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代晋 > 第一三五章 按部就班

第一三五章 按部就班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不得不说,如今的李徽在居巢县的声望之高,令人难以想象。众人将他视为恩公一般,走到哪里都有人下跪磕头,送茶送水,拉到家里吃顿饭都是荣幸。后世超级明星也不过是这样的待遇了。这一切都是源于李徽的一系列行为都是为了百姓着想,他们都看的出来。

    事实证明,民心这东西其实很简单,只要你是真心为他们着想,他们便会给予正向的反馈。不用担心他们不懂,也不用自吹自擂。正所谓‘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这话诚不我欺。

    尽管面临着缺粮的困难,但情形比之前已经好太多了。眼下已经是三月,四月中下,夏粮便要成熟。居巢县是丘陵地带,北部有大量的旱田。本地百姓除了稻米之外,还在旱田种植了大量的麦子。去年冬天雪大,虫害减轻,麦子长势良好,丰收是可预期的。李徽去视察过县域的麦田,这些麦子成熟之后,将大大的缓解紧迫的粮食危机。

    之前有湖匪冯黑子一伙人的盘剥,现在冯黑子等人被铲除了,便无这方面的担忧了。

    再者,百姓们也要想尽办法补充食物。比如春夏季节居巢县的野外物产也是很丰富的,本地气候也适合播种瓜果菜蔬之类的。

    本地有句谚语说的很形象:居巢县,焦湖郊,小雨洒洒就收稻。居巢县,山洼洼,小雨洒洒满地瓜。

    意思便是,本地气候不愁雨水,土地肥沃,湖边田埂山洼里小雨洒下来就会长稻子和瓜果之类。形容本地物产丰饶,气候适合农业。

    这些野菜瓜果都是有效的食物的补充,现在多播撒一些瓜果菜蔬的种子,到了五六月便会成熟。虽不能当主粮,但起码可以作为果腹的补充。

    进入三月之后,本地百姓已经开始上山挖野菜回来,鱼干野菜加上一些糙米熬煮,可弥补一些主食的不足。虽然不能吃的很饱,但这种时候却不能要求的太多了。只要能熬过这段艰难的时候,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居巢县另外一个特点便是沟渠水塘多的很,洪涝虽然是难题,但也将大量的鱼虾螺贝冲到了水塘沟渠里。大人干活,孩童们便成群结队的去摸鱼抓虾,捡拾蚌壳,为碗里多添加一些食物。

    雇农的农具除了自制木制的之外,李徽发动百姓捐献了一批铁器,请城中的铁匠铺打造了一批。主要是打造刀镰铁铲等必须之物。翻新了一批旧农具,勉强发放下去。至于耕牛犁耙水车什么的,那便暂时没有办法,只能用人力暂时弥补了。

    李徽打算找个时间去趟历阳郡,请王牧之帮忙弄些农具来,王牧之身为历阳郡守,当不至于一毛不拔。

    总之,办法总比困难多。即便面临种种的困难,但是整个居巢县的气氛不再是之前那种死气沉沉没有希望的颓废混乱,到处充满了生机勃勃的希望。

    人们干劲十足,心里都相信好日子很快就要到来。经历了数年混乱,以及颠沛流离来到这里落户的百姓们,也无比珍惜眼下的安宁,也更希望过上好日子。这才是整个居巢县上下人心大变,百姓们格外坚韧努力的根本原因。

    大族们按照约定,二月底陆续回归。数百户流民的安置早已尘埃落定。除草垦荒行动已经如火如荼的开始。田野里到处是燃烧的野火,这是对付数年盘根错节的野草荆棘的最好的办法。

    火烧之后,再进行翻土除根会更加的便捷,也给土壤增加些肥力。

    耕种的事情,事实上并不需要李徽操心。李徽最操心的还是洪涝频繁发生的威胁。这是一直以来造成本地百姓财产和生命损失的头号敌人,大片的肥沃圩区土地无法利用的问题也是因为洪涝频发之故。如果能够治理洪涝灾害的话,那居巢县百姓的日子会很好过。

