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百蛇缠棺
这里虽然是墓园,但是看到乌鸦还是让人觉得晦气。我先是来到刚刚乌鸦落下的墓碑旁的坟头。额头上的汗珠不仅冒出了出来。
宋启铭是一个四十多左右的中年人,头发梳的一丝不乱,穿着西服,整个人显得很是精神,就是脸色有些不好看。他看到我这样,赶紧问道,“小马大师,这是怎么了?”
《阴宅经》上有讲,震风吹过兑,蛇虫板上睡。这个坟墓埋得位置恰恰对应这两个方位,看来这坟有些麻烦。
“宋先生,不知道这座墓碑下葬的是何人?”我没有回答他,而是直接问道。
宋启铭的脸色微微的变了一下,不过也只是一闪而过,很快就变了回来,说道,“这是我奶奶的墓。”
听到这话我立马就觉出了不对,这墓碑上只是刻着名字一个胡友兰的名字,并没有刻着什么先妣。这要是宋启铭奶奶的墓,上边怎么也应该有先妣两个字。
“宋先生,这个埋的人应该跟你没有血缘关系,我希望你能把事情说清楚。”我追问道。
“小马大师,你们就是负责给我们宋家迁坟的,这是我们宋家的私事,至于埋得什么人,好像跟你没有关系吧。”宋启铭语气有些冷淡。
我冷笑一声,眼睛看向了坟墓,直接说道,“坟墓里有蛇,后代灾祸不断呀。”
听到这话,宋启铭的脸色当即变了一下,眯起眼睛说道,“小马大师,你可不要诓骗我,我可是听说坟墓里有蛇是好事,怎么会灾祸不断呢。”
我淡淡的说道,“自古以来坟中有蛇都是好事,蛇是通灵的动物,它们有灵性还非常的聪明,能被蛇选中作为巢穴的地方都是风水不错的地方。”
“但是不是所有坟墓出现蛇都是好事,我如果猜的不错的话,这里埋得应该是子母棺。死于非命,原本怨念就大,女人肚子里的孩子怨念更甚。所有才会出现百蛇缠棺。”我说话的语气不轻不重的,但是宋启铭的脸色却绿了。
我之所以敢这么说,是因为这座坟的墓碑之上中间出现了淡淡的红色,一般人是看不出来的。说明里边埋得是子母棺。
张小北在一旁听得眼睛瞪得老大,他心里应该在怀疑我说的是真是假,他应该觉得我是在吹牛,用胳膊碰了碰我,小声的说道,“马中元,不要太过了,宋家出的钱不少了。别到时候砸了。”
“我说的都是真的,并不是为了多要钱。”我直接说道。
张小北的脸上露出了不可置信的神情,他应该是觉得我没有那个本事,其实我也是最近一直看书才知道的,这些瞎子爷爷也没有给我讲过,而且当初郑家的坟里有老鼠,要是瞎子爷爷的眼睛好的话,应该也能知道的。
宋启铭的脸上也露出了将信将疑的神情,我可不管他信不信,接着说道,“百蛇缠棺可不是迁坟就能解决的,这需要镇尸破煞气,然后再找一处极好的地方迁坟,最好是找高人超度一下,才能彻底把事情解决了。”
宋启铭的脸上此时难看了起来,他拿出手机走到离我们不远的地方打了一个电话。
趁着这个时候,张小北把我拉到一边,“马中元,你真的确定这坟墓里百蛇缠棺,你可不要胡说八道,这要是挖开坟头,里边什么都没有,那可是要出大事的,到时候不仅仅是砸的易泽堂的招牌,你爷爷半辈子的名声也完了。”
“你放心,绝对不会错的。”我非常肯定的说。
看我这么的肯定,张小北也就不在说什么了,咬了咬嘴唇,“你最好有真本事,不然咱们钱拿不到,还得被打一顿。”
宋启铭很快走了回来,对我和张小北说道,“两位大师,我父亲一会就过来。”
过了半个多小时的时间,宋丰年到了,他还带了一个人过来,这个人离远了看着有些面熟,离近了我一下想了起来,这个人真是周逢年。
没想到宋家请的人原来是周逢年,我不知道周逢年会对我是什么态度,小岗子村的时候,周逢年因为执意要在小岗子村的北山给张家修建墓地,而得罪了下边那位,差点死在那里,当时多亏了瞎子爷爷他才能有命在。
周逢年显然也认出了我,他脸上的神情有些不自然起来,看了我一眼,直接冷着脸说道,“原来是你,不知道马大师和刘大师在哪?”
“周大师,原来你们认识,你们认识就太好了,小马大师就是我请来的迁坟师。”宋丰年在一旁说道。
“我们是老相识了,我爷爷他们没有来,派我来了。”我笑着说道,算是回答了宋丰年也回答了周逢年。
“看来马大师和刘大师这心还真是挺大的,居然派你过来。”周逢年的语气里有些不屑,根本就没有把我放在眼里。
我也没有理会他,直接对宋丰年说道,“宋先生,这坟里埋得什么人,还请您据实告知,不然的话,冒然迁坟,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能有什么麻烦,就算是坟头下边的闹起来,我也有办法破祟镇尸。”周逢年直接说道,好像他很有本事的样子。
我眼睛顿时就眯了起来,这个周逢年动不动就破祟,这破祟的魂魄会魂飞魄散的,届时就烟消云散了。这地下的胡友兰也没有害人,这对于她来说就太残酷了。
“宋先生,这胡友兰既然在你们宋家的坟地里埋着,那就是你们宋家的人,让他魂飞魄散,应该不是你宋先生愿意看到吧,恐怕要真的是那样做了,你到下边也没有办法见列祖列宗吧。”我说的振振有词,句句在理,我都有些佩服我自己了。
一旁的张小北眼睛里投来了佩服的眼神,他可能都没有想到我能说出这么一套来吧。
“宋先生,他说的有道理,你告诉我们这里边到底埋得什么人,我们想办法解决了,不是更好。”张小北也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