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红楼一梦之日月换新天152
因为大秦的风气比清开放,女子不必囚于深闺,这些天贾家的女儿也没少出去玩,和贾宝玉同样,荷包见底了。【】
同时人也丰润了一点。之前做的衣服都有些紧了。
这一天是贾母进宫见贾敏的日子,自从林如海赴扬州任巡盐御史,等到嬴清晏的等人八九岁的时候,又往南,迁为两广总督(迁为升官之意),嬴清晏又走了四五年时间。再加上收复华夏的两年,这对母女已经十五年未见了。
十五年未见,自然想念的紧。
大秦的皇宫并不是很大 ,也只是那些盐商的宅子改的,作为行宫寝宫可以,但作为帝国的行政中心却是不可的。
因为嬴清晏是女皇,没有后宫,也就不需要那麽多的宫殿。
所以便只新建了两座宫殿,虽然不像是样有清紫禁城那般的宫殿群,但住起来可比紫禁城的养心殿宽敞多了。
嬴清晏在北京的时候就住在养心殿,说实话,养心殿除了是皇帝住的地方,奢华了点,其他的并没有什么出色的地方。
还不如她的紫宸殿。
养心殿着实有些闭塞了。
贾敏旁边的人领着贾家的人去贾敏的体元殿,贾母等人看着前方比大清要高大巍峨的宫殿,只感叹着世事无常。
谁能想到自己的女儿不进宫,却成了皇太后。
当初敏儿要是真的进宫,现下顶多也就是个妃位,而康熙看着也是个长命的。
而自己的外孙女就是再厉害,也继承不了皇位,而且作为公主,怎麽会推翻自己家的江山?
再次感叹自家的死鬼的高瞻远瞩。
贾宝玉则是问道“嬷嬷,那处宫殿为何如此高大?”
贾敏身边的女史则是道“前方是宣室殿与陛下的紫宸殿。旁边的几处宫殿是太皇太后的宫殿长乐宫。与皇太后太上皇 的宫殿体元殿,柳太妃的懿宁殿。还有元帅、丞相、刑部尚书的宫殿。”
贾宝玉点了点头。
等到了体元殿的时候,就见贾敏坐在其上,身穿凤袍。
“启禀皇太后,老夫人已经带到。”
母女一见面,未语泪先流。
贾母还像是林黛玉一进府的时候,抱着贾敏哭 ,一口一个心肝啊、
等到两人哭够了,贾母开始给贾敏介绍贾家的的小辈。
“这是元春,你见过的。”嬴清晏攻破北京之后,就让人将满蒙贵族后院的汉女送回了家,贾元春就在其中。
“元春见过姑母。”
……
贾母一一介绍过去,贾敏道“快去把巧姐儿带来。”
不过半柱香的时间,巧姐就到了“见过姑祖母、老祖宗、祖母、叔祖母、母亲……”巧姐一个一个叫人。
王熙凤看着自己的大半年的没见的女儿,一把抱过来,眼中含泪道“我的巧姐儿长高了。”
到了这个时候,,众人开始看贾敏宫里的东西。
这不看还好,看了真是大开眼界,本觉得贾家就是顶富贵的人家了,但和皇家富贵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
指肚打的珍珠穿的帘子,锦绣坊千金一尺的锦缎缀着珍珠做成桌布,脚下是波斯的地毯,屏风的是琉璃的,桌面上摆着有御供的鸡油黄瓷器。
说不尽的富贵。
母女有着说不完的话,贾敏道“将湘玉与瑾玉带过来,说他们外祖来了。”
“见过母亲。”
“今日你们外祖来了,湘玉,和你几个表姐姐玩去吧。”贾敏笑着,揉了揉湘玉的头。
之前的几年嬴清晏几人去了南洋,林家就剩下了湘玉与瑾玉两个孩子。
贾敏难免会移情。
“至于功课,你们长姐那里,母亲替你们说。”贾敏道。
一群姑娘就出去了,来到了林湘玉的慕华阁。
慕华阁虽然只是一个阁楼,但还是很宽广的。
进了慕华阁,众人看着其中布置,更是感叹林湘玉在林家的地位。
“母亲,今日就在这里留膳吧。”贾敏挽着贾母的手道。
这边嬴清晏在凤仪阁处理政务,皇朝刚立,许多地方都是刚刚打下来的。
政务更是堆积如山,就算是嬴清晏修炼了功法,但一日几个时辰的批阅奏折,也难免疲累。
嬴清晏揉了揉眼眉。