    但一口吃不了个胖子,李徽知道目前的情形下不能想的太多,也不能想的太好。完全治理洪涝,那绝不是眼下居巢县的人力和财力所能做到的。

    正因如此,为防备今年可能发生的洪涝,李徽的设立泄洪区的计划还是必要的。

    李徽经过考察和思虑之后,决定将濡须山以南的大片河谷区域作为第一片泄洪区。在濡须河靠近焦湖的进口建造一道拦水泄洪坝。这样的水坝无需多么高大,只要能够在一定的水位高度,让洪涝发生的时候水位控制在一定的高度。但凡高于这个高度的洪水,尽数进入泄洪区之中。

    这么做的目的自然是减少倒灌入焦湖的水量,尽量让洪水在濡须河谷两岸消解掉一部分。

    这么做自然会对濡须河谷一带造成巨大的影响,但这也是迫不得已。这一带荒地居多,人口最少,是合适的泄洪的区域。设立泄洪区也是本着这样的原则。淹没的田亩最少,影响的百姓最少,这样可以一较小的代价换取更多田亩的安全,保证最大限度百姓的财产和辛劳不至于被洪水吞没。

    对于泄洪区的百姓,李徽自然会亲自动员解释,给予搬迁的安排或者是损失上的弥补。尽最大的努力,给予他们补偿。

    濡须河的土坝其实不难,濡须河并不宽,这时候河水很浅,用土石装满船只沉入河中,便可快速拦河成功,之后打桩堆土便可。

    这里是第一道防线,但这并不能解除焦湖水位暴涨的威胁。其实最大的威胁就是焦湖大堤的溃坝,水位达到一定的高度,堤坝的崩溃才是毁灭性的。

    李徽是同意黄庭柏在他的笔记中记录的他的想法的。黄庭柏经过考察和思考之后,认为将焦湖水的水位控制在一定的高度,减小大堤崩溃的危险是最可行的办法。而不是试图将堤坝增高,围堵住洪水。越是这样,危险性越大。

    配合泄洪区的划定,这个办法是保住大堤的最好手段,起码李徽认为是在目前这个阶段最好的手段。

    所以,李徽决定在沿着焦湖大堤北侧自东往西的堤坝以北设立四处泄洪区。选择低洼地带,形成四处泄洪带。在对应的湖堤位置挖开削平,建造四处泄洪丘。一旦水位超过警戒的水位,多余的湖水便会从四处泄洪丘泄入泄洪区。

    这么做便可最大限度减少洪水对堤坝的压力。且不会因为骤然溃堤而引发巨大的洪水冲积,不会造成大面积的溃坝垮塌,造成严重的后果。

    除了濡须河的拦河坝之外,湖堤上的工程的量其实不大。事实上只是挖开四处豁口,加固豁口两侧的斜坡,形成堤坝的泄洪丘便可。

    而且,眼下距离汛期还有时间,计划制定好之后,李徽决定带着义命团的百余人,再加上征集两三百名百姓便可在一个月内完成这些工程。

    这算是第二道预防措施。但李徽还有第三道措施,那便是趁着眼下非汛期的时间,先将焦湖的水进行一部分的清库。挖开通向濡须河的水坝,先将焦湖的水位腾空个两三尺下去,汛期到了之后,可以缓解更大的压力。

    这么做其实有些风险,万一今年大旱,这么做的话很可能会导致用水灌溉的困难,甚至导致渔民失去生计。但是李徽还是决定这么做。根据过去数十年居巢县的情形,旱情极少发生,洪涝倒是几乎年年有。倘若真要是遇到这样的事,那只能说也太倒霉了些。

    不能因为一些极小概率发生的事情,便因噎废食,不敢行动。况且李徽决定,等到在四月里再相机而动。到那时,基本上能有个大致的判断。

    这些事极为耗费精力体力,也亏的李徽年轻,身体才能扛得住。加上他强大的内心和坚韧的性格才能不厌其烦的去谋划这些事情。

    对李徽而言,在居巢县的成败其实已经不完全是他个人荣辱的问题。而是他能否按照自己的想法和阅历去经营好这个小县的问题。这是一次对自己能力的大考,也是对自己的一次试炼。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