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围城不阙誓必下倾国而出终有成
军心若动,将面临崩溃的局面。
军头们敏锐地发现了士气的低落,他们第一次思考远征洛阳城,失败的可能,于是,他们向李世民提议,班师回长安,以待来日再战。
李世民独排众议,他不不容置疑地说:“今大举而来,当一劳永逸。东方诸州已望风款服,唯洛阳孤城,势不能久,功在垂成,奈何弃之而去。”
为了统一思想,坚定全军的斗志,李世民颁布了一条严令“洛阳不破,师必不还,敢言班师者斩。”
李世民以绝决的态度,表明了必下洛阳的决心。
他知道,城下的唐军虽然难捱,但洛阳城中的王世充,更不好过。
因为,在他攻城的这段时间里,洛阳城内至少有十三批兵将想要出城向自己投诚,虽然全部被王世充发现并斩首。
但从此事就完全可以判断出,王世充现在已是强弩之末,面临分崩离析的局面了。
谁更狠,谁才能活下去。
现在就是看谁能坚持到最后,李世民坚信自己将笑到最后,
既然硬攻不行,那就改变攻城的方式。
李世民打起了长久战,壕堑战,他重重围困洛阳城,断其粮道,想将他们活活困死、饿死。
李世民说到做到,他在洛阳城外,深挖壕堑,将洛阳围成一个铁桶,比拼谁的命更长,谁才是天命所选的那个真正的唯一。
李世民其实也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因为,他接待了一个东方来的使者,那是窦建造派来的专使。
他带来了窦建德的通告,如果唐军不撤,他将倾巢而来,救援王世充。
这个消息非常不妙。
如果窦建德能到达洛阳,以河北几十万生力军,和王世充里应外合,李世民远道而来,兵又疲弊不堪,完全有全军覆没的可能。
这种无形的压力很快就实质化了。
李渊在长安城中,同样感觉到深深的凉。
他也派遣特使带来了一封密信,催促李世民早日班师。
实际上,在洛阳城围困战开始以前,王世充就已经做了两手准备,他派遣了两路使者。
他们都不负王世充所托,取得了成功。
其中一路,是王文素北上突厥,联合隋朝义成公主的从弟杨善经一起说服颉利可汗,让他派兵攻击李唐的本土。
他们蛊惑颉利可汗说:“昔启民(可汗)为兄弟所逼,脱身奔隋,赖(隋)文皇帝之力,有此土宇,子孙享之。今唐天子非文皇帝子孙,可汗宜奉杨政道以伐之,以报文皇帝之德。”
颉利可汗作为被义成公主新扶植的可汗,本来就需要掳掠财富人口,立威立德。
同时,为了防止李唐统一中原,在群雄之中坐大,也必须牵制李唐在洛阳的攻势。
但颉利可汗缺乏通晓中原情势的领路人,现在得到二人的鼓动,双方一拍即合,立即举兵侵唐。
但李渊长于政治,他虽然一直对突厥卑膝称臣,厚贿他们无数财富子女,但本心上,却对突厥一直深怀戒意,在李世民出征洛阳之前,他就已经提前布好了局。
李唐的军队,养精蓄锐,只等突厥入寇了。
于是,突厥虽然四面出击,但却在每个可能进攻的方向,都遭到李唐军队的顽强抵抗。
颉利可汗感到大事不妙。
他知道李渊已经有所准备,那这一次率军出征的突然性和效果,必然大大降低,他并不是真的要去救王世充,更大的目的,是想趁火打劫,掳掠财富人口。
现在情势非常明显,如果要想达到自己的目的,就必须要真刀真枪和李唐军队拼命,才可能捞得到好处。
而面对面的消耗战,并不符合突厥一惯的战略和战术。
突厥人的攻击速度明显慢了下来。
这让李渊面临的压力骤减,压力再一次来到王世充头上。
相对于突厥的鞭长莫及,窦建德表现出了真正的诚意。
瓜分天下,那是未来之事,现在火烧眉毛的情势,已由不得窦建德置身事外。
在王世充和李世民在洛阳城下胶着之时,窦建德朝廷之中,引发了一场对于当前局势的讨论。
