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三国:我汉室宗亲,开局抢二乔 > 第121章 勾勒学府

第121章 勾勒学府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不过,汉末的天门山还不叫天门山,而是名为梁山和博望山。

    “郑公,这里便是学府的建址!”刘烎指着面前山林,向着郑玄介绍道。

    “整座山都是?”郑玄愕然问道。

    刘烎摇了摇头,“并不是。”

    “也对,学府也不需这么大的地方,只要有百十亩地僻静地,便就完全足够矣。”郑玄点头道。

    “郑公误会也。”

    然而,刘烎再次摇了摇头,笑着解释道:“不止是面前的山,山北的江河港湾,山南的田亩阡陌,全部都是学府的范围。”

    “什么?!将军莫要说笑?便是长安、洛阳的太学,却也不需要这么大。”郑玄连忙惊语道。

    “郑公,我早就有言说过,江东的学府不比太学,也不是先秦的稷下学宫,而是一处人族学识的宝地!”

    刘烎指着山南的平原田亩,对着郑玄继续言道,“这片地方将划给农学,由专供农学的师生,研究培育百植良种、天文气象等等。”

    “山北的江河湖湾,则会划给给匠学和兵学,供学习研究百工之术、水战兵法等。”

    此时,刘烎心有海纳百川之心,给郑玄彻底打开了眼界,又言道:“江东要打造的学府,将分为儒、兵、法、匠、农、数、理等学科,而进入学府的学子,必须涉猎全部学科,并至少一科达到优秀的成绩,便能从学府毕业入仕。”

    “少将军……”

    郑玄露出哑然之色,却是有些惭愧地言道:“老夫虽研学多年,却也并非尽知诸子百家的学识,恐难胜任这学院院长之职!”

    “郑公别急!”刘烎笑了笑,言道,“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江东学府也并非一日可成。”

    “如今江东还未建立,师资储备十分不足,所以学府虽授百家学科,但却也不急于一蹴而就。”

    郑玄闻言点头言道:“少将军之言,老夫亦明白也!”

    “不过,这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却又是何处的典故?!”郑玄忽然诧异询问道,“老夫怎从未听过?!”

    “郑公可知比西域还要以西的大秦?”刘烎问道。

    郑玄点了点头,言道:“文史有记载,大秦国一名犁鞬,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国。地方数千里,有四百余城。小国役属者数十。以石为城郭。列置邮亭,皆垩塈之。有松柏诸木百草。”

    “其王无有常人,皆简立贤者。国中灾异及风雨不时,辄废而更立,受放者甘黜不怨。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土多金银奇宝,有夜光璧、明月珠、骇鸡犀、珊瑚、虎魄、琉璃、琅玕、朱丹、青碧。刺金缕绣,织成金缕罽、杂色绫。作黄金涂、火浣布。”

    听着郑玄侃侃而言,刘烎也是被震住,想不到郑玄当场,就把《后汉书·西域传》背了一段,刘烎当场就被秀到了。

    眼见刘烎瞠目结舌,郑玄也是得意神态,暗道:“如此小小问题,根本难不倒老夫!”

    可恶!让郑玄装起来了!

    刘烎心中微叹。

    “郑公,这罗马城便是大秦的国都,其规模亦可媲美昔日的长安和洛阳!”刘烎言道。

    “原来如此。”郑玄也点了点头,却又问道,“少将军怎知道这罗马的?”

    “曾遇到过西域胡商,也是从他们处得知的。”刘烎随口解释道。

    “总之,天下之地甚大,非只华夏和西域,来日若天下安定,本将必要奔马操船,看尽整个天下!”刘烎希冀的言道,心中定了个梦想。

    “少将军有此雄心,必可吞吐天下寰宇!”郑玄也赞道。

    随后,刘烎同郑玄漫步于天门山,探查着这片地方的山水,并在心中勾勒合适的建筑,想象着学府的最终模样。

    忽然,赵苍快步前来拜见,向着刘烎禀告道。

    “少将军,黄先生的居所,属下已经派人探明,却在芜湖南郊的卧龙岗。”

    “卧龙岗?黄承彦跟诸葛亮住一块儿了?!”刘烎闻言愕然。

    却想不到自己改变了历史,将诸葛氏一家迁至了江东,可是蝴蝶效应似乎并未生效,诸葛家和黄承彦还是相遇。

    也不知诸葛亮和黄月英,是否还会如史实般在一起?

    “赵苍,快去将黄先生请来!”刘烎连忙命令道。

    很快。

    赵苍便引马带着黄承彦而至,刘烎立刻上前拱手一礼,并介绍道:“黄先生,这位便是郑公!”

    “见过郑公!”黄承彦连忙向郑玄执礼。

    于是三人同游于四周,刘烎亦将心中的各种想法,全部详细地阐述给二人。

    其中多含后世大学的理念,什么学习强国、学习安邦,为华夏而读书、为人族而传承,直听得郑玄、黄承彦一愣一愣的。

    “少将军,郑公与我……恐还做不到少将军期盼的程度。”

    显然,刘烎口中的想法,也是越来越夸张,二人都不敢接招了。

    “没关系!慢慢来!”

    刘烎笑了笑,又言道:“先定一个小目标,待学府建立之后,收三、五十名学生,然后把他们培养一番,作为学府的助教,便可协助教授更多的学生,同时学府继续不断扩充教师数量。”

    “总之,现在咱们教师并不多,郑公负责教授儒、法学科,黄先生教授兵、农、匠三科,我则负责数、理二科。”

    “此外,昭姬先暂时为助教,负责协助我们授学。”刘烎又补充道。

    “昭姬?”黄承彦闻言一愣,问道,“听这名似是一女子,难道也能任教讲学?”

    刘烎点了点头,认真言道:“昭姬为蔡中郎之女,以其胸中学识足可任教!”

    见刘烎已有决定,黄承彦也不再多言。

    这时,郑玄却开口问道:“少将军事务繁重,可有足够时间授学么?而且这数、理二学,莫非是道家的数理之术?”

    “非也!数学包含算术、图像、变化等内容,可以说是万物的基础法则,如一加一为何为二;而理学则为格物致知之道,推究万事万物的原理,从而获得其中的真理,如拿起石头放开,为何石头会落下,而不会飞到天上。”刘烎向着郑玄解释道。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