因为西藏是刚刚打下的,许多事情都没有理清,为了节省粮草嬴清晏就赶快会来了。
而处理西藏问题就成了林彤玉的事。
解放前的西藏,农奴是一个极大的问题。
更何况现在是封建社会。
有人说,西藏是人间最后的净土,可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样的“圣土”之下,埋藏着一个人间地狱。
西藏的3的奴隶主却占据着90的土地以及各种生产资料。
很难想象的是,几千年的秦朝用的是铁做的农具,几千年后西藏还用木头农具。
如果说活在清朝的百姓过的苦,那西藏的农奴无疑活在人间炼狱中,对比起来,就算是清朝的佃农都像活在天堂。
清朝的皇帝虽说是鞑子,但也不能污蔑人家是变态。
而西藏之所以会有这种事情,完全是因为宗教——佛教密宗。
他们为了最法力最纯洁的法器,取最纯洁最虔诚的少女的骨头作为法器,活生生剥去少女的皮做唐卡。
兼并土地是封建社会的常态,她们本是想着解决了那些犯罪贵族,给那些没有土地的百姓分发土地而西藏地广人稀,还是牧区。
各省的土地政策都是不同的,牧区百姓分的土地要比农耕地区分的多一些。
因为西藏的百姓贫苦,农具都是木头的,比中原落后了不知道多少。
众人都觉的有些看不过去,他们从没见过如此贫苦的百姓。
换而言之,他们从未看见陛下治下的百姓过的这般贫苦,贫苦的即使是不同民族,都觉得心酸。
所以众臣商议之下,西藏年后的种子、牲畜幼崽、农具都由大秦帝国出。
毕竟这是大秦帝国的百姓,陛下说过,帝国不会抛弃任何一个百姓。
即使这些百姓不是汉人。
林彤玉兢兢业业的处理着西藏的事,这些日子她就一直觉得自己忘记了什么,这叫她极为烦恼。
直到今天早上,她一如往日的早起洗漱之后拜财神,看见眼前的财神像,她才想起了自己忘记什么。
就直接将自己手上的事情交于次相周嘉言。周嘉言,就是那个看见嬴清晏梦见自己没了几十年的老爹考较自己,答不上来就要车裂他的老头。
因为老头能力不过不错,所以被嬴清晏提为次相。
想起了这件事,就直接上凤仪阁找嬴清晏汇报了。
林彤玉到了的时候,嬴清晏身边也有其他的臣子。
众人看林彤玉脸色不太好,便知道这不是一件小事。
丞相的脾气虽然暴躁了点,但平日里还是很相处,也是个讲道理的人。
他们也好奇什么事把丞相气成这样。
大秦朝廷讲究事无不可对人言,所以林彤玉也没避着他们,也没有这个必要。
林彤玉就直接将自己想起来、知道的佛教密宗之事讲出来。
嬴清晏面色越发凝重,嘴唇更抿成一条线。
之前林彤玉说了许多这些大秦臣子不知道的西藏秘事,惊讶的他们嘴里能放下鸡蛋了。
这也难怪他们不知道,这些事,都是建国后扒出来的。
在西藏,农奴是逃不出去的,西藏的奴隶主、官员也不会和人说这些,而当时的西藏在人眼中又是苦寒之地,除了被贬官被来到这里。
什么密宗佛教最虔诚信徒的头骨来做法力最精纯的法器,藏区的喇嘛祭祀的时候用人作为祭品,还有明妃、阿姐鼓、双身法、割莲等事,听的人头皮发麻,恶心呕吐,想象不到,都这个时候了,怎么还有如此做派。
反应过来就是破口大骂,骂那些僧侣淫僧、邪僧,人皮畜牲。
当初众人觉得这是牧区,地广人稀,又没有什么繁华的地方。
穷困了些也是正常的,至于土地兼并的问题,是哪个朝廷都有的,把土地重新分给百姓就好了。
而且那里地广人稀,还是牧区,在耕地的基础上再给一点牧场也是可以的。毕竟没有两广那么好的运输条件,也没有东北的优越条件,就从别的地方多给一点。
皇帝陛下从不对自己的百姓苛刻,不管是哪个民族。
之前觉得他们穷苦,便想着明年的种子、农具都有朝廷出,至于房子。大秦招工的时候让他们上,给他们的薪酬就足以建房子了。
但是他们万万没想到,这世间还有这种事情,做出这种事情的还是以慈悲为怀的佛?这简直叫他们无法接受!
