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华娱璀璨时代 > 第712章 开拓者

第712章 开拓者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汪元、蔡一农和李国利在感叹璀璨时代的“奢侈”,杰克和爱兰德这边,经过刘艺妃的翻译后,他们两人同样很吃惊。

    每年拿2000万用来维持文学公司运转,以达到培养符合工业运作的编剧为目的,且快两年了都还处在不求回报的实验阶段。

    “这在我们西方几乎是不可能有的事。”杰克摇了摇头。

    根据双方的物价来看,华国这里的2000万人民币,他们美利坚那边估计就是2000万美元。

    在他们西方资本眼里,拿这2000万美元去金融市场转一圈,一年下来运气好能翻倍。

    去做长期都看不到回报的事?西方资本是断然不可能去做的。

    就算换作是他,他也更愿意拿这2000万去投部电影。

    一行人跟随刘义来到第三台机器,第三位编剧能接收到前两位编剧写的内容。

    当软件把两个内容读取出来的时候,场景、情节和对话自动拼接在一起,形成一段文学剧本中的完整情节。

    这名编剧看了一眼内容后,写着——

    【吴小宝:生了病不能去上学,爸爸每天早出晚归的要赚钱给我买药也不多陪陪我,我每天过得好无聊呀。

    还好,有住在我对面的乔克叔叔在,他好厉害呢,能够把自己变成好玩的小丑,还能拿三个球丢到空中抛来抛去一个不掉呢。

    乔克叔叔也好好,每次我无聊让他扮小丑,他都会答应我。

    看,我这次又来找他扮小丑,他立马就答应我了,嘻嘻。

    乔克:不知道还有几年活,反正是过一天就没一天,我不知道该如何描述这样的滋味,也不知该如何面对日渐衰败的身体。

    公寓里的人都知道我的情况,有的人看我的眼神充满关怀,也有的人带着嫌弃,我一度不敢出门,我是人,不是异类,不想看到他们不管是善是恶的异样目光。

    住在我对面的小女孩有白血病,呵,两个重病患者住在一起了,这算不算是缘分?

    小女孩不知道癌症晚期是什么概念,常说很快就会好的,每次看到她天真无邪的样子都让我很开心,她也是第一个不把我当病人的人。

    每次扮小丑小女孩都会欢笑,笑得很纯净,或许这是我余生中难得一见的光。

    我每天最期待的就是等她敲门,扮小丑让她开心仿佛是我活下去的动力。

    听,她来敲门了。

    我搓了搓脸揉了个笑脸,往门口走去。】

    内容到此结束,汪元、李国利和蔡一农又有点懵。

    “这是……人物小传?”汪元将信将疑。

    这明明就是人物小传,但他不敢确认,实则是不可置信。

    剧本创作过程中,一般情况只需分类出各个人物的情节结构就行了。

    就比如眼前的内容,按照他的编剧理念——

    【吴小宝生病不能上学,爸爸要赚钱不能陪她,她很无聊。这是动机。

    吴小宝敲开乔克的门,让乔克扮演小丑让她开心。这是过程。

    乔克把吴小宝当成生活里唯一一道光,欣然同意。这是结果。】

    这就是情节结构,且是用第三人称来写,把人物在剧本中的所有情节结构连起来,就是该人物的人物剧本。

    而第一人称的人物小传,这不是演员该干的活吗?

    为了更好梳理人物心境,为了更好深入解读人物,优秀的演员拿到人物剧本后,往往都会写一份人物小传出来,以作为表演的参考。

    可是,眼前这一幕,相当于是编剧把演员该干的活给干了,这有点打破他的认知。

    刘义双手环抱,道:“会写人物小传的演员只在少数,大部分演员没有写作经验,也没那份写作思维,让他们写人物小传那是要了他们的命。”

    众人缓缓点了下头,这是事实。

    配角还好,人物小传几千几万字能搞定。

    重要配角和男女主的人物小传,那就要奔十万字走了。

    有几个演员有这份耐心、这份定力、这份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写作能力,能在演戏前写出一份第一人称且要求强情绪的“短篇小说”?

