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第一权臣 > 第三百三十一章 反应

第三百三十一章 反应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第一权臣正文卷第三百三十一章反应朝堂之上,率先从震惊中反应过来的依旧是如今新朝的中流砥柱萧凤山。

    他扭头看着信使,虎目堂堂,“你说领头之人是谁?”

    信使被这目光看得心神一晃,结巴道:“苏苏宗哲。”

    朝臣们这才反应过来,立刻就有人呵斥道:“大胆,朝堂之上,竟还胡言乱语!苏老苏宗哲已经死了数年,这是天下皆知的事情,如今怎么可能起兵谋反!”

    “是啊,苏相被秦逆逼死,这是世人皆知的,先帝都曾遣使慰问,难不成人还能死而复生不成?”

    “你这是何处的消息?怎生这般荒唐!”

    群情汹汹,在权力的威势下,那信使只敢趴在地上,一动不敢动。

    这时候,反倒是先前严肃的萧凤山缓和了语气,温声道:“不必惊惶,你只是传信的,消息有误也不是你的责任。你把信筒给本相。”

    信使定了定神,感激又佩服地看着萧凤山,双手将信筒递上。

    萧凤山下意识地拆开,拆到一半才在周遭诧异的目光中反应过来,他不动声色,打开看了一眼信筒,然后道:“陛下,信筒之中没问题,您可以查看了。”

    董良连忙跑下来,双手捧着信筒递给了东方明。

    东方明按下心头的微微不悦,将信纸取出,一眼扫去,沉默了片刻,示意董良将信纸传给萧凤山。

    而后他扫视堂中,开口道:“消息是云梦州州牧府传来的,应当为真。啧啧,不愧是一代名相,这藏得是真够深的啊!把天下人都骗了!”

    说到后面,他的语气都带着几分咬牙切齿,“偌大一个云梦州,他旗子一举,便传檄而定,这还是我大夏的天下吗?啊!”

    群臣在这样的愤怒之下,都默默低头,研究起脚踩的地砖的花纹。

    还是萧凤山主动开口道:“陛下,地方叛乱,朝廷自有方针,不论是苏宗哲也好,还是胶东郡王也罢,抑或割地称王的普通人也罢,只要与朝廷作对,就是反贼,就当被满朝文武和天下万民共弃之。眼下之首要,便是安排平叛诸事。”

    他用眼神示意着年轻的皇帝,你这会儿当着群臣的面发疯发怒,既掉份儿,也于事无补,赶紧糊弄过去,一会儿咱们开小会吧!

    东方明也接收到了这样的信息,反应过来,故作沉稳地缓缓点头,“此言有理,诸位爱卿,可有良策?”

    一帮人就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了起来。

    但这个时候在朝堂上说出来的,大多都是些没什么屁用但不犯错的废话。

    比如削去朝廷对胶东郡王和苏家的恩赏,传令天下,明确其为反贼;

    又比如将其在中京的产业尽数查封,亲友尽数捉拿;

    再比如派遣使者,带着王道威仪,当面怒斥,以王道教化感化,定能令其羞愧掩面,自觉有负皇恩,便可不战而屈人之兵

    东方明装作耐心地听着,然后实在听不下去,瞅着时机便宣布了散朝,而后中枢成员自动留了下来,而兵部尚书、新任的户部尚书、以及两位武将将军,也都被叫到了小朝会的现场。

    乾元殿中,东方明吩咐赐座,然后看着众人,“诸位都是朝堂之中流砥柱,如今局势危急,大家有何良策也都说说看吧。”

    这句局势危急,倒不是虚言。

    如今天下烽烟处处,反贼占山为王、攻城掠地,已是让朝廷焦头烂额。

    如今泗水云梦两州之地,尽数反叛,而且尽归一人,让胶东郡王一跃成了天底下的头号反叛势力。

    天下十三州,通常意义上的北方有足足十个州,南方总共就三州,泗水、云梦、广陵,如今胶东郡王已经拿下了其中之二。

    若是再加上一个广陵州,那在某种程度上真可以说是划江而治,半壁江山了。

    对朝廷来说,简直就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几乎可以想象的是,当这个消息传出,不知道有多少投机之人,会立刻动身启程,前往云梦州或者泗水州。

    兵部尚书道:“陛下,以臣之见,不如沿袭先帝之策略,立刻集结大军,以雷霆之势,将泗水、云梦二州平定,再携此威势,将士信心、士气都正值顶峰,余者大小叛军就皆不在话下了。”

    一个中枢重臣也点头附和,“苏逆当年门生故旧遍布天下,胶东郡王也有皇子身份,一旦不能立即剿灭,便会成为心腹大患。”

    “非也!”一位武将开口道:“胶东郡王如今坐拥两州之地,兵精粮足,势力庞大,贸然一战,如果失利,后果不堪设想,而且一旦相持,军力空虚,其余各地叛贼坐大难制,局面更糟。先帝之策的根本,是打绝对有把握之战,而后逐步蚕食叛军之势力。依臣之见,不如挑选精兵,先趁着其余各地叛贼实力尚弱,逐一平定各州,而后携统一安定之北方,与胶东郡王开战。”

    “此言有理!”另一位武将也认真道:“朝廷只需陈兵两州边境,防范他们北上入京,据城而守,便能以少量兵力牵制他们的大部,而后,从容扫荡北面,再携十一州之力,攻其二州,届时,哪怕输上一两阵,也不至于伤筋动骨。更何况,届时天下人心思定,他们或可不战自溃也不一定。”

    “二位将军所言有理,既然天下四处烽烟,泗水、云梦二州也不可能完全太平,他们扫清州内亦需时日,而且在这过程之中还不乏难题,让他们自去内耗,朝廷便可从容而定也!”

