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天基武器
而在这枚‘火流星’刚撞进地下,不超过十秒,第二枚稍小一些的火流星顺着洞口又钻了进去。
第一次的地层震动尚未停歇,第二次便到来。
不亚于在受创的伤口上在撒上一把盐。
哗哗哗!
洞口处边缘裂开,大块水泥落下。
整个洞口整体呈现椭圆状,主要是第二枚跟第一枚火流星的撞击轨道有些许落差。
不过考虑到飞行距离已经算得上是高度精密了。
震动以此为中心,一路向四下蔓延。
柏油马路被撕裂成崎岖不堪,建筑崩成废墟且地基深陷地下十几米。
塌陷奇景一直到五百米开外才有好转,其后的建筑体表延伸出一条条狰狞的裂缝,好似一阵风就能吹到。
更远的玻璃制品统统震碎。
单就拆迁效率来说,哪支队伍都比不上。
地面也好不到哪儿去,蜘蛛网一般的裂缝密密麻麻,原本的平原地形现在高低起伏、沟壑无数。
最高处与塌陷最深处相差十米!
开车行进是别想了,哪怕是人在这儿走一不小心掉进某个深坑爬都爬不出来。
洞口是喇叭状的,不过是倒过来。
从上往下,洞的直径从十米越发缩小。
即使烟尘散去,阳光照射下来也无法穿透到底。
白头鹰。
某处地下庇护所。
一群技术兵种紧张的接收各处收集来的讯息,经过整理后递交给长官。
看完了报告,一群军官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天上掉下来的火流星并非自然产物,而是武器!
天基武器,在他们内部命名为上帝之仗。总的来说就是利用空间站卫星等组装武器平台,在将金属棒释放。
听起来是不是一点科技含量都没有?
天基武器最好的金属是钨,考虑到各种性能。
而想从天而降,就避不开其他国家侦察。其在释放初期速度不快也容易被拦截。
加之落地攻击的过程中想要不偏离攻击目标也不是容易的事儿。
一些瞄准、追踪元件在大气层高温剧烈摩擦下都会失灵。
要不是他们提前在该军事基地中设立定位机械,而且早已定位校准许多次……
它的第一战便震惊世人,以尸王的血肉来宣告自己的到来。
“这下他应该死的够彻底了吧。”
“还不确定,再观察观察吧。”
不是他们过于保守和对自己的武器系统不自信,实在是他们与尸族斗争的过程中,对方一而再再而三的刷新他们的想象极限。
每一次,都有人认为对方死定了,都被反转过来,还从白头鹰身上咬下一大块肉,那是用近十万白头鹰军警生命换来的教训!
现在在国内的潜规则是——不能见到尸王的尸体或成功控制住前,战争就没结束。
军事基地外围
几架大型直升机在向这边赶来,为了运载更多的器械\人员,将仅有的重火力火炮等都拆卸了
反正如果尸王没死,这些也起不到什么作用,还不如多带点物资划算。
一行人通过绳索下降,小心避开各种乱石沟壑。
“就是这儿啊?”
深不见底的深渊之口外,两个人试探着看了一眼,便迅速往回退。
另一人嘲笑他们怎么就这么害怕栽进去。
“你不怕?”
从地面捡起一块石头扔下去,除了簌簌声半晌都没听到落地动静。
一句玩笑话过后,队伍的紧张氛围都降低了一些,当然没有完全消除。
事实上,当他们被任命前来探查尸王生死状况是,当时就有好几人想罢工。
但这可不是和平时期也不是什么私企公司,想不上班就不上班直接离职,这是军队!
还是执行的战时策略,你不上就敢拿枪逼着你上。
整个蓝星轨道中,除去太空垃圾运行的卫星空间站近十万数。
除去各种民事通讯类,其他都是各国发射的有军事用途的卫星。
而之前本来各国都是在互相监视之中,尤其是戴弘毅所在的地方更是各国的重中之重。
在白头鹰的卫星移动异常,第一时间就被一些国家所发现,先前还不知为何,直到其数颗卫星开始结合钨棒加装之时。
我艹!天基武器,这是存在于设想中的东西,居然真的能用于实战。
天基武器不是什么高科技,早在三十年前就有一些人提出过相对概念。
随着现代武器更新换代,从贴脸到超视距战斗,对战防守距离越来越远。
攻击方面导弹射程越来越远,打击范围越来越广。
防守方面防空系统各类侦查措施更复杂、范围半径夸大化、手段多样化。
实力相当的两国,想靠着突然袭击占据优势越来越不可能。
无非是靠着连绵不断的火力打到对方防不住为止。
这就将战争拉倒了最朴实无华的场面上,谁有钱、后勤实力强、军工配套先进就占据优势。
在地表武器发展似乎陷入困境,短时间无法取得大进展的时候,便有人提出了太空武器的概念。
从地面发射在到另一个国家射程太远,容易被对方提前发觉,给防空系统太长的反应时间。
那么我自己将武器布置在太空,等到轨道转到目标头顶时直接天降正义不好嘛!
太空武器说是太空,当然不是真的的太空,而是蓝星轨道上。
轨道武器分为两大流派。
一者所谓激光武器,但激光武器也有这样那样的缺点。
先说其优点,激光武器射速快精度高,颇得一些人的青睐。
但其缺点也很明显,威力不够,其在短时间内爆发的威力,最多可以摧毁一辆装甲车,遇到坦克就不够格了,更别提其他高新军事设施地下防核工事等。
能量转化比太低,相应的资源成本用于发射导弹更合算。
而耗费巨大物资人力调动资源,可不是为了清理一个两个杂兵的,由此天基动能武器的概念便被提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