    演员的基本文化素养摆在市面上,这注定是少数人才能做到的事。

    刘义又说道:“演员的状态也不是说有就有,状态找到了也不一定是导演需要的。”

    演员自认为很好的表演,在很多时候都不被导演认可,因为不符合导演对整部剧作的理念。

    把人物小传放在剧本创作中一并搞定,那人物小传肯定也是导演、制片人和导演组一致定调的结果。

    这份人物小传事先得到了导演的认可,那么演员按照这份人物小传的解读方向,琢磨如何表演好就行了。

    刘义接着道:“我们在改革创作方式的过程中,就想着一步到位,帮演员把人物小传写出来,如果到时候演员对人物小传某段情节的人物剖析有异议,可以跟导演商量和探讨,起码能节省很多沟通成本。”

    人物小传的好处是个演员都懂,能很大程度帮助演员节省理解人物以及理解戏的时间。

    但演员写人物小传是按照自己的理念,整个剧本的创作思路是导演和制片人的理念。

    两者间的理念肯定不可能完全一致,演员看起来很好的表演接二连三的被喊“咔”也是正常的情况,因为理念不合。

    这也是市面上常有的事态。

    从没有哪个剧组规定,演员必须要写人物小传,这完全靠演员自觉。

    为了让不会写人物小传的演员,有一个强有力的符合导演标准的表演方向。

    为了让会写人物小传的演员,进组就有东西参考从而节省沟通时间效率拍戏。

    为了节省导演导戏和表演指导讲戏的沉没成本,创作剧本的过程中给每个角色写好人物小传,看似加重了编剧的工作量,但解决了大批演员和导演组老师们的工作量。

    这一来一去的,增加了剧本创作上的些许经费,但提高的拍摄效率则能减少更多剧组经费。

    “这不得了。”李国利颇为感慨。

    他不知道这套创作模式什么时候开创的,如果早就有了的话,那她只想说怪不得璀璨时代的剧质量高,几乎所有演员的表演都跟整体剧作框架很契合,从头看到尾的观感就让人很舒服,难以找到出戏的点。

    如果几十个有完整情节戏份的演员,人手一本自己的人物小传,且还是导演组和编剧组统一定调的东西,但凡有表演基础的演员,不说能够演得多好,但表演的方向也不会脱离剧作的整体框架的风格。

    这就会造成一个结果,所有演员的镜头在后期不论怎么剪辑,拼凑在一起的画风都是高度统一契合的。

    碎片式片段的画风高度契合,这就是影视人最讲究的质感。

    质感,直接影响观众的看片体验。

    “这有点绝了。”蔡一农叹道。

    让演员自己来理解人物理解戏?这是0到1的过程。

    现在导演组和编剧组给演员强力的参考文本,这就是1到n的质变。

    人手一本人物小传,在她看来这是这个编剧工业化体系中,硬生生在为演员提高段位,不入流的演员也能入三流,三流入二流,二流入一流。

    最终的结果就是,全员演技在线。

    这个“演技”不一定是演员优秀,而是有契合剧作大方向风格的人物小传在,大大提高了演员对表演对戏的理解能力和表演状态,表演状态也会和整体画风高度契合。

    画风的高度契合,观众就会看得很舒服。

    观众看舒服了,下意识就会认为演员演技好。

    但这又有个弊端,这样的创作模式只有璀璨时代有,一个演员能够在璀璨时代的剧中表现出高水准表演,如果这个演员功底不行,那到了其余剧组就会露底、会被曝光出不足。

    可再怎么说,于璀璨时代这个大集团而言,提高了作品的质量总归是利大于弊的。

    再者,演员提高了拍摄效率,从而节省了拍摄资金,这更是利好的。

    这璀璨时代的编剧工业仅看了三环,带给她的震撼一环比一环大,真是长见识了。

    “牛逼。”汪元如是感叹。

    他现在什么也不想说,什么也不想去想,五人一组的创作模式显然还没观摩完,怕后头还有更震撼的东西,当下只能用一句“牛逼”以赞之。

    大家跟随刘义的脚步来到第四台机器,第四位编剧接收前三位编剧的创作内容。

    这名编剧看了看内容,旋即在软件的一张表格中写着——

    【镜头1:方位:衣柜旁;景别:全景;运动:从左至右摇镜;角度:斜视平拍;内容:乔克开门见吴小宝;场景声:煮中药的声响。

    镜头2:方位:小桌旁;景别:全景至近景;运动:朝乔克推镜;角度:平拍;其余同上。

    镜头3:方位:吴小宝身后;景别:近景;运动:固定;角度:平拍;其余同上。】

    内容到此结束,汪元目瞪口呆地抱头:“卧槽!镜头的定位都能写出来?!”

    他看到了什么?三台摄像机的位置都有标注!

    这是分镜头剧本?还是刚才那个想法,这是在为运镜构图吧!