    众人议论纷纷,意见各不相同,这时候,需要一锤定音的人了。

    通常,这样的人都是丞相,但这一次,大家都将目光看向了副相萧凤山。

    萧凤山开口道:“二位将军都是知兵之人,我认同他们的判断。胶东郡王的反叛是绝对的心腹大患,但是如果我们现在贸然集结重兵与之开战,虽有一击而溃,天下胆寒的好处,可一旦战事不利,甚至哪怕陷入僵持,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

    他顿了顿,“如今朝局已基本安稳,当立刻派出得力之将士,扫荡周遭叛军,积蓄朝廷实力。待稳定了中州及周边各州形势之后,再与胶东郡王决战。同时,当立刻调派兵马在泗水州和云梦州边界,陈列重兵,防备其北上东出。再遣使前去恩赏拉拢,陛下和中枢也可以配合做做样子,以拖慢其脚步,令其麻痹大意。”

    他轻吐一口气,“所以,为今之计,就是定下出兵剿匪的人选了。”

    东方明愕然,朕都还没同意这方针,你怎么就定下了?

    但他此刻也顾不上跟自家阿舅计较,点头道:“阿舅说得有理,诸位爱卿,可有举荐?”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都想来分润这个功劳。

    自古军功最难得,打北梁铁骑的心他们是万万没有的,但打一帮衣衫不整,军容不齐的反贼挣军功吃军饷的心

    他们不仅有,还很大。

    眼看着方才还能齐心协力共谋大局的群臣这会儿又吵成一团,东方明心头一阵烦闷,“好了!此事容朕细思,诸位爱卿有举荐回去之后也速速递个折子上来,今日就到这儿吧!”

    众人起身告辞,萧凤山却理所当然地留了下来。

    “陛下,让英国公去吧!”

    待得殿中只剩下他们舅甥二人,萧凤山直接开口说道。

    “英国公?”东方明有些诧异。

    萧凤山点了点头,平静道:“英国公手上的兵权始终是个隐患,如今的局面我们也不好贸然剥夺,正好趁着这个机会,让其领兵出征,顺势先减掉一部分。”

    东方明有些迟疑,“这会不会不合适?”

    “他刚领兵平叛,经验丰富,陛下又刚履行了承诺,册封了临江郡王,他难道会在这时候忤逆陛下的旨意吗?他若是同意,京中他那一派没了主心骨,至少没办法再扩张势力,臣便可从容对付。若他不同意,则正好顺势将他手下节制的兵马交给陛下之心腹,夺其军权。”

    东方明开口道:“朕只是觉得会不会急了些?”

    他看着东方明,“陛下,你该不会以为英国公在经历了你与先帝之间的纠葛过后,还会真的单纯到相信你要把皇位传给他的外孙吧?他有他的盘算,你与他之间,必有一争的,你也不希望到最后输的是你吧?”

    东方明当即不再犹豫,“好,就依阿舅所言。”

    但这时候,这对君臣还并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

    也不知道,他们自以为完美的计划,注定无法实现。

    英国公府,英国公又在狂怒。

    市井之中,每天都会有着无数的消息。

    其中流传得最快的,除开故事性之外,往往都充斥着一些必要的元素:权力、香艳、伦理、生死

    如果当一个故事涵盖了其中几乎所有的元素,不需要什么额外的助推,便可以立刻在口口相传中,很快变得人尽皆知。

    虽然在这样的过程中,难免有些失真,比如传到最后成了两人直接在崇宁帝的灵柩前激烈打斗,或者新皇帝直接拉着先帝嫔妃在灵堂中开无遮大会之类的,但终归是万变不离其宗。

    而这些言语也无可避免地传入了英国公的耳中。

    英国公闻言当场便摔了杯子,既因为这桩丑事,在他的认知中的确有可能发生;

    更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萧凤山和皇帝居然选择了把脏水泼到自己女儿身上!

    什么?不一定是谁放出来的消息?

    除了萧凤山和皇帝眼见纸包不住火的选择,还能有谁?你当后宫是大街上的茅房,谁都能去的吗?

    想到这些,他提起大刀,愤怒地劈在稻草人身上,漫天纷飞的碎屑中,英国公呼呼地喘着粗气,如同被激怒的老虎。

    “竖子!辱我太甚!”

    第二章在下午。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