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天下1639 > 第388章学院的船队

第388章学院的船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季春四月,已经是能摸到夏天头发丝儿的时候。

    杭州西湖北边,一片翠翠莺莺。

    过了断桥就可以远远的望见雷峰塔,但在这一片最出名的还是流传了那对蝴蝶男女故事的万松书院。

    书院的新院长姓吕,正宗的北方人士,而且还是来自天子脚下的北京。

    四十多岁的吕夫子,能在这个年岁做上鼎鼎大名万松书院的院长,背景和来历自然不可小觑。

    当年楚王进北京时,第一批参考投靠的人中,就有这位在前朝屡试不中的吕秀才。

    这位吕先生到了新朝之后考运好的一发不可收拾。

    不但是帝国大学第一期短期文教班的学员,更是第一批考中官吏的人物。

    吕院长是去年冬月上任的,作为杭州最有名的书院,万松书院上下的师生都对这位新院长在冷眼旁观。

    上一任老院长德高望重,但可惜在书院经营上却比不过别人。

    新朝自开国以来其重文教,各地开设的书院、中学堂和小学堂不计其数。

    往年最多只能靠官府接济的塾师,如今都成了有官府有正式编制的册内人。

    杭州自古便是文化昌明之地,新朝自开国以来便陆续在杭州筹建组合、资助提升了两座书院。

    分别是杭州书院和西湖书院。

    从那时起杭州便有三座最高学府,彼此之间的竞争已经持续了十年之久。

    然而万松书院的老院长是从前明时期传承下来的,最是温和不过的性质,哪里是其他两座书院院长的对手。

    尤其是最近几年,万松书院的名头越发低落。

    老院长这才一咬牙自动请辞,向学部申请了一位有能力的人来担任万松书院的新院长。

    新院长履职小半年,在数日之前终于有了一个大动作。

    导致大批万松书院的学生兴致勃勃的在书院告示墙前徘回驻足。

    前几日西夷各国对本朝宣战,整个杭州大小学院包括中学堂的学生全部上街游行,支持本朝反击西夷各国的挑衅。

    没想到才过了两日,新院长就在与其他两个学院的竞争中斩获了先手。

    帝国西征之后攻取了天竺之地。

    南部瞻洲次大陆西南和南部的诸多小国纷纷加入帝国的朝贡体系。

    就连之前与莫卧尔帝国打的有来有回的马拉塔帝国,也自动降格为王国向帝国称臣。

    就在去年六月,马拉塔王国王室入朝,主动提出以国土换产业的请求。

    同时,之前被莫沃尔帝国灭亡的七个小王国,陆续被帝国扶持复辟。

    这七国也在七月间同时提出了内附的请求。

    前首相裴恒为天竺总督,深感手下官吏不足,上表皇帝请求在天竺开设官学。

    开年之后,内阁奉皇帝旨意同意在德里、加尔哥达和卡达利特王国旧都三地分别开办一所高等学院。

    主要为当地的官员子弟、移民子弟提供教学服务。

    德里学院的筹建资格出乎意料的被北京书院获得,地点居然意外的落选。

    而加尔格达书院的筹建,金陵书院居然输给了钟山书院。

    卡达利特书院学步指定由杭州三大书院之一出面筹建。

    没想到新院长果然厉害,居然越过了杭州书院和西湖书院,成功拿下了卡达利特书院的筹办权!

    别的好处先不说,仅仅应届毕业生里就能多出四五十个教师资格出来!

    再加上后勤外联公务人员,这一次起码就拿下了上百个册内人名额。

    而且外派天竺,还有很高的津贴可拿。

    而更让一些学员感到兴奋的是,卡达利特就在南部瞻洲西南部,与帝国和西夷预定的主战场马达加斯加海域很近。

    很多对战争感到兴趣的学员,觉得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

    说不得对马达加斯加大岛的开发,也会留下万圣书院的影子。

    当年北京街头落魄的吕秀才,如今已经变得稳重而威严。

    他正在与副院长韩夫子讨论时事。

    “西域诸国不过是虚张声势,”吕院长这些年眼界开阔了不少,一眼就看穿了欧洲各国这次联合的本质。

    “我观西域诸国历史,近两百年来他们的经济全靠掠夺南海东南亚、北俱芦洲北美、殷墟南美和南部瞻洲等地而得以维持。”

    “如今帝国已然攻略归化南部瞻洲诸国,南海归附,最近又夺回了殷墟。”

    “西域各国如今只剩下了北俱芦洲一地可供滋养。”

    “他们那什么东正、天主、新教,彼此之间恩怨极深,哪里是那么好融合的?”

    “所谓数十万大军东征,不过是联合起来向我帝国讨价还价罢了!”

    韩夫子点头赞同他的观点。

    “他们最看重的不过就是东方航线和大西洋航线。”

    “如今东方航线已经被我完全掌控,大西洋航线因为殷墟舰队南美舰队的存在,只剩下两条极北的航路还可以通行,他们不急才怪!”

    吕院长在北京的关系颇多,故而他的消息比较灵通。

    他想了一下低声给韩夫子透露了一个消息。

    “西域各国如今正把三十年战争遗留下的老兵、民间的罪犯和破产的百姓,都运往北非。”

    “哪里是为了什么第十次十字军东征?”

    “不过是因为各国经济撑不住,往外宣泄多余的人口罢了!”

    “北京传来的消息,这一些人到了北非之后便被各路牛鬼蛇神招募为雇佣兵。”

    “或三两艘、或五六艘船一起,不断往东而来。”

    “看中的就是帝国本土与南部瞻洲之间的海运财富!”

    “所以这一次我们去卡达利特开设学院,这一路都是海路,需寻找实力较强的海商队一起行动才好!”

    韩夫子想了一想:“我记得杭州城中有不少人家是做海海贸的。”

    “各部拨给我们筹建学院的物资都配有足额的海运费用,对于各家来说是笔不错的买卖!”

    “不如我们将与有子弟在学院读过书的海商人家联合起来,组一个船队前往卡达利特。”

    吕院长明白韩夫子的意思,这支船队多余的吨位可以装载很多货物,因为打着学部的旗子,税务部门肯定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种一本万利的机会没有人不会愿意干的。

    “甚好!那就麻烦韩夫子来组织这支船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