    怪不得第一名编剧把场景写的那么详尽,各种道具及其所在方位一看就很有画面感,原来是在为分镜头剧本提供镜头的排布空间。

    如果说,刚刚的场景描写让他有光影空间感,这个分镜头剧本的描写直接就把他带到了拍摄现场。

    1号镜头在西南角的衣柜旁,与东北角的门口形成小广角,男主的背影会看起来很孤独,而后朝右边摇镜,广角镜头慢慢恢复直线角度,让男主背影呈现的效果正常化。

    2号镜头承接1号镜头,直线向前推镜,慢慢看到男主的笑容和小女孩的纯真,打破屋内阴暗低沉的氛围。

    3号镜头在小女孩背后,给男主阳光微笑的正脸,代表情绪的彻底转换。

    作为编剧,汪元能够想象到这些东西。

    但是,给镜头定位这应该是导演干的事啊!

    编剧把导演的事给干了,这……

    “这样的编剧你们有多少?”汪元问。

    先不提编剧和导演的事,就说给镜头定位的事,编剧要有导演思维才能够有效给镜头定位。

    眼前的这名编剧肯定拥有导演思维,不然三个镜头不可能安排得这么好,每一个镜头都有起承转合的递进效果。

    编剧拥有导演思维,就要跟组积累观摩导演拍戏的阅历。

    这种跟组阅历深厚的编剧,每一位都是行业里的优秀者,能够很效率的帮助导演解决一些创作上的事。

    所以他很好奇,一个小组就有一位这样优秀的编剧,那整个文学公司得有多少这样优秀的人才?

    刘义放眼望了望办公区域几十人:“目之所及,都能做到。”

    汪元惊愕:“我靠!你们怎么做到的?!”

    这几十个编剧都拥有导演思维,不去当总编剧在这当普通编剧,这就是璀璨时代文学公司的底蕴吗?这下真把他给震惊住了。

    他缓了缓情绪后也回了神,按照刚才所见的创作模式,每个编剧应该只研究最擅长的一部分能力,并不是总编剧所需要的那样全能。

    可即便如此,这一切带给他内心的震动也是无以复加的。

    不是他自卑,是他真有一种感觉,这里头的人随便挑一个在创作能力上都比他强。

    “你们太牛了。”汪元很是感慨地赞道。

    各个男男女女的编剧们,看到几个大佬般的客人们惊呆了,他们也很有荣光。

    去年三月份公司才开始搞工业化,起初各个环节可没现在这么细致,是刘义老大带领他们一次次革新、进组锻炼、精益求精,才有了现在这样的高精度的创作模式。

    帮演员们写人物小传,给演员们提供表演上的参考。

    帮导演初步定位每场戏的镜头,也给了导演最直观的参考模板。

    这会让剧组在拍摄环节中,极大加快拍摄效率。

    至于他们,该拿奖金拿奖金,这样的创作也给了他们更大的想象空间和创作空间。

    每个人也只负责一个小模块,一个人每天的精力有限,这样也不会让他们的精力枯竭,能够保持住长久的创作鲜活力。

    虽然每个环节都有标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思维广度,但这样的工作还是让他们很满意的。

    “有这样的剧本在,一能让演员有表演参考,二能让导演有镜头模板构思,我觉得我也能做导演了。”蔡一农也彻底服了。

    这编剧工业体系,提高了演员的段位也就算了,还能提高导演的段位?

    这是让她万万没有想到的。

    人物小传,有点写作能力的多少能写出点东西。

    但写作能力再强,怎么能抬高导演的运镜水准?

    在这之前,这完全是两件互相不搭嘎的事。

    然而,给分镜头剧本添了个元素,给每个镜头准确定位,这省了导演多少事?从侧面上就抬高了导演的临场水平。

    但有个前提,镜头定位不是乱来,也不是想当然,要完好体现出一场戏该有的情绪效果。

    璀璨时代的编剧证明了,他没有乱来,他在这方面也是专业的。

    而这样拥有导演思维的优秀编剧不止一个,璀璨时代培养了一群!

    “这一年2000万值。”李国利肯定道。

    站在他这个导演的角度,璀璨时代这个编剧工业化体系,现阶段来看投入好像没有回报,但从长远来看,如果把摊子彻底铺开,那价值就太大了。

    它能加快影视剧制作的时间,作用在一部影视剧身上或许不明显,若是两部三部四部呢?

