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隋唐天字七书 > 第104章风流总被雨打去后世犹自望山高

第104章风流总被雨打去后世犹自望山高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高颎斋居读佛经,却读出来一个儿子。

    事情的起因是独孤伽罗一次失败的红娘经历。

    高颎的夫人,恰巧在这个时候死掉了。

    独孤伽罗想做个红娘,他觉得这可能是个和高颎改善关系的机会。

    于是,她一反常态,劝杨坚让高颎续弦,她有堂而皇之的理由,她对杨坚说:“高(颎)仆射老矣,而丧夫人,何能不为之娶!”

    杨坚转述了独孤伽罗之意。

    高颎非常清楚独孤伽罗的个性,也知道她一贯的行事作风,那是一个在生活上容不得丝毫污点地追求完美的女人。

    只要哪个朝臣,讨了一房侧室,或是偏房多生育了儿女,都要追究责任的女人,绝不可能真心想给自己续弦。

    高颎熟谙人心,知道即使独孤伽罗这一次是真心为自己作媒,自己也会付出不可承受的代价。

    于是,高颎在杨坚面前,流涕推辞说:“臣今已老,退朝之后,唯斋居读佛经而已。虽陛下垂哀之深,至于纳室,非臣所愿。”

    但他这佛经,读着读着,就读出了事。

    高颎以养尊处优之身,当娇媚美色之前,他还有男人的正常需求。

    于是,他的正妻刚死,而他的一个爱妾,竟然为他生下了一个男孩。

    老朋友的家中添了男丁,杨坚替高颎感到由衷的高兴,但独孤伽罗却闷闷不乐。

    杨坚心中大感奇怪,便追问独孤伽罗的原因,独孤见时机成熟,才说出自己心中的顾虑。

    独孤伽罗故作深沉地说道:“陛下当复信高颎邪?始陛下欲为高颎娶,颎心存爱妾,面欺陛下。今其诈已现,陛下安得信之。”

    独孤伽罗这句话直指人心,高颎欲辩无由。

    绝对的信任,是高颎在杨坚一朝赖以生存的根本。

    现在,他因为这个小事,和杨坚二十年建立的信任,一朝之间,轰然倒塌。

    杨坚以诈得国,他一生之中,对于臣下猜忌尤深。

    尤其是身居皇帝大位,成为万民口眼之中的独夫以后,他所能倚靠的只有自己的判断和权术,而“信任”是他用人的一个基本准则。

    他的理念非常简单,如果一件事情,不管大小,臣下欺骗过自己,那他也可能在大事之上,对自己不忠。

    不忠就要防范。

    绝对的忠心,才能得到杨坚的信任。

    于是,他对高颎绝对的信任,由读佛经事件开始,出现了裂缝,而裂缝一旦出现,就会越来越深。

    况且,高颎有不被杨坚信任的理由。

    因为,高颎所处的位置,事实上已经成为废立太子,这件关乎国运大事的障碍。

    高颎做了隋朝近二十年的,事实上的第一宰相。

    他以天下为公的执政理念,在他周围,吸引和聚集了足够坚厚而庞大的力量,如果高颎不支持废立太子,新太子或者是整个帝国,将面临不可预测的危机。

    杨坚没有别的选择,如果他要树立新太子,他就必须要清理掉这股力量,才可能让自己和新的太子,睡个安稳的觉。

    这股力量,首当其冲的核心,就是高颎。

    但是,他心中还存有一点点对高颎的温情,或者是他还存有一丁点对高颎的幻想。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杨坚和高颎之间的裂缝,终于大到必须正视,也必须立即妥善处理。

    接下来发生了二件事情,让杨坚需要立即对他,这个近二十年的忠心老伙伴下手。

    一是在征伐高句丽之役中,高颎极少见地直接反对杨坚的决定,不同意发兵。

    在勉强同意出征之后,行军又非常迟缓,并且,此次征伐高句丽,竟然连高句丽国的人影都没见到,就几乎全军覆没,隋朝损失几十万精壮男儿。

    秋后算帐,当然要找个替罪羊。

    杨坚自己没有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于是,高颎天然地成为背锅侠。

    独孤伽罗抓住了这次机会。

    她展示出她的冷酷,独孤伽罗在旁边神助攻,对杨坚说道:“(高)颎初不欲行,陛下强遣之,妾因知其无功矣。”

