太好办啊,请容我考虑考虑。”

    周默心想,可能是老父亲舍不得儿子,可以理解,但我既已经答应丞相尽力而为,便要尽可能促成此事。于是问道:“足下可有什么为难之处?”

    诸葛瑾道:“能助吾弟延续香火,是我做兄长的义不容辞的责任,我本人并不反对过继。只是吴蜀有别,我兄弟各为其主,即便是自家私事,以吾等之身份,也需要慎之又慎,以免落人话柄,故而踌躇不决。”

    周默道:“这好办啊。我听闻吴王待君极厚,虽是君臣,亦为师友。君可修书一封与吴王,明言此事,吴王一定不会拒绝。只要吴王同意,其他人自然就会闭嘴,何谈落人话柄?”

    诸葛瑾道:“此节我也想过,可就怕吴王他不同意啊。”

    周默奇道:“这是为何?以吴王待君之情谊,过继子嗣这样的小事,吴王为何不肯?”

    “不瞒足下,我有三子,长子诸葛恪已出仕为东宫臣属,自然不予考虑。次子诸葛乔刚刚加冠,虽才智不及其兄,但品性温和,谦虚有礼,更中我意。以此子过继于吾弟,最合适不过。问题是,吴王也很喜欢他,之前便多次向我提及,待行冠礼之后,要将他留在武昌宫中,听命左右。将此子送予外邦,不是我舍不得,是怕吴王舍不得啊。”

    “还有幼子诸葛融,年纪尚小,若以此子过继,吴王必会同意,但此子性格胆小,又体弱多病,一日不能离开其母,吾实于心不忍。”

    周默道:“听这么说,最合适的人选,也只能是二公子了。足下还是尽快修书一封给吴王吧。我此次前往武昌,若有机会,也会对吴王言明此事,恳请吴王同意。即便吴王真不同意,我等也算是尽力了,我也好给丞相一个交代。”

    “好。眼下也只能如此了。我马上就去修书。”

    “那我就不叨扰了,就此告辞。”

    “足下莫急着走,稍等片刻。”诸葛瑾拦住周默,随即进入屋后,拿出一枚玉佩来,交到周默的手上。

    只见这玉佩油润通透,入手冰凉润滑,上面刻着诸葛二字,确实是一枚好玉。可惜周默不缺钱,看着这东西也没什么感觉。

    “这玉佩并不值多少钱。但足下去了武昌,人生地不熟。犬子诸葛恪在太子东宫任职,在王都亦颇有名声。若是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你便拿此玉佩,前去见他。见此玉如见我面,只要不是有损我东吴利益之事,犬子必竭诚相助。”

    周默收下玉佩,拱手道:“多谢了。”

    ……

    告别了诸葛瑾,周默回到渡口船上,待修整完毕之后,船队继续出发。

    先是南入洞庭,进入绵延千里,烟波浩渺的云梦大泽。

    后世之时,经过千百年的气候变迁和泥沙沉积,昔日古籍之中记载的云梦大泽已经消失不见,转变为若干中小湖泊与万顷良田。

    周默忍不住驻足眺望,想多感受一下这沧海桑田的大自然美景。

    接着一路东下,经过赤壁,夏口,终于来到东吴的新都,武昌城。

    武昌城三面皆山,环城皆水,城池固若金汤,新修的殿宇如太极殿、礼宾殿、安乐宫,气势巍峨,威严肃穆,颇有王者之气。

    前来迎接周默一行的,是绥远将军、由拳侯张昭。

    张昭是孙策托孤重臣,在吴国地位尊崇,自吴王孙权以下,人人都要尊称一声张公。但他性格刚直,十分顽固,不容易相处,因此不甚为孙权所喜。

    孙权常用张昭接待魏蜀来使,既能显示对外国使者的尊重,又能借张昭的硬脾气来挫一挫来使的锐气,不至于堕了东吴之国威。

    果然,张昭将周默和邓芝带来的礼物毫不客气地全部收下,却只礼节性地寒暄了几句,便安排他们住在驿馆之中,等待吴王接见。

    全程态度冷淡,连个笑脸都没有。

    面对张昭傲慢冰冷的态度,周默倒是不以为意,却搞的邓芝有点不爽,邓芝问张昭道:“敢问张公,既已收取我汉使之礼物,吴王何时能够安排接见?”

    张昭冷冷地回答:“或三五日,或十余日,到时候你们自会知晓。”

    “究竟是三五日,还是十余日?”

    张昭道:“那要看吴王何时能有心情了。”

    “若是吴王二十日,三十日都没有心情呢?吾等便要一直等下去吗?”

    “不然呢?”张昭道,“西蜀小国使臣,来访问我上邦。多等几日,便委屈了你们吗?”

    邓芝大怒,周默急忙拽了拽他,邓芝硬是强忍着心头怒火,没有发作。

    等回到驿馆之中,久久不能平复,直骂张昭徒有虚名,不懂礼数。

    周默却心如止水,不以为意。孙权把张昭这块臭石头搬出来,是吓唬谁呢?只会逞口舌之能而已,没什么意思。关键还是要思考一下,怎么把这个盟给结了,结得漂漂亮亮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