    一部剧节省一两个月制作时间,四部剧节省七八个月制作时间,那这七八个月就是时间成本。

    利用这七八个月的时间再打造一部剧,就能把投入的一年2000万给赚回来。

    如果把摊子铺开,作用在璀璨时代的电影身上,那起到的效益只会更大。

    他这一刻算是明白了璀璨时代集团的架构运转模式了,这家文学公司绝对是整个集团核心中的核心,它的回报不在于自身盈利,而是作用在电视公司和电影公司的作品制作上,这才是璀璨时代成立这家公司的目的,也是编剧工业化的最终目的。

    所以他才说,从长远的目标来看,这每年2000万养这批人绝对是值得的。

    至于养了一批白眼狼怎么办?这在他看来这个问题不大可能出现。

    这样的创作模式独属于璀璨时代,离开了璀璨时代的话,这批人压根就没法就业,哪个公司或剧组会要只写一部分剧本的编剧?这批人只适合璀璨时代,也只适合在璀璨时代开创的编剧工业体系下生存。

    “欧买噶的!”杰克惊呼一声。

    经由刘艺妃娓娓道来的翻译,杰克和爱兰德后知后觉。

    给演员写人物小传?在分镜头剧本里定位镜头?

    这是编剧做的事吗?

    不,应该说这是编剧该有的水准吗?

    如果刘艺妃的翻译无误的话,让豪来坞那些编剧和自诩豪来坞工业化完善完美的资本们来看看,保证会惊掉这群傲慢的人的下巴。

    经过刘艺妃的翻译,两口子的脑海中已经有非常详尽的拍摄画面了。

    一个镜头在衣柜旁,衣柜在哪里?在30平单人公寓的西南角;

    一个镜头在小桌旁,小桌在哪里?在公寓东南角;小桌上有什么?煮着中药的水壶。

    一个镜头在小女孩背后,小女孩背后是什么地方?是公寓与公寓间的走廊,两个人物有身高差,所以这个镜头能拍主角正面,并能拍到主角公寓内部,按照描述的角度或许还能看到东南角的煮着中药的水壶。

    这满满的画面空间感……

    “我的天!”杰克摊开双手,佩服道:“你们真的太厉害了,做到了豪来坞都没有做到甚至没有想过的事,我也从没体验过,就一段情节创作就让我有一种临场拍戏的感觉,还是很明确的多视角空间,你们正在做一件史无前例的壮举。”

    爱兰德连连点头:“豪来坞很多人对华国影视工业有误解,真应该让这些人来看看你们的这份工业,简直不可思议。”

    楚轩、刘艺妃和刘义微微一笑,这些人都不是一般人,能收获他们的赞美,是一件十分愉快的事。

    刘义走到第五台机器的位置,道:“这第五人是小组统筹人员,也是一审人员,将前四人写的内容进行审核,从整体的角度观察有无错漏,有错漏就打回去让对应编剧重写,没错漏就整体提交给后台,由我们导演组进行二审。”

    汪元问道:“如果导演组不满意再打回?”

    “对。”楚轩道。

    众人点了点头,编剧组内先内部一审,导演组在进行二审,那编剧组负责内部统筹的编剧无疑是全能型编剧,也应是该组组长。

    如此一看,璀璨时代文学公司在剧本创作上的运转模式,以及组内的人员架构已然清晰明了。

    十五个人五人一组分三组,一组写男主,一组写女主,一组写配角。

    如果写出来的东西的质量,和他们刚看到这段内容的质量相当,那这创作能力实在是恐怖,也说明璀璨时代的编剧工业化开始展现它的威力。

    但一年2000万呐,还是长线投资,有几个人承受得住,又有几个承受得住的资本愿意这么做?业内也就璀璨时代这么一家了。

    可其余公司不转变转变发展思路,等璀璨时代编剧工业化的摊子铺开,那业内其余公司连璀璨时代的灰都吃不上。

    在蔡一农和李国利看来,观摩了这份工业化的创作模式,璀璨时代好像有点势不可挡的样子,对于王金花提出要控股唐仁的合作筹码,之前不同意的他们现在有了新的审视。

    在汪元眼里,这里仿佛是编剧的新天地,区别于全球的创作剧本的方式,让他第一次对楚轩、刘艺妃和刘义这几个人生出些敬仰之情,行业里那些叫嚷着创新创新再创新的编剧都是些什么玩意?这特么才叫开创!

    杰克和爱兰德则认为,璀璨时代就是东方的迪士尼,迪士尼能够跳出娱圈的限制成为如今的巨无霸,他们在璀璨时代的身上也发现了这个特质。

    而楚轩、刘艺妃、刘义,在他们的心里已然成为东方大国影视行业里的极具创造力的开拓者。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