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闹翻了
赵阳远远看着苏家学堂的人群,心里懊悔不已,对怂恿自己的大儿子是又气又恼,打也不是骂也不是,只用眼刀狠狠的剜了他几眼。
赵天满不在乎的说道:“爹,你这么看我做什么,当初你不是也说苏家那位对你不恭敬的嘛!”
赵阳气的半天说不出话来,背着手在屋子里,来回踱步,余光撇见了小儿子,眼睛一亮,脸上露出些许希翼。
“光儿,你去苏家那边看看去。”
赵光摇摇头,“爹,别多想了,早上我去过了,班舟直接把我拦下了,连苏二小姐的面都没见到。”
赵阳一听,急了,“那班舟就是个下人,你理他做什么。”
“爹,你当苏家是什么人,连知县的面子都敢不给,咱家您不过是个里正,苏二小姐之前也是敬您是长辈而已。”
赵光不忍说自己老爹,又小声的嘟囔了句,“李家婶子可说过的,苏二小姐身份不一般。”
赵阳呼吸顿了一下,完了,忘记这件事儿了。
赵天听见这话,见自己老爹脸色不太对,连忙追问起来,“身份?什么身份?她苏子仪不就是个孤女吗?”
“你闭嘴吧!不该你知道的事情,少打听。”赵阳怒斥了一声。
赵天是个混不吝的性子,越是不让知道,他越是要问,当即缠着赵阳说清楚,赵阳被烦的不行,拿起挑子出了门,赵天赶紧跟着上,大有今天一定要说清楚的架势。
赵光长叹一声,回过头来,看见角落里拿着书发呆的大侄子,“今天学堂报名,你想去看看吗?”
赵柱子回过神来,低着头轻轻摇了摇,“去了会让二小姐为难的。”
赵光有些心疼的拍了拍他的肩膀,这个孩子刚出生时,大哥就在外给人做工,一年也回不来几趟,所以打小就跟着自己跑,自己当真是把他当成亲生儿子看待。
“小弟。”门外传来一声弱弱的女声。
“大嫂?”
“嫂子求你帮帮柱子吧,他有读书的心思,不能就这样耽误了啊!眼下家里就你,还能在二小姐跟前说句话。”赵天媳妇眼眶微红,实在是心疼自己孩子。
赵光顿时手足无措,还是头一次见大嫂当着自己的面哭,“大嫂,你别着急,苏二小姐不是个记仇的,过几日她气消了,说不定就让柱子过去了。”
赵天媳妇抹了抹眼泪,刚要开口,就听见门口一声暴怒,“你们在干什么?”
赵光还没反应过来,迎面就是一棍子打了下来,眼前一片血红。
“天啊!你住手。”赵天媳妇赶紧伸手去拦,反被一巴掌扇倒在地。
赵天不停的挥舞着拳头,嘴里骂骂咧咧,“我说你怎么不肯娶妻呢,敢情是惦记着自己嫂子,好个不要脸的,看我今天不打死你。”
赵阳跟在后面进来,听见刚才的动静,心下一紧,进门就看见自己小儿子被大儿子打的满脸是血,气的浑身发抖,大喊着让两人停手。
满院子的怒骂和哭喊声,周围邻居纷纷凑了过来,见赵光满头是血,都吓了一跳,当即喊人的喊人,劝架的劝架,一院里的慌乱不堪。
赵柱子心里害怕极了,撒腿就往苏家学堂跑。
苏子仪正在学堂门口,忙着登记报名的学子信息,已经是累的不行,刚要起身休息一下,赵柱子就跪在苏子仪跟前,“二小姐,求求你,救救我叔叔吧!”
“别跪在这儿,旁边说,怎么了?”苏子仪一把扯起他,拉着他到旁边。
赵柱子抹了把眼泪,把今天的事儿,快速讲了一遍,苏子仪沉思了片刻,唤来夏红,“你跟柱子去他家看看情况,能帮就帮。”
学堂这边离不了人,赵阳那边的事不想管,但是又不能不管,派夏红过去,已经算是自己仁至义尽了。
苏子成拿着张告示过来,“子仪,今日时间差不多了,可以暂时不登记了,让他们明天再来。”
“好,你们安排吧!”苏子仪松了口气,终于能休息了。
徐知柏擦了擦额头的汗,“明天说不定人会更多,你这些家仆怕是维持不住,我让我小厮给家里招呼声,让他们派几个人过来。”
“呃,不用了吧,我也没想把场面弄这么大啊!”苏子仪看着半天不愿散去的人群。
“没事儿,这种借家仆用用很正常的,我娘的好姐妹办宴席的时候,也会借人的,维持秩序而已,不会有什么。”
“我这学堂没多好啊!就来这么多人,唉!”苏子仪感觉这十里八乡的都来了。
“还没多好?黄山长可都说了,你这学堂天下仅此一家。”徐知柏翻了个白眼,这丫头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啊!
苏子仪哼了一声,不理会他,转身往内院找杨学究商量学员的事情。
徐知柏借了家里的骡车往城里去,说是回家一趟,借调些人手过来。
想着这里人手确实不够,便也随他。
苏子仪拿着登记表看了半天,头疼不已,这附近村里还当真有些不错的孩子,可这学堂本来的目的是给孩子启蒙,若真是有想参加科考的,来自己这儿,反而可能有些耽误人家。
杨学究撇了一眼,猜到她的想法,笑道:“你别发愁了,这次我来,也是给书院挑些好苗子,要真有那适合科考的孩子,我自然会挑了去。”
“杨学究啊!你这不是赤裸裸的抢我生源么?再说了,书院可不缺学生。”听了这话,苏子仪才松了口气,趴在桌子上,开着玩笑。
“书院这几年收的学生,真正的寒门子弟并不多,若是一味的培养富贵人家的子弟参加科举,那些贫苦家的孩子读书无门,谁还愿意读书呢?”杨学究叹口气,孩子还小,不懂这些,便只浅浅的讲了些道理。
苏子仪大概听了个明白,翻译了一下杨学究的话,现在能读书的都是有钱人,朝廷里那些当官的,都是有钱人,不懂百姓疾苦。
所以书院想多培养些贫苦人家的弟子,多给人家些希望,但是每年录取的人又不多,只能按照成绩排。
这一按照成绩排名,像自己这样从小在族学的富贵子弟,自然能名列前茅。
而那些穷苦人家的孩子,即便是再有天赋,也不太容易能出头。
“子成、子仪。”一声呼唤打断了苏子仪的沉思,紧接着就被一个妇人搂在怀里。