    这说到了杨坚的痛处,他忠心的伙伴,在明面上,开始和他有二心了。

    否则,按照杨坚的想象,区区高句丽,不过蕞尔小邦,怎么也无法比过武力强盛的突厥,也不可能和江南的陈国同日而语。

    在无往不胜的隋朝天威之下,有如此惨重的失败,这肯定是高颎有意为之。

    杨坚无法释怀。

    同时,高颎的工作风格,也成为他被攻击的方向。

    高颎一生,怀至公之意,二十来年,多次统帅大军出征,平陈之役,晋王也不过是聊备资格而已,真正的事实上的统帅,高颎一人而矣。

    这次讨伐高句丽,汉王杨谅,同样也只是名义上的统帅,高颎要想高效作战,那统一指挥是必须的。

    高颎久处高位,自然大有独断专行之疑。

    于是,汉王杨谅也在独孤伽罗的面前哭诉“儿幸免高颎所杀。”

    高颎的各种恶言恶行充斥于耳,于私于公,杨坚心中,一阵惘然。

    接下来的一件事,则让杨坚彻底决定放弃高颎。

    在王世积于河西谋反,当然主要限于口头谋反一案之中,高颎受到了牵扯。

    因为他接受过王世积赠送的马匹,这被认为是同党。

    但高颎在此案之中,幸免于追究,但另外几个受过王世积赠送马匹的官僚,比如元旻和元胄等人,就受到了杨坚的严厉惩罚,他们被免除了官职。

    而这几个人,在废立太子事件中,也站在了太子和高颎一边,那也是杨坚的对立面。

    可见,高颎虽没有明面上结党,但君子群而不党,小人党而不群,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又如何可能没有一个团队。

    很难说,杨坚在哪个时候,感觉到了高颎这个团队带给他的压力,但可以肯定地说,这绝不会是一种愉快的体验。

    在推核王世积谋反案时,有一些宫禁之中的秘事,王世积承认是出自于高颎之口,这是裸的罪行。

    杨坚大惊,看来高颎也并不是像他表面上那么牢靠。

    他需要对高颎动手。

    而杨坚真切地感受到,高颎的能量。

    高颎虽然被牵涉进去,但他到底有罪无罪,却在朝堂之上竟然遭到了异常激烈的讨论。

    朝廷重臣,比如贺若弼,和刑部,民部,兵部尚书,竟然一致认为,大多证明,高颎无罪。

    这种书面,让杨坚无比吃惊和愤怒,也非常警惕。

    他想不到高颎的势力竟,然大到隐然可以和自己分庭抗礼的地步了。

    于是,高颎更加不可被原谅和放过。

    杨坚展现了帝王的雷霆手段,一如他刚登基时的雷厉风行。

    他将那些在朝堂之上维护高颎的官员,一律投入狱中问罪,一时之间,风向突变,朝臣之中再无一人敢发一言。

    高颎失势,被打倒。

    他不再在朝廷担任实职,而以“公”的身份呆在自己的居所。

    高颎从此淡出中央政权。

    这是一个时代的终结。

    但高颎虽然被打倒,却并未被彻底清算,这可能和他心态,知止知足大有关系。

    在高颎居家之时,他依然处于凶险的波涛之中,树欲静而风不止,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

    但高颎却以一种非常平静而淡然的心态,得之不喜,失之不悲,宠辱皆忘地度过了在杨坚一朝的岁月。

    当然,他将在杨广登基之后,迎来他最终的宿命。

    高颎明于吏道,也精于治道。

    他一生奉公,以天下为己任,是真正的宰相,当朝执政近二十年,朝野推服,物无异议。

    甚至于在炀帝一朝和唐朝,依然流传着他的传说,其为政之道仍然为后人津津乐道。

    高颎,高山仰止,实在是中国历史上,顶级的宰相。

    随着高颎的倒台,太子杨勇最后,也是最厚的一道保障被清除。

    杨广终于得偿所愿,站在了帝国太子的位置之上。

    但他很快就将面临挑战。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