至于这件事会不会是丞相编瞎话,笑话!丞相成天忙的脚不沾地,哪有心情编排他们!
还编排的那么恶毒,就算是当初丞相她们讨厌满蒙,也没这么说过他们。何况和她们没有一点交涉。丞相没有编排他们的必要。
有那个时间,丞相大人更愿意琢磨让国库的进项多一些,周围到藩属的进贡多一些。
而且编排人也不能这么不着调,什么挖眼割舌,哪是好人做的出来的?
丞相虽然脾气暴躁了点,性格扒皮了点,人品绝对信的过,她不会做出这样的事!
而且丞相虽然被人叫林扒皮,但是对百姓也是真的好。
何况哪个丞相为了百姓能吃到肉,亲自动手养猪?
“陛下,臣请命!”年羹尧站出来道。
他有点着急了,这会北伐回来,按照军功,小妹成为了少将军。
他是清楚自己妹妹的,妹妹虽然这些日子勤于练武。但这玩意讲究的是童子功,自己妹妹练的时候已经二八年华了。
据说妹妹得到这个功劳,是因为出了一个阴险的主意,半夜给马的身上绑鞭炮,发生踩踏事件以及火灾,清朝损失了将近三千多人。
“年爱卿,此事非同小可,朕给你十万军队,岳龙升也领十万人,与你同去。”
年羹尧与岳龙升抬头看向嬴清晏,他们不是笨蛋,之前陛下已经收复了西藏,但是如今解决西藏后续问题还是给他们配了兵力,这兵力就算去打哪个小国都够了。
可见此事非同小可。
但他们还是不太理解,已经拿下来的地方还要这么多的军队?
也问出了来了。
“西藏问题涉及宗教,那些有权有势的僧人贵族都是西藏盘踞了几百年的地主豪强,那些农奴都是都是藏传佛教的信仰者。不可不防,朕不能让两位爱卿因为朕的疏忽折在里面。”嬴清晏认真道。
年羹尧和岳龙升的嘴张张合合,只觉得自己跟了一位好君主,愿意体谅臣子为臣子谋划。要知道,满清的皇帝都是拿臣子当奴才的。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臣定不辱命!”
旁边的满族臣子心里也难免酸溜溜的,大秦的皇帝陛下待臣子这般好,对其他民族一视同仁。
就算他们之前在大清,和大清皇帝同为满族,也没有过这般待遇。
如今他们,也知道自己满族到底输在了哪里?大秦的皇帝陛下爱民如子,平等的对待每一个民族。但是满人做不到。
当初大清的康熙皇帝何尝不想收复新疆?但是西藏地域宽广,控制还是个问题。
即使想要控制也要靠当地达赖喇嘛和禅师,但是,天高皇帝远,西藏的具体情况他们也不知道啊!
今日丞相不说,他们也不知道啊!
他们从未想过藏传佛教如此残忍落后,居然敢搞落后的人祭,要知道,这样的祭祀在帝辛的时候就废除了,牧野之战周武讨伐帝辛,给帝辛的罪名之一就是不敬鬼神,不祭祀。
要知道在中原本土的佛教不管内里怎么样,表面上还是讲究慈悲为怀的。
莫说是满臣,便是汉臣,和其他的少数民族也极为惊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信仰,就像满族信仰长生天,但他们也没这么祭祀啊!
这他们顶多是供奉一些食物,鲜花啊!
这么办当真不是渎神吗?
他们还在考虑这件事的时候,就听见陛下的声音在耳旁响起。
“军队开拨前带上明年给西藏的种子带上。”嬴清晏嘱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