他的中书侍郎刘斌做了一番分析:“今唐有关内,郑有河南,夏居河北,此鼎足相持之势也。闻唐兵悉众攻郑,首尾二年,郑势日蹙而唐兵不解。唐强郑弱,其势必破郑,郑破则夏有齿寒之忧。”
然后,他提出了应对的方案,刘斌接着非常肯定地说道:“为大王计者,莫若救郑,郑拒其内,夏攻其外,破之必矣。“
但救王世充并不是目的,刘斌侃侃而谈道:“若却唐全郑,此常保三分之势也。若军破后而郑可图,则因而灭之,总二国之众,乘唐军之败,长驱西入,就是可得而有,此太平之基也。”
这确实是当时情势下最好的选择,是一种进可攻,退可守,必然得利的政策。
如果天佑窦建德,以此全胜之势,统一天下,也可在此一战。
但必须先救王世充,时不我待,需要立即的实质行动。
正在窦建德朝廷讨论之时,王世充的特使到了。
王世充开出了优厚的条件,他对窦建德许以重诺。
他们二人联手攻破李唐之后,二人瓜分天下,以洛阳为线,窦建德统治东面,北面和南面,而自己则统治洛阳以西地区。
而他们以前因黎阳之战结下的梁子,在生死存亡面前,已显得微不足道。
窦建德决定发兵救援王世充,现在就看王世充是否能够捱到窦建德大军到来的那一天。
顿兵洛阳城下的李世民,一样有心烦事。
他需要应对好李渊命令他撤军的消息。
李世民写了一封信,表明必克洛阳的决心,然后,他派了一个足够份量的专使封德彝进京,专门向李渊论述此战必胜,也必须坚持打下去的原因。
封德彝是当仁不让的人选。
他祖上世仕北齐,是标准的官三代,少年时就崭露头角,他的舅舅评价他说:“此子智识过人,必能致位卿相。”
难能可贵的是,他并不是那种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反面教材。
入唐之后,他是李渊、李世民二朝宰相,位重权高,极善于揣摩人心,隋朝权臣杨素,文武全才,眼高于顶,却也发出由衷之言说:“揣摩之才,非吾所及。”
杨素推崇封德彝,是因为他具备自己力不能及的才干,他不止一次地抚摸自己坐的床,对封德彝说:“封郎必当据吾此座。”
事实上,封德彝在有隋一代,也历经风浪而不倒,日子反倒越过越滋润,可见确实是大才。
他后来随同宇文士及一起投降唐朝。
李渊因为他是隋朝旧人,这符合他用人的政策,因而重用封德彝。
此次李世民倾李唐之力东征王世充,封德彝也临时充任李世民的军事参谋,实际上,也大体代表李渊的意见,是一个可以和李世民互相商定对策的存在。
面对此一紧要时刻,李世民选择了李渊看重的封德彝赶回长安,向李渊当面陈述。
这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封德彝老道而颇有远见地对李渊说:“世充得地虽多,而羁縻相属,其所用命者,唯洛阳一城而已,计尽力穷,破在朝夕。今若还兵,贼势必振,更相连结,后必难图。若未乘其已衰,破之必矣。”
李渊雄才大略,也是知兵之人,又以统一天下为己任,深知其中轻重,亲耳听到封德彝讲述战场形势之后,他同意了李世民坚持作战的意图。
这是一个非常明智而正确的决定。
当李世民平定王世充,凯旋之日,他不无得意地说:“朕初发兵东计,众议多有不同,唯秦王(李世民)请行,封伦(德彝)赞成此计。昔张华协同晋武,亦复何以加也!”
由于进攻洛阳折损了大量将士,为了保证必胜,李渊下令窦轨征发巴蜀之地的将士,驰援洛阳。
他有一种预感,这一战,将奠定李唐万世基业。
但此一战,危险到极点,也艰巨到极点。
若非李世民天纵之才,李唐是上天选中的那个唯一,谁胜谁败,殊难预料。
李世民,将凭此战,达到他战术指挥的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