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西南恩科
“不行!”鲁大人语气有些冷漠,“朝廷目前急缺儒生,有的要派往高丽,有的要派往琼州,有的要派往开港,有的要派往吐蕃,以圣人之学教化那些蛮夷子民。现在就连翰林院都急缺人手了,正是你们这些读书人为国效力的时候,你们还想置身事外?”
他说去教化那些蛮夷之民的时候,语气明显有些自豪。
看得出来,这是朱皇帝派兵征服了高丽起到的作用。大明敢于征战,而且还打赢了,治下的百姓自然骄傲,不知不觉说话都硬气了许多。
他在为自己所在的大明王朝而自豪,为圣明的皇帝感到自豪。
为朝廷的强势而自豪,为身为炎黄子孙而自豪。有了这种自豪,一旦遇到外敌,便会空前的团结,有志之士和敢于为朝廷牺牲的人,会层出不穷。
反之,如果他们遇到的是弱宋,官府还鱼肉百姓,百姓会给异族带路。
“可以这么说吧,但凡在科举中能中个秀才的儒生,都有事情做。有可能走出国门,到异域番邦去教化他们。能中个举人的,就有可能做远征将军的幕僚了,能中个进士,都有可能进翰林院,与刘伯温等人一起共事。总之当前是大明大崛起的时代,正是尔等一展抱负的时候。”
“如此难的的机会,你们居然不想要?”
三人闻言沉默起来。
“鲁大人,我们的情况,你是知道的……”罗贯中道。
他并不是不想出仕,其实施耐庵和罗贯中,还是很想和当今的三位鼎鼎大名的大儒,青田刘基,金华宋濂,长洲高启一起共事的。
人的名儿树的影儿,作为读书人,谁不想和他们共事?
一起畅谈文学,一起为大明效忠,岂不快哉?
但二人一是想要为张士诚尽忠,二是害怕朱元璋向他们算旧账,因此不敢出仕为官。
“你们的情况我是了解的。”鲁秀冷冷道,“一个私盐贩子张士诚,值得你为他尽忠?他鼠目寸光不听忠言,本来就成不了什么气候。”
“为一个这样的人浪费你的满腹才华,不值得。”
“其次,罗本你的《三国演义》当中,不是讲了要尊奉汉朝正统吗?如今的朱皇帝正是我们汉家正统,你不为他效忠就是不明大义。”
“本官知道你们是怕皇上清算你们的旧账,放心吧,皇上不是那样的人。如果皇上真想清算你们的话,你们以为你们的水浒传三国演义还能写这么多?”
“皇上现在太缺少读书人才了,不会杀了你们的。”
施耐庵罗贯中师徒二人闻言相互对望了一眼,的确,鲁秀说的有道理。如果朱元璋真想清算他们,恐怕他们早就人头落地了。
“你们参加科举,就是在向皇上表明你们忠于大明的态度。”鲁秀继续说道,“皇上一个高兴,又念在你们是有大才之人,说不定就把你们的罪给赦免了。但如果你们还不肯出仕连科举都不参加,就是在和朝廷作对……你们还记得山东二贤的下场吗?”
施耐庵和罗贯中闻言,沉默下来。
“行了,话我已经通知你们了。到时候你们要是不去参加科考,本官就命人抬你们去,把你们按在考场上!”
“鲁大人,老夫已经年迈,就不必参加了吧?”施耐庵道。
“不行!”鲁秀斩钉截铁,“西南的读书人本来就少的可怜,东拼西凑才凑足千把来人,你还想逃避?况且从你写的水浒传看来,你也是有不错的才华。就连曹操都说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姜子牙八十岁才遇到了周文王,你也可以七十岁遇到明主。”
施耐庵无奈的叹息。
“行了,你们回去准备吧,三日后准备进京,本官走了。”
鲁秀说完,直接转身离开。
……
“鲁大人对我们的态度,好像变了不少。”看到鲁秀离去的背影,罗贯中道。
“以前他对我们是恭恭敬敬,每次我们写完一章,他都是马不停蹄的赶过来一睹为快。”施耐庵道,“但是现在他已经喜欢看《斗破苍穹》了,对我们的态度当然有很大的转变。”
“不错,他已经有一个月没有来催着我写《三国志通俗演义》了”罗贯中叹息:“真是人心不古啊。”
“我们这次参加科举,大概率不会被皇帝杀掉。”施耐庵分析道,“正如鲁秀所说,皇帝目前太缺人才了。他每次派人去征伐一个地方,都要派儒生过去,大明目前实在是太缺儒生了。可怜我一个耄耋之年老人,居然还要和那些孙子辈的儒生参加科考。”
“以二位老师的才华,中个举人那是轻而易举。”李子安道。
“理应如此。”罗贯中一向自视甚高,觉得自己考中是板上钉钉,道,“目前我最担心的,就是皇上把我们派到异域番邦去……”
“老夫年龄大了也不想到异域番邦,去教化那些化外之民。皇上应该不会派我去,我也没那个能力。”施耐庵道。
“老师是不可能被派去,我就危险了。”罗贯中道,“我尚未娶妻,听说皇上派过去的儒生大多数都没有娶妻,皇上是想让他们娶番邦女子。”
“我罗贯中不想走出国门,更不想娶番邦女子为妻。”
“听说那些异域女子年轻时长的国色天香,年纪一大身材和样貌就会大变样,而且身上还有一股难闻的味道。且异域女子,性格也不温婉。”
“为师也不想。”施耐庵道。
“该如何是好呢?”
“为师教你一个办法。”施耐庵道,“你暂时不要把《三国演义》写完就可以了。皇上应该不会让《三国演义》这样的著作,流落到番邦去。”
“多谢老师的指点!”罗贯中闻言恍然大悟。
“如果我们此次能够高中状元,榜眼,那就太好了。”施耐庵道,没有被派到番邦去的后顾之忧之后,他开始畅想起美好未来,“如果我们能高中,以后就能和刘伯温宋濂他们一起共事了。”
“学生也希望如此。”罗贯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